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MARSAT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MARSAT是著名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提供全球范围的卫星移动通信。本文首先介绍了INMARSAT及其由来,分析了系统组成,开展的业务及移动终端。并指出了现有系统的缺陷,最后介绍了INMARSAT的最新发展INMARSAT-P。  相似文献   

2.
陈劼 《海峡科学》2005,(11):31-32
3G是通信行业这几年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3G是Tiffrd Generation的缩写,特指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中国移动使用的是GSM系统和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都是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称之为2G。3G移动通信系统就是下一代的移动通信系统。传统的2G系统基本上只能提供普通的话音通话服务,而不能提供上网服务。目前移动的GPRS和联通的CDMA1X业务可以让人们通过手机上网,但速度不快。这种业务称为2.5G业务,就是从2G到3G的过渡业务。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00,(9):2-2
移动通信是20世纪通信系统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第一代的模拟蜂窝无线电技术和第二代的数字无线电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服务,例如:传真、低速数据、语音通话和有限的全球漫游。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用户要求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方便地接触到多媒体服务。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用户数增长非常迅猛,根据ITU的估计,到2010年移动终端数将超过固定线路连接,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将超过16亿,而其中大部分将分布在亚太地区。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仍然受到数据速率方面的局限。缺乏一个能承受大量用户,并为其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的移动通信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科技》2009,36(5):74-74
如何以有限的频率资源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本项目将研究智能天线与小区技术的结合对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改善。在考虑到小区肉智能天线对传输性能改善的同时,可以通过对智能天线的合理使用,更好地实现特定移动基站对所服务小区均匀的无线电覆盖和灵活的信道覆盖。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移动通信在过去几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现代通信中的一个亮点。同时由于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和高收益,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从而造就了移动通信技术和系统的多样性,而各技术标准和系统之间差别很大又不能互相兼容。特别是新业务的巨大吸引力又给用户和移动业务提供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断更新设备,可是这通常要造成设备和投资的浪费。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绝大多数移动通信设备是完全基于专用硬件设计的,给移动通信系统的兼容和并联,以及快速、灵活的升级带来了很大的约束。此外通信设备制造商在研制新产品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其设置的产品可能会存在缺陷,以致在产品售出后不得不重新召回,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智能网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电信公司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根据引入智能网层次的不同,从三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智能网的不同方法,讨论了引入智能网后的移动通信系统所能开放的一些新业务,最后指出我国在此方面的发展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1 概述移动通信始于蜂窝网(cellularNetwork),因而早年亦称蜂窝通信。蜂窝系统的观点由美国贝尔实验室于7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是移动通信发展中的一次技术飞跃,它以小区的频率复用技术,克服了大区制频谱利用率低的缺点,真正解决了移动通信的广域覆盖和漫游问题。80年代初,城市蜂窝网建成,蜂窝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一个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移动通信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业务量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蜂窜网的发展过程,首先是模拟式过渡至数字式。早期应用的第一代蜂窝网是模拟电话式,以…  相似文献   

8.
曾海彬 《广东科技》2014,(24):173-174
能提供高质量、多种类型的多媒体业务是3G移动通信系统的一大特征,同时它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也能够实现全球的无缝覆盖。与一些较为固定相兼容,并且它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任何种类的通信。由于其众多的优点,从而吸引了全世界各个生产产家、运营商和广大用户。首先对3G网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然后介绍了3G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最后阐述了3G移动通信的价值链。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是当今全球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移动通信已经从第一代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发展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中国移动通信从1987年开始在广东建成全国第一个TACS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并投入商用,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移动用户数已经突破4亿,移动通信已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转眼之间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与前两代技术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宽带信息业务。但是由于3G系统使用上代网络作为中心,因此具有智能化不足的局限性。所以,在3G商业化尚未完成之际,世界范围内的通信行业纷纷将目光聚集在下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之上:文章阐述了4G通信系统的特点,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20日是江苏移动电话网开通十周年之日。自1992年12月江苏建设开通第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以来,江苏移动保持与世界同步发展努力提供多种业务应用,始终追踪客户满意服务,经过10年的建设与发展江苏移动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全国第二大移动通信省网,并与五大洲93个国家的184个移动通信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迅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如何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成为移动运营商和移动用户所关注的焦点。这里通过介绍我国移动通信的市场、技术现状及移动通信的演进过程,分析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移动通信网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过渡应采取的演进策略和演进步骤。  相似文献   

13.
从2代过渡到3代——TSM移动通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一种运行于GSM核心网络而以TD-SCDMA物理层为基础的系统:TSM系统。TSM系统提出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以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的运营商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TD-SCDMA系统的现状试验提供一个规范。TSM系统提出在GSM网络中,用TD-SCDMA技术提供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概念和实现方法,此技术在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的时期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当今移动通信的技术热点和国外移动通信的现状和发展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业务种类、市场竞争格局和手机市场现状。进一步对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移动通信与因特网融合的趋势和网络从2G(第2代移动通信)到3G(第3代移动通信)的演变进程,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发展趋势与需求进行了预测。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移动终端将从单模、单频,向双模、双频演变;数字化、宽带化、小型化、个性化成为发展趋势;移动用户超过固定用户。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3点策略,其中包括:从企业管理方面、政府管制方面、市场竞争方面和资本运营能力方面出发建议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面对加入WTO(World Trade Orgerantion)就采取的策略;针对我国TD-SDMA(TD-Spac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加强型标准和GSM网过滤的3G发展的策略建议;发展未来更新一代(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集群系统是专用业务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解决专业部门生产、管理和运输过程中的通信、调度和安全保障问题,有其它移动通信系统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润迅广域集群调度网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集群技术组网,覆盖粤港两地,充分地展示了集群系统的优良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到今天,数据业务渐渐取代语音业务,成为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本文针对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几种移动数据业务,在技术和应用上做介绍。  相似文献   

17.
萧扬 《天津科技》2002,29(5):49-50
移动通信作为目前最重要的信息沟通手段之一,是如何跨越数字鸿沟,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记者日前采访了天津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阎五四.这位天津移动通信网发展的见证人,曾经是天津第一个专事移动通信的专业机构--移动通信站的第一任负责人,他熟知天津移动发展史的所有重大事件,并亲历了天津移动网从模拟移动技术向数字化发展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从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3G网络技术的防汛移动通信系统,详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组成、组网方案、特点,通过将3G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防汛移动通信系统,利用3G移动通信网组成无线局域网来传输各黄河大堤的视频和控制信息,为防汛指挥系统组网提供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铱星"--一个科技神话的破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美国摩托罗拉的三位科学家提出:利用运行在7个极地圆轨道上的77颗低轨道卫星组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把整个地球覆盖起来,让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与他人进行通信。1991年,摩托罗拉公司正式决定实施该计划,并以元素周期表上排列第77位的金属“铱”来命名该系统,牵头成立了“铱星”公司。  相似文献   

20.
专用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大致遵循10年换一代的规律,目前又到了一个技术换代的时刻。在简述公安专用移动通信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当前的公安专用移动通信网建设在指挥模式变迁、覆盖要求变化和市场培育3个方面所面临形势,总结现有3种建网模式的优缺点,描述下一代公安数字集群体制应具有的技术特性,并提出解决系统互联问题的3种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