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粉末法低温渗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体粉末法,对20钢和45钢进行渗硼处理。加热到560℃~700℃,保温6h-10h,可以得到深度为13μ~65μ的渗硼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变点以下温度一定时间,可以达到渗硼的目的,渗硼层深度随保温温度提高有保温时间增加而加深。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钢内部裂纹愈合的影响,为钢内部裂纹愈合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钢材的智能化、提高其使用寿命。方法用钻孔压缩法在试样内部引入裂纹,然后对含内部裂纹的试样进行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空冷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裂纹愈合程度。结果裂纹愈合区是由铁素体构成的细晶愈合带,随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延长愈合带变窄。结论随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延长裂纹愈合程度增加;温度是影响裂纹愈合的主要因素,而加热时间的影响次之;裂纹愈合存在临界温度,此临界温度应大于该材料的最低再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GCr15钢残余奥氏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残余奥氏作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冷却速度的加快而减少.本文就工艺参数对残余奥氏体量及硬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利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2.2 mm厚的38Mn B5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工艺参数下,对微观组织、原始奥氏体晶粒粒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制定出最佳的热冲压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一定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试样抗拉强度逐渐增强,在950℃时达到峰值,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抗拉强度降低;当加热温度一定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加长,原始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试样抗拉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0 min时达到峰值,保温时间继续加长,抗拉强度降低;38Mn B5钢在加热温度为950℃和保温时间为10 min的工艺参数下,得到最佳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2 061 MPa,屈服强度达到1 421 MPa,断后伸长率为7%。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Cr-Mo-Cu-P激冷合金铸铁气门挺杆热处理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激冷白层石墨数量、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数量随淬火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硬度和耐磨性则略有降低。但是,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后,Cr-Mo-Cu-P合金铸铁挺杆的激冷端面由不同的组织组成物构成一个既抗擦伤又抗磨损的较理想的摩擦学表面。  相似文献   

6.
钢铁材料在回收再利用过程中,钢中的铜因难以去除而不断积累,因而铜在钢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钢中的铜无论在高温加热后还是在室温下经一定程度的腐蚀后,通常会偏聚在钢的表面,本文以含铜量分别为0.64%和2.545%的含铜钢为研究对象,分别加热到1 000℃、800℃和600℃并分别保温不同时间,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氧化后表面不同氧化铁皮层和基体层进行了测试,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钢表面的氧化情况和铜的析出情况,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钢表面铜析出的影响都十分明显,较高的氧化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有利于铜的析出;铜对钢的氧化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机车车轮用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截距法,对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下机车车轮用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应用简单动力学模型对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过程进行分析,同时研究钢中第二相粒子变化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明显增加,加热温度对晶粒的长大影响更明显.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动力学时间指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其值均接近理论值0.5;奥氏体晶粒长大和钢中第二相粒子AlN体积分数和尺寸的变化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了DP590级双相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探讨了加热速率对各温度下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初始晶粒尺寸随着加热速率增加而不断降低,并最终趋于定值;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并最终趋于不变.采用Sellars晶粒长大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为避免处理方法不同造成的处理结果偏差,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建立了双相钢初始晶粒尺寸模型和晶粒长大模型.所得模型参数更加合理可靠,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钢坯进行加热,出炉后利用高压水去除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钢坯表面形貌及内部组织,利用XRD分析除鳞后钢坯表面氧化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除鳞后的钢坯表面残留一层氧化铁皮,该层氧化物相组成取决于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低温短时加热时,残留氧化铁皮相组成中含有单质Fe;提高加热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使钢基体表面被完全氧化成Fe3O4和Fe2O3。钢坯在炉中长时间高温加热使残留氧化铁皮晶粒粗大,钢坯基体内部出现过热、晶界氧化以及脱碳等问题,加热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氧化烧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了DP590级双相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并探讨了加热速率对各温度下初始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初始晶粒尺寸随着加热速率增加而不断降低,并最终趋于定值;奥氏体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并最终趋于不变.采用Se]lars晶粒长大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为避免处理方法不同造成的处理结果偏差,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建立了双相钢初始晶粒尺寸模型和晶粒长大模型.所得模型参数更加合理可靠,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HCl分离除去M_(Fe),Fe_2O_3及部份FeO,残渣以H_2SO_4-HF-H_3PO_4溶解,用硫酸高铁铵氧化低价钛,然后用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Fe~(2+),用全铁量减去分离去的铁量对残存亚铁量进行校正。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用低价钛盐还原偶联芳酮为烷烃的反应。用锌粉还原四氯化钛而制得的低价铁盐与芳酮在四氢呋喃回流下作用生成高产率的偶联的烷烃,在这个反应中高位阻的二酮也能分子内还原偶联成环烷烃。  相似文献   

13.
对离子复合注入钛表面改性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研究了改性后的钛表面结构及其化学组成。先以1×10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钛渣中低价钛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FeCl_3—HCl分离除去M_(Fe),Fe_2O_3及部份FeO,残渣以H_2SO_4—HF—H_3PO_4溶解,用硫酸高铁铵氧化低价钛,然后用K_2Cr_2O_7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Fe~(2+),本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的优点,适用于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用胶溶法制备超微粒二氧化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胶溶法制备透明性超微粒二氧化钛的方法和原理,对产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电镜分析,并检测了它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判断高钛炉渣中Fe(Ⅲ)存在的可能性及排除Fe°干扰的基础上,采用联合测定的方法简便可靠地解决了高钛炉渣中低价钛合量及分量的测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 1:2HCl将氮化钛与其它氮化物分离,将分离出的TiN残渣加浓H_2SO_4-K_2SO_4加热冒烟使其分解,加入过量的NaOH,加热蒸馏,以溴化钠作电解液,用双铂电极在30mA恒电流下进行电解,终点以死停终点法指示。终点到达时停止电解,记录电解时间,以此计算TiN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由钛铁矿制备高纯度盐酸钛液的工艺过程,研究了萃取纯化过程中TBP浓度、水相酸度、萃取平衡时间及钛液浓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考察了盐酸浸取钛铁矿的条件。结果表明,TBP萃取纯化盐酸钛液十分有效,控制适当条件可得到高纯度钛液。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单面联接件加工中的难题是其深孔内螺纹加工,作者研究了钛合金攻丝专用丝锥,提出了采用专用丝锥和振动攻丝工艺相结合,优化切削参数加工钛合金深孔内螺纹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