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中的一个大类,MHC分子作为个体标志抗原早已为大家所熟悉,因而在脊椎动物进化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包括从真兽亚纲(胎盘动物)到非哺乳动物的部分物种,包括鸟类、硬骨鱼及软骨鱼(如鲨鱼)的MHC的基因结构图,但是由于在非哺乳动物和哺乳动物中MHC的基因结构和复杂度不一样,所以很难对非哺乳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这一时间段进行有效的进化史或系统演化史研究.研究人员推测,原始MHC分子的进化最初是与发育调控需求相关的,就其进化机制及进化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分子谱系地理学是研究物种或近缘物种遗传谱系地理格局和历史成因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重建物种进化历史过程可探讨以往地质事件、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对生物物种形成、分化和扩散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所取得重要成果的介绍,探讨了高原特有植物谱系地理结构,分析和总结了冰期高原植物微型避难所分布格局、居群各分支分化时间和冰期后回迁和扩散模式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植物物种具有不同的冰期避难所分布格局和历史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3.
分子谱系地理学是研究物种或近缘物种遗传谱系地理格局和历史成因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重建物种进化历史过程可探讨以往地质事件、地形地貌和气候变化对生物物种形成、分化和扩散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来青藏高原特有植物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所取得重要成果的介绍,探讨了高原特有植物谱系地理结构,分析和总结了冰期高原植物微型避难所分布格局、居群各分支分化时间和冰期后回迁和扩散模式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植物物种具有不同的冰期避难所分布格局和历史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进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生物进化论、动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古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生物进化论研究成就,就哺乳动物确定、起源、翼手目进化、水栖哺乳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反应扩散方程模型在生物学中的一些基本应用,重点考虑扩散项、环境变化以及时滞对种群动力学、物种进化和疾病传播产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分析一系列的反应扩散方程模型,把空间生态学、物种进化和疾病传播等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反应扩散方程基础理论的发展.讨论内容包括局部反应扩散方程的行波解、非局部反应扩散方程的行波...  相似文献   

6.
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代谢率、发达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所以能够维持高而恒定的体温.但有些哺乳动物在寒冷和食物资源短缺的冬季或其他不良环境条件下,能自发降低代谢率和体温,进入冬眠状态.综述了国内外哺乳动物冬眠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从冬眠物种的系统学分布、冬眠的原因及其进化和适应意义入手,概括论述了哺乳动物冬眠的代谢抑制及其能量收益、冬眠代谢抑制的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括介绍哺乳动物冬眠对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它们是维系群落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搞清其内部物种间的关系,对于研究群落内的能量流动和空间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于1989年4—11月利用极点排序方法和聚类分析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14种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种间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生活史进化是理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生活史理论中 ,成熟年龄和大小的进化研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以适应性是形成物种表型性状为前提 ,探讨物种成熟年龄和大小的进化问题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对该领域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给予总结 .而成熟年龄与大小进化的重点是分析表型优化的成熟年龄和成熟大小的进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使用本文作者提出的生物分子绝对进化速率计算公式和COXⅡ蛋白质分子,计算得到了针鼹等单孔类哺乳动物于2.32亿年前分异出,这一结果与文献依据化石记录得出的结果相符;计算还得到袋鼩、袋鼹、负鼠和袋鼬的物种分歧时间均为2.0亿年前,袋鼠的物种分歧时间为1.39亿年前,这与两大类群分属于多门齿亚目和双门齿亚目以及两者于早期分化的文献报道结果相符.所得计算结果进一步支持哺乳动物进化的"兽类假说",即哺乳动物的进化路径是从单孔类至有袋类再至胎盘类.若关于胎盘类哺乳动物单系类群假说正确的话,胎盘类哺乳动物起源时间不应早于袋鼠的物种分歧时间,即1.39亿年前.另外,计算还得到人与其他人猿总科成员,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的物种分歧时间分别为453.61万年前、814.02万年前、1 245.02万年前和1 822.40万年前,旧世界猴的物种分歧时间为3 934.736万年前,这些结果除黑猩猩等因缺乏早期化石外,均与它们的化石记录或文献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谷胱甘肽转移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昆虫、鱼以及哺乳动物,在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超家族,具有解毒和清除过氧化物双重功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进一步对GST在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进化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层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将针对有关GST的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深入开展哺乳动物GST基因适应和进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3种哺乳动物催产素受体基因(OTR)密码子使用偏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通过对偏性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与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计算RSCU,CBI,ENC等密码子偏性指标,与可能的几种影响因素做相关性分析,采用SPASS 15.0软件,以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为变量对偏性情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 1)CUG,GUG,GCC,UUC,AUC,CGC为哺乳动物OTR使用频率较高的密码子;2)密码子第3位碱基的GC含量是影响哺乳动物OTR密码子偏性的主要因素,基因的GC含量次之,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和蛋白疏水水平对其密码子使用偏性的影响不大;3)对于功能相同的基因,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密码子使用偏性指标较接近,但某些物种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该文研究广义Logistic反应扩散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周期演化区域上的物种扩散.首先由区域的增长为各向同性,将模型转化为固定区域上的反应扩散问题; 其次利用特征值问题和上下解方法给出了其正周期解的渐近性态; 最后通过对阈值的分析,解释了栖息地区域周期性变化对物种生存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水平基因转移对细菌遗传物质进化的影响是存在争议的.本文着重从水平基因转移的进化思想和水平基因转移在进化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原核细胞进化方面作一综述.首先,阐述水平基因转移在细菌物种进化中的进程;其次,阐述水平基因在不同的进化阶段的范围或广度,此外,讨论重建(或改造)旧的系统发育树关系在面临水平基因转移的可行性;最后,讨论水平基因转移是如何适应新的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而且需要一种新的进化论去诠释细菌物种的进化机制,水平基因转移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吕翠 《科技信息》2010,(34):I0091-I0091
免疫球蛋白在机体的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其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机体的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研究物种进化和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线索。目前对于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已经发现了三大类免疫球蛋白,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与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有较大的不同。本文对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硬骨鱼的免疫球蛋白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对哺乳动物体外受精(IVF)过程中多精受精的发生原因进行了阐述,指出多精受精的发生是影响各种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效率的重要原因,其中在猪和人的IVF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大量研究表明,除了物种的特异性以外,不完全的卵母细胞胞质成熟、异常透明带、高精子浓度、受精培养基中不适当的添加物以及在受精过程中的其他一些异常因素都与多精受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生物化学研究手段逐渐渗透到分类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同工酶的研究已成为种群分化、物种鉴定和种间亲缘关系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物种同工酶的研究,可以由生化特征的差异而推测物种在基因水平的不同,进而可以推测其血缘关系和进化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利用红外相机捕捉技术对核心区内的鸟类和哺乳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鸟类和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结果显示,18台红外相机共收集到550张鸟类红外照片和3 273张哺乳动物红外照片,其中可准确识别的鸟类隶属于4目9科共20种,可准确识别的哺乳动物隶属于4目6科共10种.鸟类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2个物种为红嘴蓝鹊(Urocissaerythroryncha)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哺乳动物中相对丰富度指数最高的3个物种为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collaris)和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物种数、物种比例、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单台相机物种数均呈现一定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夏季节数值较高,秋冬季节下降,这主要是受物候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一个开放对流环境下合作反应扩散对流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发现存在2个临界对流速率将该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为4种不同的情形:(ⅰ)两个种群都灭绝;(ⅱ)物种u长期存活,物种v灭绝;(ⅲ)物种v长期存活,物种u灭绝;(ⅳ)两个物种都能持续生存.数值模拟发现,对流速率的变化对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进化史上,人类活动无时不可的对河流进行着改造,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修建水坝、渠道、农业活动、林业、采矿业、放牧、娱乐、城市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本文就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减轻对河流生态系统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几种哺乳动物UCP2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一对简并引物,扩增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和犬蝠(Cynopterus sphinx)的UCP2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序列.测序结果表明,三种蝙蝠UCP2编码区全长930 bp,编码309个氨基酸,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线粒体内膜载体蛋白的3个特征结构及解偶联蛋白(UCPs)的特征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蝙蝠与其它哺乳动物UCP2的氨基酸推导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为90.6%~97.0%.进化分析表明,UCP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进化过程中非常保守,受到强烈的纯化选择压力作用(ω=0.063).Branch-specific 模型分析表明,UCP2基因在蝙蝠支系与其它不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冬眠蝙蝠与非冬眠蝙蝠的进化过程所受到的选择压力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在整个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UCP2对其能量代谢的调控均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UCP2如何参与哺乳动物能量调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