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探讨莪术醇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顺铂组、莪术醇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 L/10 g),顺铂组予2 mg·kg~(-1)顺铂腹腔注射给药,莪术醇组腹腔注射100 mg·kg~(-1),联合用药组腹腔注射顺铂2 mg·kg~(-1)和莪术醇100 mg·kg~(-1)。每3 d ip 1次,连续给药7次。TUNEL法观察其对Hep G2细胞的原位诱导凋亡作用,ELISA法检测其对Bcl-2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顺铂组、莪术醇组、联合用药组平均瘤重、平均瘤体积、Bcl-2蛋白含量均降低,凋亡指数升高(P0.05或P0.01);其中以联合用药组作用最为显著。与顺铂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莪术醇联合顺铂可抑制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诱导人肝癌细胞Hep G2凋亡,这可能与下调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人三阴型乳腺癌在裸鼠模型中血管正常化后对紫杉醇的反应,探讨其疗效是否优于紫杉醇.方法:将人三阴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种植于BALB/c-nu雌裸鼠右下腹部皮下,随机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8只移植瘤荷鼠分成4组,每组7只,A组,每天每次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B组,每天每次腹腔注射恩度(质量分数10 mg/kg),连续17 d;C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A组;D组,第6、12天腹腔注射紫杉醇(质量分数10 mg/kg),余同B组.测量移植瘤的长径和短径,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D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B组(P0.05),C组移植瘤体积小于A组及B组(P0.05),D组和C组移植瘤体积无差别(P=0.436).B组、C组、D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4.61%、39.08%、54.79%.解剖各组荷鼠未见远处转移病灶.病理检查微血管密度,D组C组=B组A组.Ki67,D组与C组A组与B组,D组与C组无差别(P=0.649).结论:使用恩度后在时间窗内联合紫杉醇有明显抑瘤作用,但疗效未优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3.
Hepa1-6细胞的培养及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培养小鼠Hepa1-6细胞,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Hepa1-6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按2×105/鼠(A组)、2×106/鼠(B组)和4×106/鼠(C组)的细胞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细胞生长速度较慢,传代第3 d为指数生长期;成瘤率分别为A组30%,B组为80%,C组为100%;A、B组分别在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和10 d成瘤,而C组在接种肿瘤细胞后7 d成瘤,成瘤速度明显高于前两组;第3周和第4周C组和B组肿瘤生长体积显著高于A组(P<0.01),而C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Hepa1-6细胞以4×104/鼠的细胞用量在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前肢部皮下成功建立了肝癌移植瘤,完成了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南赤瓟醇提物对裸鼠宫颈癌Caski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其可能的机制.将0.3mL Caski(4×107个/mL)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右侧后腿背部皮下,接种2次,间隔时间1周,建立裸鼠宫颈癌Caski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南赤瓟醇提物组(200和400mg/kg)组,每组5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停药次日处死裸鼠,测量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Annexin V-FITC/PI染色测定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PCR测定Bcl-2、Bax和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并计算Bcl-2与Bax比值.结果表明南赤瓟醇提物可显著降低移植瘤体积和抑瘤率,上调Bax和Caspase-3、Caspase-9mRNA表达,下调Bcl-2mRNA表达和Bcl-2与Bax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南赤瓟醇提取物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Bcl-2、Bax和Caspase-3、Caspase-9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C57BL/6鼠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模型,探讨hTERT基因反义核酸(AS PS-ODN)对肿瘤坏死因子-a(TNF-a)抗肿瘤的影响机制。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模型,通过肿瘤抑制率测定,肿瘤细胞生长周期时间、测定及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测观察TNF-a对肿瘤细胞PC3的抑制作用。hTERT基因AS PS-ODN联合TNF-a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抑制,与TNF-a组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AS PS-ODN对TNF-a抗C57BL/6鼠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右旋柠檬烯对环境雌激素双酚A影响下荷人源MDA-MB-231乳腺癌裸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情况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人源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Balb/c-nu/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获得的30只三阴性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每天予蒸馏水),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0.25 m L/kg、0.5 m L/kg、1 m L/kg),双酚A组(1 m L/kg),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观察比较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荷瘤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双酚A组肿瘤较对照肿瘤组肿瘤增加大,双酚A+右旋柠檬烯低、中、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比对照组和双酚A组减小;接种肿瘤后细菌种类和丰度下降,右旋柠檬烯治疗后肠道菌群种类和丰度增加,右旋柠檬烯中高剂量组疣微菌门菌verrucomicrobiota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增多,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丰度较双酚A组和对照组的明显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7.
GAGE-1 DNA肿瘤疫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治疗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G antigen 1 (GAGE-1)核酸疫苗pcDNA3.1+/GAGE-1免疫小鼠后,对表达GAGE-1抗原的B-16/GAGE-1肿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与0、2、4周分别接种pcDNA3.1+/GAGE-1(实验组1)、pcDNA3.1+/GAGE-1/白介素2(实验组2)、pcDNA3.1+(对照组1),pcDNA3.1+/白介素2(对照组2)各三次.末次免疫后10d小鼠用于肿瘤细胞攻击试验:分别于左背部、右背部皮下种植B16肿瘤细胞、B16/GAGE-1肿瘤细胞.种植肿瘤细胞(荷瘤)后观察成瘤时间、肿瘤大小和荷瘤后小鼠的生存时间及生存率. 结果: pcDNA3.1+/GAGE-1/IL-2质粒免疫的小鼠在种植B16/GAGE-1、B16/pcDNA3.1+后,发现小鼠成瘤时间明显延迟,成瘤减小,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pcDNA3.1+/GAGE-1/IL-2 DNA 疫苗在体内能诱导出显著的GAGE-1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且能抑制体内已经存在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成瘤  相似文献   

8.
观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原位移植4T1乳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40只雌性6周龄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和运动对照组(NCE,n=10),肿瘤模型组(TC,n=10)及模型运动组(TCE,n=10). TC,TCE组小鼠接种4T1细胞.其中NCE, TCE组以10 m/min, 60 min/次,5次/周的强度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共计28 d.最后一次运动结束后48 h,分离小鼠血清和肿瘤,记录瘤体积和瘤质量.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质量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瘤组织中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4周有氧运动干预后,TCE组小鼠瘤体积和瘤质量均显著小于TC组(p0.05);与TC组相比,TCE组小鼠体内IL-1β(p0.05),E2质量浓度(p0.01)显著降低;与TC组相比,有氧运动干预显著下调了TCE组肿瘤组织NF-κBP65和IκBα蛋白的表达(p0.01).得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能够起到抑制4T1乳腺癌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能够降低炎症因子IL-1β,减少IκBα蛋白的激活以降低NF-κBP65入核,抑制转录过程的发生,从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选取3种癌细胞,桑根酮C体外共同培养,SRB法测桑根酮C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B16F0、B16F1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桑根酮C,考察对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小鼠H22肿瘤动物模型,3个剂量(12. 5、25、50 mg/kg)桑根酮C腹腔注射于小鼠体内,10 d后,取瘤组织和脏器,考察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和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桑根酮C抑制B16F0、B16F10、Hep G2细胞增殖,其中Hep G2最为敏感,IC50为50. 58±0. 03μmol/L。不同浓度的桑根酮C都可使B16F0、B16F10细胞内外黑素色含量增加。桑根酮C高、中、低剂量对移植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率为35%~47%,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而且桑根酮C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影响非常小,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桑根酮C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在体内有抗肿瘤作用,且对小鼠脏器不良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工合成的部分反义核酸ⅧC(以pⅧC表示)用以构建含有部分反义凝血因子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pXJ41-neo/pⅧC,再用磷酸钙介导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筛选出阳性克隆血管内皮细胞,扩大培养转基因细胞,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基因细胞ⅧC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所构件人工合成的部分反义核酸pⅧC真核表达载体能有效抑制人的凝血因子ⅧC的表达,因此建立了有效表达反义核酸pⅧC的血管内皮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