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制定了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部署了一批科学技术的发展任务。这次规划,打破了常规的按学科分类组织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方法,而是按国家建设的需要,提出需要完成的科学技术"任务",并以此为核心,组织科研力量,建设科研机构,承担这些"任务"。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建设起诸多学科的基础。这种科研活动的组织方法被称为"以任务带学科",曾被我国的许多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采用。"任务"能为学科的发展带来资源,能为学科的发展引导方向,但也可能限制学科的发展。本文以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初期发展为例,考察任务带学科的实际过程,并对任务与学科的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几千年来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底,如今,"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中国科学探索的事实. 中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务是实现环绕月球探测,由嫦娥一号任务组成.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8年11月12 日,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3.
耗资25亿美元之后,NASA终于把太空史上最大的火星车"好奇号"送到了目的地。在预算受限的情况下,"好奇号"所取得的非凡成功掩盖了一个关于太空探索的重大真相:它需要狂热的信仰和对失败的超高容忍度。就在"好奇号"登陆火星前的几分钟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任务控制中心的人们吃掉了一堆花生。在喷气推进实验室,每当有航天器准备登陆,花生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个习惯始于1964年7月31日,当时"徘徊者7号"无人探测器正在准备登陆月球。"徘徊者号"探测器的任务很简单:撞击月球表面,在撞毁前拍摄几千张图片传回地球。纵使这样,在它之前的六颗"徘徊者号"探测器都未能成功完成任务,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工程师们知道他们快要没机会了。"徘徊者7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0,(22):I0002-I0004
<正>不久前,美国宇宙航天局的"亚特兰蒂斯"号在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14日下午2点20分发射升空,执行其第32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太空任务。这次任务是美国近期三次太空发射项目中的一项,其目的是把一个集成货舱和一个俄罗斯制造的"黎明"号小型实验舱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上。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持久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科技长期落后的地区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推动科技进步,是全民的历史性任务.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老、少、边、穷、战"为一体的自治州,其基本州情主要表现为历史的悠久性、民族的多样性、战争的长期性、地型地貌的特殊性、资源的丰富性、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5,(23):44
心灵也需要环保 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现代人,如今这年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和忙碌了,生活的节律像钟表一样分秒必争的运行着,据说是最近几年来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忙"字,虽然有"瞎忙"、"穷忙"、"白忙"等说法,总之离不开一个"忙"字.  相似文献   

7.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专门机构.丁燮林是该所的第一任所长.文章通过考察丁燮林关于"新摆"和"重力秤"的研究这一典型案例,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描述了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创建初期研究工作的某些特色.在学术意义与国家需求之间,在"实行科学研究"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两大任务之间,在研究工作的推进与研究机构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研究者围绕着科研选题的制定及其推进所作的权衡和选择,既体现了特定时期中研院物理所的职责与特征;又展示了物理学研究与制度背景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人不用乘坐宇宙飞船,只要潜入海底,进入一个像宇宙飞船一样的罐状体,就可以体验到太空生活的感受. 作为美国宇航局极限环境任务行动(NEEMO)的一部分,进行水下训练的宇航员生活在一个叫"宝瓶宫"的水下居留地,全面体验太空生活.老宇航员桑德拉·马格拉斯来到"宝瓶宫"住了下来,负责指挥其他5名宇航员为期7天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中国人再征寰宇.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整一个月后,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收官之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面对首次挑战长达6个月的太空之旅,三名航天员告诉记者:"我们信心满满!"  相似文献   

10.
冬奥事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技必须发挥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一个重大标志性活动,受国家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科技保障工作计划》中"参赛也要出彩"的任务,亟需...  相似文献   

11.
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中,为了达成登陆作战的突然性和欺骗性,盟军制定了掩护"霸王"登陆的欺骗计划--"刚毅"行动.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制造假象使德军以为盟军近期不会进行登陆作战,而且登陆地点是加来港,而不是诺曼底.尽管盟军采取的欺骗行动十分严密,但一些德国战略家还是不相信盟军会在加来港登陆.例如埃尔温·隆美尔元帅,他认为盟军将需要夺取一个大港口,所以他推测只有诺曼底才具备大规模进攻所需要的宽阔海滩.盟军意识到必须消除这些人的怀疑,使那些认为登陆可能在诺曼底的德国将军改变想法.为此,盟军在采取了一系列的"示假"活动之后,又精心设计了一出冒名顶替指挥官的欺骗行动,设下了另一个圈套.  相似文献   

12.
南非约翰内斯堡北部450公里处一个叫"阳光地带"的农场,有一棵异常高大的猴面包树,需要四十名成年人完全伸展胳膊才能将其环抱住.经过碳定年法测定,这个"有机生物"的年龄至少高达6000岁,甚至比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更为古老.农场主人希瑟·范赫尔登说:"在你的后花园中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实在是太显著了.它很有可能是地球上现存的最老生物了."  相似文献   

13.
<正>你属于那种在天亮之前就起床,而且从来不需要借助闹钟的人吗?又或者你是那种只要条件允许,就会愉快地睡到日上三竿的人?你是否觉得自己直到黄昏才达到一天的最佳状态?又或者你喜欢早早地就把当天的主要任务完成呢?我们大多数人对深夜或清晨都有一定程度的偏爱。而一个人对某个时间段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他或她的"睡眠习惯"——即一个人对平日里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3年过去了,如今,在这14名航天员中,有一人还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他就是年已55岁的邓清明.因为微小的差距,他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但他努力不懈,时刻准备着飞天.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两次手术.他的经历足以为"英雄"的内涵增写一笔:虽未披甲出征,也是当世英雄. 在航天员的序列里,就执行飞行任务而言,有主份和备份之分.这绝非是为了分出"高下"而设置,而是为了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而作出的科学部署."宁可备而无用,决不用而无备",就是对这一部署意义的精准说明,这也是"邓清明"们的核心价值.他们是战场上的"预备队",是先锋身后的"后援团",是具有"即插即用"功能的神秘力量.我们为有着如此铁血如此优秀的"备份"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33-34
一、主要技术内容 1.成果来源 该项目是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六五"至"七五"期间下达的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由重庆市化工研究院承担任务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逻辑规则被认为是人们进行正确推理的依据.但是,1966年"沃森选择任务"(Wason selection task)实验的结果似乎表明人们的实际推理可能不遵守逻辑规则.这一问题已成为认知科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一直争论到现在.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理论对"沃森选择任务"的解释,表明人类的推理能力与逻辑规则并不冲突.  相似文献   

17.
实施能源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保障体系建设.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保障体系包括:一是要组建一个有力的行政领导和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施能源发展战略;二是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实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和落实不同时期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任务;三是要建立能源发展建设筹资机制和保障基金,确保实施能源发展战略的资金需要;四是制定政策和措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污染减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要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针对宁夏自治区污染减排工作目前存在的压力和困难,提出了解决问题需要强化的工作,同时指出了扎实做好污染减排工作,应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英国正在秘密制造世界上最好的核潜艇,它配置有最先进的声波定位仪和潜望镜并无法被侦察到.据<每日邮报>报道,作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潜艇,英国皇家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机敏"号堪称当今世界造艇技术的尖端结晶,它的服役被认为是英国造船工业一个里程碑事件,将引领英国核潜艇反舰、反潜任务能力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且争论极大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各种处理技术,明确指出,垃圾焚烧技术产生二噁英是不可避免的,垃圾厌氧发酵技术与核磁辐射技术等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最后,提出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还介绍了"十二五"对垃圾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