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家们借助于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发现了一个长久以来只能假设而从没有观测到的现象——太阳系长着一条类似彗星的"尾巴"。很久以前,科学家便预测太阳系拥有这样一条"尾巴",原因在于太阳系在宇宙中穿行时会形成一个粒子流,尾随在后面。如今,根据星际边界探测器的观测发现,太阳系的"尾巴"尾随在日光层后面。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观测到这种现象。科学家将这条"尾巴"称之为"日尾"。通过对星际边界探测器最初3年的观测发现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发现日尾中既有快速移动的粒子,也有缓慢移动的粒子。宇航局指出  相似文献   

2.
地球上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要想实现未来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最终冲出太阳系实现恒星际航行,人类或许需要将眼界放宽一些,考虑对太阳系其他区域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要想建造一艘在人类可以忍受的时间范围内——比如数十年内飞抵另一个恒星系的超级飞船不但是极其困难,而且还是极其昂贵的,研制这样一艘飞船的耗资可能将高达数千亿美元。但是星际航行的支持者们并不以  相似文献   

3.
任天 《科学大观园》2013,(19):34-36
美国宇航局2013年9月13日发布消息称,旅行者1号已确认飞出太阳系,正式进入星际空间。为此,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旅行者号探测项目科学家爱德华?斯通就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相关问题做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4.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0):65-66
太阳系穿越神秘“星际风暴”据美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太阳系所处的宇宙环境可能远比我们此前想象的更加狂暴,我们正处于一个星际风暴之中,事实上太阳系至少已经在其中运行了4.5万年之久。这是一项由持续数十年的星际风暴研究项目得出的,近期的研究发现星际风暴的“风向”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消息说,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抵达太阳系边缘,这意味着"人类第一个星际使者"有望不久后首次脱离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那让我们天马行空地想象一下,假如"人类星际使者"遭遇外星人怎么办?或者,更糟糕的情况,如果将并不友善的外星人引到地球,向人类发起袭击又该怎么办?人类在抵御外星人入侵时,是否已掌握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5,(7):34-35
行星光环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原因是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光环系统,该光环系统可能存在于一颗系外行星或是一颗褐矮星的周围.然而在太阳系内部,同样也有一个有关光环的故事,这个光环系统相比系外行星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刘慧 《科学大观园》2006,(12):72-73
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寻永无止境,来自太阳系外的诱惑永远无法抗拒。近日,科学家们设计了一个跨越星际的航行,它将通过对人类已知空间的扭曲、压缩从而让飞船进入另一个“异度空间”,并最终以超光速到达太阳系外的星系。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以来,科学家们连续发现了不少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截止去年底,这样的"系外行星"已被找到了不下30余颗.人们不禁要问,在浩瀚的银河中究竟有多少行星呢?我们的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吗?它的产生是一个奇迹吗?要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太阳系是一个典型的行星系统,是解释系外行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9):32-34
据美国宇航局发布的消息称,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旅行者1号已被确认飞出太阳系并正式进入星际空间。重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它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原计划是造访并考察太阳系的外行星,如木星及土星。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2):42-47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看来,嫦娥五号23天的奔月之旅堪称完美,其中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困难、最复杂的一步.伴随这关键一步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也将翻开新篇章. "深空探测,探月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的目光已朝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欧阳自远说,嫦娥五号成功"挖土"归来,让中国未来更有底气去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探测与采样返回,更有信心去探索太阳系的星辰大海.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空间研究,倾向于将空间视为一种"对象"。这种观念源自传统认识论对于空间属性的确认,即把空间看作绝对的、静止的几何学概念,或是某种先天纯粹的知觉形式,由此造成了空间阐释张力的严重不足。在列斐伏尔和福柯的空间思想引领之下,学界出现了"空间转向"之热潮,改变了研究者们对于空间的既往认识,其不再只是被动的研究对象,还可作为一种方法,成为认识问题的媒介与方式。这种空间方法论的创变,为研究界带来了极富革命性的启思。但就目前来说,空间方法论仍存有不少局限,这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及时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在重型火箭吸引众人目光的同时,让我们回望一下火箭事业的奠基人,被称为"火箭之父""航天之父"的前苏联航天研究学者——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一生。1935年9月19日,一位前苏联航天研究学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为之伤心。"他的逝世,对于人类刚刚起步的航天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的论文《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把人类的星际航行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概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经指出,航天器在太阳系以内的航行活动称航天,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称为航宇(或称宇航)。这一点已经在航天科技界达到了广泛共识。而太空的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基于以上两点,我们会发现目前在社会上对航天、太空、空间和宇航这几  相似文献   

14.
爱尔 《科学大观园》2012,(15):62-64
不需虫洞不需反物质引擎,利用最新科技,人类有生之年进行星际旅行不是梦——据美国最新一期《天文学》杂志报道,人类进行"星际旅行"迄今仍然只是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多年来,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利用虫洞、反物质动力引擎、"亚光速飞船"等未来科技进行星际旅行的可能性,但很少有人相信在未来50年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5,(24):56
欧洲天文学家日前发现,散布在太阳系周围的许多恒星的运行轨迹都显得有些不同寻常。欧航天局科学家们认为,是银河系巨大的旋臂影响到了它们的运行轨道,让这些恒星迷失的路途。借助欧洲航天局人造卫星获取的数据,科学家们现在已可以确定,太阳的位置恰好在数条运动方向迥异、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星流”的交汇点上。并且,其中一些带有行星系统的恒星可能还来自于银河系的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银河系的中心可能存在通往遥远时空的巨大门户,并且其大小足以让一艘宇宙飞船经过.这项最新研究得到的结果,科学家们宣称将有可能像电影《星际穿越》中所展现的那样,通过虫洞穿越时空.  相似文献   

17.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未来数年间,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天体之一的第16号小行星"灵神星",或许就将迎来它的首位地球访客。这颗几乎完全由金属构成的M型小行星,直径约250千米的它是小行星带质量最大的天体之一。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一颗原始行星破碎之后残留的铁质内核。目前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设计对这颗小天体开展考察计划。一旦这项考察计划得以实施,将有望帮助揭开行星形成机制以及太阳系早期演化之谜。设计人员们称,这将是人类首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旅行者号任务团队宣布,旅行者1号已经进入星际空间,成为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不过,在这一历史性声明过去两年之后,尽管有后续的观察数据支持,但有关旅行者1号是否真的越过太阳圈的争议还在继续。有些科学家认为,旅行者1号还处于太阳圈之内,并未到达星际间的空间。太阳圈是太阳风吹入星际物质的空间中形成的气泡,充满了来自太阳风的高能粒子。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4,(13):35-35
<正>一张根据普朗克望远镜获得的数据构建的图像显示出我们银河系的磁力线分布状况。这种类似指纹一般的图像将帮助科学家们研究银河系的磁场结构,并更好地理解恒星形成机制。普朗克望远镜是由欧洲空间局研制发射的一台空间望远镜,上面搭载了美国宇航局的很多设备。尽管该望远镜已经在2013年停止数据采集,但科学家们仍在分析它此前获得的海量数据,以期揭开更多有关我们宇宙历史的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