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20-世纪40年代“中间路线”的经济民主思想是当时世界各种现代化潮流催生下的产物;其内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经济民主的先决条件即实现耕者有其田,宏观经济民主即国家计划与企业自由相结合,微观经济民主即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协调,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即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民主;“中间路线”经济民主思想蕴含着较强的现代性色彩,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在处理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上,在社会公平和民主的体现上,以及在实现民主的层次上都具有深远的现代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宋教仁,不仅提出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思想,而且提出了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的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同民主与法制思想一起构成了其完整的思想体系,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五权宪法”思想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它启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提高人民的公民意识,使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同步进行。同时,监督机构必须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全国性的考试制度,确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建立民主、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4.
美国法制环境的形成主要在于:新英格兰与母国的法律亲缘关系,以及美国在移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主实践活动和法制意识,法律是法制国家的治国支点,以法治国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进入90年代后市场经济与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热点。当前的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市场化并与世界市场接轨,社会正由传统的礼俗社会向现代化法制国家迈进。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市场经济是现代法治的“催生剂”,而现代法制是市场经济健康有效运行的“维生素”。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国家是法治国家,法制现代化对于社会现代化的意义不言而喻。“虽然从总体上看,以现代文明为基础的法制现代化当然包括法律精神的现代化,以法律规范为核心的具体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以法律技术手段和物质设施的现代化,但重心还是法律精神的现代化的和…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法制的现代化,依法治国必须达到法制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法治,必须走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是社会化的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具有高度的民主政治。现代人应具有独立的人性,完善的人格,竞争的意识和改革开拓的精神。传统的价值观念注重人情的传统、特权等级思想、群体本位及道义至上的观念、封闭求实心理,不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一系列的精辟论述,第一个提出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阐述了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实现法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依法治国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指出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同步发展;深刻地阐明了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两手抓”的想,最后,完整地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家学说,强化了经济建设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贡献在于: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强调民主与法制、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存在的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为正确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对外战咯方针,争取一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赵景克 《开封大学学报》2007,21(2):13-14,18
邓小平同志历来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他提出的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和最本质的特征,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是民主法制的实现途径,而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为现阶段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曾以其形式的合理性和技术化的设计在西方社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虽然在当代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日益暴露其弊端,并承受着各种批判和指责,然而就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的健全和完善阶段,因此,官僚制组织体系中重视理性,强调民主意识,强调法制以及行政组织的科学化设计等,对于当前我国行政的发展仍大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法制与民主、法制与建设、法制与稳定、法制与教育四个方面对邓沔平的法制思想作了简明阐述,指出上平的法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我国新的时期法制建设根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民主政治不健全、文化教育落后、法制不完善以及传统法律思想与文化的消极影响是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提升农民法律意识,推进农民法律意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因之其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关系处理得当,则推动经济的飞跃,社会的进步;解决不妥,只能起相反的作用。从这种辩证观点出发,利用翔实史料,论证了19世纪70年代,德国进行建立中央集权制、统一立法和健全各种法制、设立文官制度选拔人才,以及确立资产阶级民主的集中体现议会制等政治结构改革,从而在19世纪末得以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命令型行政理念,树立新型的现代行政法理念。行政契约以其固有属性和内在本质在行政法制现代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现代行政法理念。  相似文献   

16.
民主法治示范村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文章调查分析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实行现状,指出民主法治示范村在试行过程中存在村民民主法治观念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不够到位、村干部队伍建设等问题,为此建议积极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村民法治意识,维权意识、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加强村干部法制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民主体意识是体现我国法制现代化精神的一种特殊法律意识,对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全社会确立公民主体意识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目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走出这一困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民主法制思想,为我国从人治走向法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邓小平的一系列论述,分析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推动法制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毛倩 《镇江高专学报》2002,15(2):25-26,63
随着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发展,档案保密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要求保密工作要有新起点,在新形势下,档案保密工作必须迎难而上,增强法制、服务意识,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基于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成熟思考,强调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性、必要性。其法制思想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关于法制与民主、法制与经济建设、法制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的论述,充满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精髓。在法制建设的实践上,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加强法制建设的论述也具有极大思想价值。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作为其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其精神实质,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