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利用标准样品比较法质子弹性散射分析(PESA)对一组采集在mylar膜上的气溶胶样品氢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在质子束能量2.5 MeV,散射角50°时,PESA测量5μm mylar膜上气溶胶中氢含量的探测限为0.26μg.cm-2,几个样品氢含量的测量结果在1.9~12.7μg.cm-2之间,大大高于探测限.  相似文献   

2.
氢分子离子和质子在碳膜中的能量损失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原子碰撞装置,直接测量氢分子离子和质子束流的人射能量、通过碳膜之后的透射能量分布和库仑爆作碎片的能谱。由此确定透射H_2~+及其库仑爆作碎片的能量损失△E_p和△E_M和H~+的能量损失△E_A。质于的能损率测量结果与前人推算结果一致。而H_2~+的质子碎片能损率为H~+的两倍以上.结果表明,在相同核子速度和靶厚度下,△E_r最小,△E_M为△E_A的2—3倍。  相似文献   

3.
核Drell-Yan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效应是不同于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的另外一种核效应.用G.T.Garvey和T.C.Peng提出的处理能量损失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入射质子束能量Ebeam为120GeV,50GeV的(p+W)/(p+D)的Drell-Yan微分截面比,对核Drell-Yan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值与入射夸克在A核中的平均路径长度A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用低能量的质子束、对核子数A为不同值的多种核子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能量损失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夸克能量损失公式和从轻子-原子核深度非弹性散射实验数据得到的束缚核子中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计算了FNAL E866 800 GeV的质子打击不同原子核的Drell-Yan过程截面比,发现考虑能量损失的计算结果与FNAL E866实验数据符合甚好.建议在利用核Drell-Yan过程实验数据抽取束缚核子内部分子分布函数时考虑能量损失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初态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以及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的基础上,对质子-原子核碰撞J/ψ产生过程的微分截面比RW/Be(xF)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并与E866实验数据中代表J/ψ粒子在靶核外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值(0.69±0.23)Ge V/fm.研究结果表明:当J/ψ粒子在靶核外形成时,末态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效应是影响J/ψ粒子产额压低的主要核效应;当xF较大时,初态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6.
核Drell-Yan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效应是不同于束缚核子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的另外一种核效应。用G.T.Garvey和T.C.Peng提出的处理能量损失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入射质子束能量E_(beam)为120 GeV,50 GeV的(p W)/(p D)的Drell-Yan微分截面比,对核Drell-Yan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值与入射夸克在A核中的平均路径长度〈L〉_A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用低能量的质子束、对核子数A为不同值的多种核子进行实验来进一步研究能量损失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钕铁硼磁体磁性近似普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可逆磁损失的近似普适规律,得到不可逆磁损失近似普适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果给出样品的退磁曲线和样品内的退磁因子,就可以估算样品在200℃以下的不可逆磁损失,而且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加热处理及其后的测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能量20keV、剂量1×10~(16)Ⅰ~(+)·cm~(-2)的Ⅰ~+离子束,辐照吡咯等离子体聚合膜,此表面注Ⅰ~(+)层的电导率可提高11个量级.从光的反射和透射谱(频率范围: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应用传递矩阵方法,求得原始膜和注Ⅰ~+层的复数折射率,并在此光学研究的基础上,获取其能量损失函数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在2.5keV碰撞能量下,采用改进后的高能量角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仪,我们测量了作为能量损失E和动量转移K函数的氮原子1s1s→1s2s,1s1s→1s2p电子激发跃迁的绝对广义振子强度(GOSs),GOS实验数据同Kim及Inokuti的基于第一玻恩近似的理论计算符合得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C2F6是一种人造气体,它在半导体工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分解率极低,所以很难把它从环境中排除掉,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比较显著.采用光吸收技术和电子散射方法已对C2F6分子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尚没有关于该分子的绝对广义振子强度实验测量.Lassettre及其合作者首先采用角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用于精确的偶极振子强度测量,角分辨的电子能量损失谱仪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已在其他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1].通过采用Bethe求和规则可独立地对任意动量转移下的广义阵子强度进行绝对定标,本次实验中谱仪的能量分辨率为0.8e…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地毯在简谐压应力作用下的动态流变特性,分析了地毯受压时的机械能量损耗、损耗角、累积最大弹性应变能随圆频率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几种地毯的损耗特性。结果表明,机械能量损耗、损耗角及累积最大弹性应变等指标能评定地毯的铺地性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辐照核能材料SiC, 表征激光加速质子束连续宽能谱、短脉冲和高瞬态流强的特点。将SiC样品放置在距离靶体4 cm处, 连续进行300发满足指数能谱分布的能量为1~4.5 MeV的激光加速宽能谱连续质子束辐照。表面和截面拉曼光谱显示辐照后的SiC散射峰强度减小, 且拉曼光谱截面测量的整体趋势可以与SRIM模拟的能谱加权后的深度能损分布对应, 从而通过实验对能量连续分布的激光加速质子束进行表征。此外, 实验结果显示, 激光加速质子束的短脉冲特性可在SiC表面产生相当高的瞬时束流密度。这种快速的宽能谱辐照为模拟反应堆中子辐照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强脉冲离子束(IPIB)对Ni/Ti和Al/Ti体系的混合效果,并与常规离子束混合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IPIB辐照确实获得了比常规离子束辐照更厚的混合层,且混合效率远高于常规离子束。但对于不同的膜/基体体系,IPIB混合效果相差很大。这与膜和基体的热力学特性的差异相关。在IPIB辐照过程中,膜材料损失严重,特别是膜和基体的热力学特性差异大的样品损失更加严重。探讨了IPIB辐照不同于常规离子束混合的两种特殊混合机制以及膜材料损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一定能量的质子在材料内穿行深度的变化,进而探讨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基于质子穿行过程中碰撞的随机性,建立了质子穿行过程的非平衡统计理 论模型。分别计算出了高能和低能质子穿行长大速率函数和穿行深度概率密度函数。并以Kapton薄膜为例,发现高能质子的最概然穿行深度与之对应的最大概率密度的乘积为一个定值;随着低能质子能量的增加,其乘积呈阶梯状递减到一定值;高能和低能的分界线大约在105 eV数量级处。   相似文献   

15.
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有三种 :质调节、量调节和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三种方法的节能效果不同 ,火用损失大小也不一样。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上述三种调查节方式的火用损失总和进行了分析 ,从理论上证明 ,量调节最节能 ,是最佳的调节方法。质调节最差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太阳同步轨道电子与质子对卫星的电离和非电离能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辐射环境是飞行器寿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由于空间辐射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飞行器在空间活动的轨道和设计寿命的不同,飞行器需要的抗辐射屏蔽的要求也不同。针对太阳同步轨道所处的空间辐射环境(由AE8和AP8提供该轨道的电子和质子能谱),采用Monte Carlo方法的PENELOPE和SHIELD软件包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了卫星所需的辐射屏蔽。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在空间环境研究中,除了电离能损引起的总剂量外,由质子的非电离能损引起的位移损伤的影响不可忽略。质子和二次质子对电离能损、中子对非电离能损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静电加速器质子束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利用Gent4程序模拟了能量为1 MeV和2 MeV的质子在肿瘤细胞中的径迹结构,分别计算了它们在细胞核中的能量沉积,在细胞核内沉积的能量分别为0.227MeV和0.179 MeV.  相似文献   

18.
基于G—W模型.讨论了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热密QCD介质诱导胶子辐射所导致的部分子能量损失;采用光锥路径积分(LCPI)方法研究了有限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区域中重夸克能量损失,导出了计算能量损失的解析表达式.计算结果显示,考虑了质量效应的重夸克辐射能量损失较忽略质量的轻夸克辐射能量损失有明显的压低;对高能夸克,其辐射能量损失与介质长度的平方成正比,随着能量的降低,平方关系变为线性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