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科学通报》2006,51(24):2841-2841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2003年从《中国科学A辑:数学物理学天文学》中分离出来,是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和声学、量子信息、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加速器和探测器、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天体物理、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天文技术和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等有重要意义的成果.双月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理学的基本任务在于根据实验观测到的实在数据,去发现能概括尽可能多广泛事实的规律。1900年以前,这些物理规律可以总结成四大类:经典力学(即牛顿力学);热力学;经典电动力学;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和分子论(包括分子运动论和经典统计力学)。这四个方面连同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统称经典理论物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理论和实验逐渐分开形成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两大类。有少数物理学家在这两大领域中都有显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上海市物理学会举办的“科学之夏”报告会于每年夏季在上海举行.“科学之夏”学术活动周邀请国内物理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进行讲学和报告,及时而系统地向广大物理学工作者介绍各分支学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沈葹 《世界科学》2010,(5):44-47
<正>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几句出于《老子》的名言,倒颇切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物理学的进展脉络足可为之作证。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物理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可以正确反映各种物质系统之物理性状和物理运  相似文献   

5.
生物物理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的界限和定义至今仍不能明确地予以规定,综合诸学者的见解,笔者认为,生物物理学乃是应用特殊物理仪器和方法(所谓特殊是从历史角度来谈的,指当时除物理学工作者或物理实验室外,一般生物医学工作者或其实验室尚不能独立操纵的仪器和方法),以及运用物理概  相似文献   

6.
本系列文章已论述过的课题,其要点大多涉及现代(理论)物理中的美学蕴含。其实,它的渊源主要在于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物理;甚至可将其追溯到古代以至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文化。一般认为,牛顿是近代经典物理的代表,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包括现代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代表。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物理学科由近代物理演进为现代物理,其理论大系从基础到概念、从物理思想到数学表述,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和飞跃,理论水准则一而再地登峰造极。与此同时,由物理学的持续发展而不断锤炼着的科学美学旨意,也一而再地升华。牛顿力学得以构…  相似文献   

7.
新技术革命正在迅速地形成一场变革。微型计算机——家用计算机速度并不比大型计算机慢多少,但是经济、方便,可以完成物理学中的大部分日常计算工作。自然科学工作者应注视这一动向。  相似文献   

8.
Brown  H  李醒民 《世界科学》1989,11(8):53-56
超越力学哲学有人以轻蔑的口吻告诉我们,科学是“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这一传统的观点忘记了一个事实,即许多现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现在远非是几百年前那种机械论的样子了。在物理科学的“哲学”中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应该受到更为广泛的评价,现在人们显然是低估了它们的价值,这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它们向我们提供了更充分地在科学和我们文化的其他分支例如宗教和艺术——之间发展关系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物理世界的数学奇迹——现代数学如何揭示宇宙最深处的秘密》作者:【英】格雷厄姆·法梅洛译者:王乔琦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鹦鹉螺工作室2020年7月出版数学与物理是两大基础学科,它们都是现代科学的支柱,各有一番值得我们终身探索的天地,但同时,这两门学科也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甚至发展出了一个叫作"数学物理学"的高度交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张文佑 《科学通报》1973,18(2):80-80
经过近年来地球物理和地质相结合的研究,已经知道地球不仅可沿着垂向分成若干壳层,而且这些壳层沿着横向还可划分为若干块体.它们的厚度、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都不尽然一样,因此地球无论从整体或局部来看,都不能认为它是均一的.这个基本认识对于我们研究地质构造的力学成因非常重要,因为应力的集中和释放都是在材料不均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李缉熙 《科学通报》1966,11(12):570-570
电离层状态与无线电通讯密切相关,因此,电离层物理学就成为近代地球物理学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直到目前为丘,电离层物理学工作者尚无法解释电离层主要区域(F_2层)的运动特性。1931年,Chapman提出了电离层形成理论。这个理论基本上可以解释E层和F_1层的主要性质,但与F_2层却有较大的偏离,这就是所谓“F_2层异常”。为了揭示这一电离层空间物理过程的实质,许多工作者作了很多努力,提出了各种假说和理论,其中的绝  相似文献   

12.
浅谈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了物理学史的内容,重点讨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引入物理学史,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宋晓丽 《科学之友》2008,(10):151-152
文章简单介绍了物理学史的内容,重点讨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引入物理学史,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沈葹 《世界科学》2011,(6):61-64
今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年(或可称作世界化学年),比2005世界物理年仅迟后六年。值此,化学家们一定会对化学三四百年来的辉煌成就及其未来的灿烂前景作出精彩论述;而笔者作为一名物理学工作者,习惯于进行一些相关的物理学思考。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伯泽 《科学通报》1962,7(4):49-4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原子核物理学已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门新兴学科扩展为一个广阔的、重要的科学领域了。它不仅是人类进一步认识物质微观结构的起点,并且也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基础。本书对这门学科作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是既可供一般科学研究工作者参考,又可充当高等学校教材的综合性专著。本书的内容是以低能原子核物理学为主,书内详尽论述了原子核的一般性质、放射性、核力、核模型和核反应等等。如所周知,原子核物理的历史是从放射性的发现开始的,并且今天的许多研究工作也还是与放射性分不开的。因此,这方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时间的特殊性,但物理学——迄今最精密、最成功的科学怎么处理它?梳理2000多年来物理学的基本运动理论的发展,一个初步的脉络呈现在我们面前.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是互不影响的,空间维度可能更为重要——天上和地面的运动规律是不一样的.牛顿引入绝对时间与绝对空间的概念,在经典力学中时间维度是与空间维度地位平等的.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以后,物理学的基本运动理论一分为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和演化力学.三个力学理论分别引入一个普适物理常数:真空中光速c、普朗克常数h和玻尔兹曼常数k,各自界定了对物理世界认识的一个极限:光速不变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对时间的认识也一分为三:量子力学基本沿用经典力学的时间概念;基于相对论,力学时间与空间统一了,可以在一定程度相互转换,但基本的时序是相对性不变的,时间与空间有所不同;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涨落定理所代表的不可逆性,演化力学给予了时间一个特别地位.这些显然还不是最后答案.三种普适力学若是统一,以后时间的作用怎样?  相似文献   

17.
学习苏联力学的初步经验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告分为三个基本部分:(1)力学研究窒学习苏联的具体过程舆现况;(2)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问题;(3)我们所体会到的苏联力学工作者的基本特点。力学研究室是在1953年年底才正式成立的。按照本院所长会议物理数学组会议总结的指示,力学研究室的任务是:“发展力学研究,……从培  相似文献   

18.
程义慧 《科学通报》1986,31(17):1360-1360
为纪念吴健雄教授对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为奖励我国青年物理学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加速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国设立“吴健雄物理奖”。中国物理学会受该公司的委托,设立“吴健雄物理奖”评选委员会,负责初审后请奖项目的评定工作。该奖将授予我国青年物理学工作者主要在国内物理学研究中发现新现象,阐明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关键问题等方面取得优秀实验物理各学科研究成果的个人或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中文版)和Science in China Series G: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  相似文献   

20.
汤定元 《科学通报》1956,1(3):90-90
“近代物理学中的半导体”是一本科学专著,它的读者对象包括物理学工作者、化学工作者以及有物理学素养的工程师。在介绍这本书的内容以前,应当先简略地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约飞院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