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低幼儿童的主导活动 ,可谓是低幼儿童的天职。游戏精神是当今儿童文学的一个新颖观念 ,已倍受低幼儿童文学作家的亲睐 ,它体现了时代的特征 ,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当前素质发展提高的要求。作家在儿歌、童话等属于低幼文学的不同文体中 ,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这一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2.
儿童文学是以成人作家为创作主体以儿童为接受主体的文学。这一界定显示了儿童文学的困惑和矛盾所在,即作者是成人而读者是儿童。本文试图从创作者和接受者两个角度说明这一矛盾的难以调和以及特殊之处,并指出这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根本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3.
创作过程,就是客观生活现象变为作家的心理现象,变为作家的审美认识及其物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深入生活、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环节。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生活积累。生活积累的主要问题是深入生活的问题。作为儿童文学作者,根本的一条是作为儿童生活的参加者深入到他们的生活的旋涡中去,感同身受地体验儿童生活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又要跳出儿童生活,作冷静的观察和俯瞰的审视。也就是说,在深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6.
孙幼军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跨越了40多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童话作品,塑造了许多为儿童读者喜爱的艺术形象,体现在其中的儿童观也经历了从创作前期的教训主义的儿童观到向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观的过渡、确立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孙幼军儿童观发展演变的考察,对审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儿童观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建树是宁波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以少年儿童成长为创作主题,立足“儿童本位”,关注儿童成长过程;他以“助长儿童本性上的美质”作为创作的价值取向,文风健康幽默,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江南地域特色,具有本土化的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史,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来”,就没有当今的中国儿童文学.本文试图从意识形态、历史政治时代背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推动翻译的主体力量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引进来”背后的文化推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不长进的民族”。那么,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此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10.
浅谈儿童、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科技信息》2008,(12):157-157
讨论儿童文学翻译,涉及很多相关问题,例如,谁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如何思考,思考什么?爱好为何?关于文学阅读有何能力?等等.本文踏进儿童的神秘世界,与儿童进行亲密接触,以进一步了解儿童与文学的关系,儿童文学及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龄前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对语言形式的适龄性要求较高。本文以颜色词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自建的学前儿童文学语料库的调查统计,分析出当前学龄前儿童文学创作在颜色词使用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儿童语言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适龄性分析,从而给出科学、合理、分级的学前儿童文学创作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爱心的殿堂——《冰心儿童文学作品选》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几代人熟悉、爱戴、敬仰的作家 ,从校园飘来的朗朗书声里 ,有她永远讲述的娓娓动听的故事 ;听着她故事长大的人又带着他们的孩子继续听着讲着她那经久不衰的故事……冰心先生从 2 0世纪的开篇走来 ,横穿漫漫时空 ,在生命的 99年间 ,她经历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的诞生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冰心的文学创作从 1 91 9年开始 ,到 1 994年基本搁笔 ,创作活动达 75年。她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成就最卓著、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儿童文学。冰心从 2 0世纪2 0年代到 90年代为儿童创作从未中断过 ,像她这样一生为儿童文学事业奉献 ,…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在身体、精神、社会等方面均未成熟的儿童培养为健全的社会人。为最大限度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强调五个问题:一是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的特性;二是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文体知识;三是充分发挥儿童文学的启蒙作用;四是注重新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五是注重云南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儿童文学主要是成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在于通过文本让儿童获得自我认同,帮助儿童顺利实现社会化过程。但文学中的童年世界一直被成人代言,叙事中的"儿童声音"也是成人代言下的产物。童年世界作为独立的"他者"被纳入成人的权力话语体系,成为被想象、被叙述的对象。因此,成人作者如何在文本创作的权力话语下展现儿童的声音和意识,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的叙事方式。而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重要主题并没有给予关注。本文从后经典叙事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结合实例深入分析了儿童文学叙事中儿童声音表达的三种方式,弥补了该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以来,大庆地区的长篇小说创作按照创作内容可以分为石油文学和非石油文学。石油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王立纯、赵香琴、任希光、隋荣等人,非石油文学代表作家是黑鹤、王芳、王如、王鸿达等人。王立纯在这两个领域都有创作成果,但仍偏向后者。石油文学的作者多为油田职工,他们是建国初期工业题材文学的继任者;非石油文学的作者多为非石油行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主题更为多元,也更为自由,而且产生了一定的成绩。这两类小说家是新世纪以来大庆长篇小说作家中的主要类别,他们的创作主题也分别集中在石油文学和非石油文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新文学的艺术巨匠之中,老舍是少数兼顾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个性非常鲜明,最擅长表现北平城里“老大的大长进的民族”。那私,表现新加坡儿童的《小坡的生日》的创作动机又源自何方呢?本文就些问题从童年经验的角度来论述其儿童文学创作动机,并分析老舍儿童文学观的得失。  相似文献   

17.
方卫平是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界引起广泛关注。方卫平从儿童文学的学理角度出发,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从本质、创作、构成、接受、批评等多维度阐释和把握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中外儿童文学史论的角度着眼,修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和《法国儿童文学导论》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田地,原名吴南薰,浙江奉化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并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至今出版有《南瓜花》、《明天》、《轮船就要开了》、《他在阳光下走》、《小树叶》、《复活的翅膀》等十多本儿童诗集,还有十几本童话集。在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田地不断地在儿童文学这块土地上耕耘,不断地收获,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成为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1986年12月,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田地儿童诗选》,选收了田地几十年来已发表的儿童诗一百二十多首。本文试就《诗选》所收儿童诗,对田地的儿童诗创作作粗浅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伍剑小说<大头老师>文本细读为基础,认为作家为当今的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珍贵的范本.<大头老师>的特点是蹲下来平视儿童;作品语言带有小学生的语调和智慧;小说的版式设计了互动的环节.最重要的还是蹲下来平视儿童,坚持了"儿童本位",即以儿童为中心;文章进一步论述到,坚持为孩子们提供精神的食粮,不只是高尚珍贵的馈赠,更应该是我辈即儿童文学作家的本分与责任.有了这样的理念,才可能真正感受儿童世界纯真的快乐,理解、欣赏和表现这个纯真的儿童世界.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子弟文学"概念是儿童文学评论家王泉根率先提出的。按照作品关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留守类"和"进城类"两大类。而这两类作品的叙述主题都离不开成长与教育。"农民工子弟文学"打破了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写实主义创作集中于都市校园小说单一题材的局限,为儿童文学的"苦难"描写找到了真正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增加了儿童文学内涵的厚度。但是成人代言写作也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失真、叙述内容的模式化、爱与美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