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作过程,就是客观生活现象变为作家的心理现象,变为作家的审美认识及其物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深入生活、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个环节。儿童文学的创作过程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是生活积累。生活积累的主要问题是深入生活的问题。作为儿童文学作者,根本的一条是作为儿童生活的参加者深入到他们的生活的旋涡中去,感同身受地体验儿童生活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另一方面又要跳出儿童生活,作冷静的观察和俯瞰的审视。也就是说,在深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又吸收了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精华,总结了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经验,还结合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革命斗争的实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使其具体化、实践化。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中,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在理论,具体实践上科学地解决了文艺的最根本的问题,即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作家创作要深入生活,同工农群众相结合。在群众生活中吸取丰富的创作营养问题;作家要有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必须向社会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能力问题;为了更多更好地创造出为人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文艺欣赏要求,必须批判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感悟、去发现,寻找作文的兴趣点,作文广阔的生活题材,纯朴、大胆、率真的儿童语言,激励性评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市场文化境遇中,文学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世俗化、私人化写作弥漫。针对现状,文章呼唤作家应深入生活,把握时代主旋律,塑造社会转型期的崇高人格,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5.
赵少锋 《科技信息》2010,(8):141-141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证实这一规律。艺术创作者的"生活"指的是前一阶段客观地深入生活,后一阶段是主观地体验生活,构成生活同艺术的良性循环,加上创作者的文化素质和表达形式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作家立场、创作风格等三个方面分析《她是一个弱女子》,认为:(1)主人公郑 秀岳是"柔弱"的女性,是属于"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2)作品突出其"柔弱"及悲惨的结局,体现了作家鲜明 的政治倾向、态度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3)作家袭用"自叙传"的创作路数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生活,导致作品 中两种创作风格兼存。总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失败不在于叙写,而在于如何叙写柔弱。  相似文献   

7.
从贾平凹的创作历程来看,贾平凹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责任感的当代中国作家,他以丰富的创作深度介入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心灵深处,对发生重大变革的中国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贾平凹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创作呈现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勃勃生机,反映了农村的可喜变化.他前期创作的写作立场、叙述方式、叙述策略明显不同于他的后期创作.分析贾平凹前期创作的叙述内容与叙述策略,可以理解贾平凹书写农村变革的方式,更能领悟他想象中国现实的方法,以及裹挟于其中的作家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8.
龚达联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91-193
本文主要从人物形象、作家立场、创作风格等三个方面分析《她是一个弱女子》,认为:(1)主人公郑秀岳是“柔弱”的女性,是属于“自叙传”小说中的零余者;(2)作品突出其“柔弱”及悲惨的结局,体现了作家鲜明的政治倾向、态度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3)作家袭用“自叙传”的创作路数来反映重大的社会生活,导致作品中两种创作风格兼存。总之,《她是一个弱女子》的失败不在于叙写,而在于如何叙写柔弱。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历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关联性,分析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繁荣和存在的不足,艺术陶瓷创作要进行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改变,走多元化的道路.要与时俱进,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吸取传统精华营养,借鉴西方文化艺术,掌握新理论、新材料、新科技,把握艺术规律去创作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神巫文化是沈从文创作中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也是深入探索其创作文化意义的重要关注点。作为现代文坛中最具边地色彩的作家,他旗帜鲜明地站在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立场上,频繁借用极具风情的文学意象,进行精美绝伦的“神性”书写。他笔下人物归于神性的命运,一方面挑战着主流文化的规约和城市生命的萎顿,另一方面也寄予了作家对民族文明在现代社会命运归宿的深忧隐痛。  相似文献   

11.
隋琳的文学批评是观察大庆作家的眼睛。大庆的作家以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富含本地特色的作品。作为大庆的文学批评家,隋琳通过以文本为特征的作家论、诗性思维与文学批评中的性别意识对大庆市主要作家进行解析,从而肯定了王清学的才学小说,杨利民的生活戏剧,潘永翔的风景诗和张爱华的小女人散文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风格定位。隋琳的文学批评有文本阅读和情感积淀的特征,这决定了她冷静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相结合的批评特质。  相似文献   

12.
我想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就深入生活问题谈点感受和想法,谨以此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一、我坚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我在四十年代开始学习写作,就是因为自己已有那么一些生活感受,如鲠在喉,非要把它表现出来,一吐方快。那时,解放区人民翻身作主的民主进步的生活,激励着我拿起笔来进行歌颂。我自幼生长在京津保一带的大城市,到解放区后,深深地爱上了农村。但我缺乏生活,最初写了一些,都极肤浅。后来,我离开冀中军区的上层机关,到基层参加土地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文学艺术蓬勃发展、兴旺发达、不断前进的二十年。二十年来,文学艺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藏和全国一样,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成果累累,向人民群众献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批文艺精品的产生,与广大文学艺术家深入生活,联系群众,加强艺术修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禁为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5月20日写给中国文联组织的"万里采风"活动的公开信指出:"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深入生活是繁荣文艺的重要途径。"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阐述了一个著名原理:“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的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根据这一原理,毛泽东进而号召文艺家投身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亲  相似文献   

15.
在肯定新时期小说创作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直指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源泉的迷离、创作理念的迷乱、小说功能的迷蒙、作家人格定位的迷糊四个方面,阐述了转型时期出现的小说创作“综合症”。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文学表现的对象,离开了对具体人性的反映,文学就没有生命。因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重点反映人的精神活动;文学是作家情感的表现;从欣赏角度说,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文学欣赏。而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特有的本质,是人性的表现。人性是个具有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概念。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它的基本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性又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则处于最高层次。人性中有"共同人性"和"差异性",这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带来的。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表现是和他在社会中的地位相联系的。要真实地、准确地表现人性,必须深入生活,把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的特点,塑造出栩栩如生、感人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艺理论界巨子的王国维,其对文艺理论的建树主要是《人间词话》,而境界说是其主要贡献。但是《人间词话》中有关对生活与创作关系方面的发人深省的创见也不容忽视。总结其观点,他认为创作来源于现实,并且主张对生活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和描摹;同时,创作又是通过现实表达作家理想,要上升到艺术真实;其次,他强调对艺术真实要有正确的理解;最后,他认为最完美的作品是作家理想与生活真实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即他所说的"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也是作家满怀激情地感受、体验、领悟从而创造艺术美的心理活动过程。文章从形象思维角度分析鲁迅《野草》创作的心理过程,以利于更好地以审美的眼光欣赏和评价它。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家总是与时代息息相关,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态密不可分,作家只有沉潜到生活的最深处,感受到时代的强有力的脉动,才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作家张廷竹和他的“大时代三部曲”(《大路朝天》、《盛世危情》、《清平世界》)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深刻介入社会问题,展现社会众生相,揭示人本性中的善与恶在非常状态下的激变,着力于对人的灵魂的探索与改造,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不失为一个时代的“醒世恒言”,也为改革文学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20.
《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是郴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罗光汉老师新近出版的一部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研究海明威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一个硕大成果。这本专著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作家生平与创作的评传类专著,也不同于某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集合类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