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学家们常把词汇看作反映使用语言人民的历史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可以从词语研究历史,也应该从历史研究词语。比如我们不了解远古盛行姑表婚的情况,就很难理解古人把岳父称舅、把公爹山称舅、把婆母称姑的原由。因此,熟悉一些历史和民俗,对于训诂和词语的研究是很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营养丰富,既作水果又作蔬菜,有“金色苹果”之称。  相似文献   

3.
《昭明选》作为一部按体选录各类字佳作的总集,不论从体分类角度还是选录作录、作品方面,都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选》于“赋”之外另立“骚”体一类,是有其科学性和开创意义的;《选》把“骚”居于“赋”与“诗”之后是与《选》的性质及作编纂目的相关的;从《选》所录“骚”类作家、作品情况可以看出萧统既重“”又重“质”的学观。  相似文献   

4.
历来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东晋尚韵书风的代表作。“韵”最难讲,和谐、含蓄、清淡、风雅大致可以为之作注。“韵”和《兰亭序》都属于“优美”、“秀美”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5.
亲属称谓的转化使“非正常性”入赘婚具有了“正常性”迎娶婚的亲属称谓特点,从而确定了入赘者的社会身份,构建了以宗亲为原则的父、子、兄、妹等亲属关系结构,完善了以姻亲为基点的姑、姨、舅、甥等亲属关系网络,从而确定了社会广泛认可的亲属体制,巩固了婚姻家庭的社会性和生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教学的得失讨论,本提出语教学存在的四个误区;(一)重“读、写”、轻“听、说”的误区;(二)重课内、轻课外的误区;(三)“答案唯一”的误区;(四)作作业观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现代课程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课程改革背景、基本理念就教师教学策略的变化作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等四个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0引言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在促进地理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重“教”轻“学”、重“字”轻“图”、重“知”轻“能”、重“法”轻“情”、重“师”轻“生”、重“讲”轻“问”、重“静”轻“动”、重“呆”轻“活”等。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笔者就此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写作的本质是一种表现,表现的核心在于“意”。“意”是什么?“意”是思想,是情感,是情绪,是人格,是灵魂……“意”根植于客观事物附丽于语言文字形诸于作文法则,文章乃是以“意”为统帅的由“物、意、辞、法”有机合成的四位一体结构。在这一四维结构中,唯“意”最活,无迹无形,若即若离,亦思亦悟,处在形而上的位置,可源于物化于物,附于言超于言,成于法逸于法。这就是“意”的三重超越。正因了这三重超越,文章才能唯意而出,万变不穷。 一、意能称物与意能化物 在物与意的生成转换过程中,意起主导作用,因此文章才有意不及物。意能称物、意能化物的高下优劣之分。意不及物,自然是文章之末品,不足论之。意能称物,要求的是对物的如实的描摹,从而达到意与物的相近,相合,贵在一个“真”字,所谓“忠于生活”是也;意能化物,要求的是对物的积极的升华,从而实现意与物的融合、化一,贵在一个“美”字。所谓“高于生活”是也。鉴此,才有了写文作画的“写实”与“写意”,“形似与神似”、“物象”与“意象”等概念的界分,才有了中国古典美学重神似、重意象、重心理时空等等在世界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审美特征。虽然,形神兼备是一切文学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写实重在形,更讲究形态的逼真,其要在于“称”物;写意重在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汉族族称的确定经历了一个“秦人”、“汉人”和“唐人”曲析、交叉的发展过程。由于汉王朝国运长久,国势强盛,汉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汉王朝已形成,所以“汉人”之称经得起历史的千锤百炼,逐步取得主流地位,到近代之时“汉人”之称才渐确定为“汉族”之称。  相似文献   

11.
轻声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语音现象,在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里如何定位。目前认识及做法不一。本文认为应把轻声放入普通话音位系统中的轻重音范畴考虑,称“轻声位”(或“语词重位”)。这样处理,更便于通俗语音课中的轻声教学。  相似文献   

12.
任贵,彝名为“勒格斯日”。汉代曾任越xi郡太守。后人修有“任贵祠”,也称“顺应王庙”,纪念此人。中就史料对任贵的记载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和分析,指出任贵是古代彝族先民中比较大的酋长之一,也是当时凉山地区的居民首领。  相似文献   

13.
侗族有其传统的择偶习俗,一般实行民族内婚、房族外婚,有的侗族盛行姑表婚,即姑女嫁舅男;有的侗族禁姨表婚,认为姐妹的孩子是亲兄弟姐妹,不可通婚。择偶时,注重对方的家世,即“根骨”要正。20世纪80年代后,侗族年轻人多有到外地打工,他们成为传统择偶习俗的“破坏者”。一些侗族年轻女性也趋向于远嫁他乡,既满足自己“趋外”的心理,又能为娘家换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侗族择偶习俗从“同类匹配”向“资源交换”转变,由此引发了社会文化其他方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龙眼是四川名贵珍果特产,驰名中外,享有盛名,果肉白嫩晶莹多汁,甜醇鲜美,史载汉时曾作贡品,故有“贡圆”之称,明朝李时珍曾称“龙眼味甘,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川东南龙眼每年运销东南亚及港澳地区,被列为创汇型产品与荔枝并列为四川果业中的特种果树。为振兴农村经济,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现将龙眼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5,(11):56-56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选出了全球18名“全球医疗英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桂希恩教授、香港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管轶当选。《时代》撰文称,桂希恩第一个发现了中国的艾滋病村。桂希恩于1999年发现河南省偏远村庄村民相继患上“怪病”死亡,其后知道“怪病”原来就是艾滋病,村民都是由于使用未经消毒的针捐血而感染。桂希恩此后一直致力于防艾抗艾事业,协助政府最终遏制了艾滋病疫情。《时代》称,管轶教授过去5年成功采集超过10万只鸟的样本,和同伴成功找出超过250个H5N1禽流感病毒品种。管轶曾于“非典”暴发时,率先在深圳出售的果子狸、貉及獾身上找到“非典”病毒,并在“非典”重临广东时促请内地屠宰果子狸,遏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论是潍坊方言中主要人际称谓的“同指异称”与“同称异指”现象。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祖父母、父母等主要称谓对象,各县市区有着不同的称谓用词;另一方面,潍坊方言中“爷爷”、“爷”等同一个称谓词,各县市区往往又代表着不同的称谓对象。本文就潍坊方言中人际称谓存在的这两方面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7.
<正>4月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采访时称,北约已与瑞典、芬兰领导人进行了对话,如果两国有意,只要提交申请,就将得到所有30个成员国的批准,从而“相对较快地”加入北约。4月1 1日,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一名美国消息人士的话称,瑞典、芬兰有望最早今夏申请加入北约。本文单就瑞典的加入北约问题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语言学的语音语义分析以及亲属语言来源相同族称的对比来看,哈尼族族称“哈尼”的“哈”是前缀,“尼”仅仅是族称,没有其他意义。过去有的学者将哈尼族族称解释为另有某种意义的说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艺术地再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现实,父系家长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必然会投影到小说中。孙悟空偏爱以具有母权遗留的“外公”而非代表父权的“爷爷”作为自称。孙悟空的艺术形象秉承“知母不知父”神话。母系、父系两种社会家族家长制的影响,“舅权”产生、发展特点以及吴承恩特殊的生活经历,可以阐释“孙外公”的存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龙眼是喜温多湿的亚热带果树.其果实是四川名贵珍果特产,驰名中外的创汇型品种.享有盛名,果肉白嫩,晶莹多汁,甜醇鲜美,史载汉时曾作贡品,故有“贡圆”之称,明朝李时珍曾称“龙眼味甘,开胃健脾,补虚益智”,龙眼被列为四川果业中的特种果树,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种好龙眼生产,增加农民收益,笔者现将龙眼优质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