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罗敷,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丽而勇敢的女性形象流传千古。人们总是注意她的不畏强暴、机智灵活的方面,而很少去分析这个形象的内涵。本文主旨在于通过罗敷形象的历史形成以及后来的社会流变,揭示这个形象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产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以期在罗敷形象的研究中,找到一个突破性进展的阶梯。 (一) 《陌上桑》是一首古代的乐府民歌,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本篇“题解”说: 《古今乐录》曰:“《陌上桑》歌瑟调。古辞《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篇》。”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跟男性对女性的奴役相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二卷第223页)当人类社会步入文明社会之后,最初的自由感很快就被伴随而来的阶级压迫、性别差异所取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就象从五彩云端跌入了万丈深渊。 《诗经》中的部分诗歌,正描述了那个时期在苦难中挣扎的妇女的哀吟,她们凄厉的声音虽然从那么久远传来,四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那么真切,恍如目睹,它为我们研究西周至春秋中叶,我国步入阶级社会初期妇女的生活地位、婚姻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4.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研究《诗经》的文章、著作,篇幅远远超出了《诗经》自身的千万倍,其中名篇之多,令人举不胜举。因此,笔者研究《诗经》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本文不是全方位的、而仅试从《诗经》中所反映出的爱情意识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入手,作些社会历史的研究,从而成为“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专栏中之一篇。 (一) 《诗经》的时代,一般认为是周初至春秋中叶,从时间上说,约为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诗经》是这长达约五个世纪中诗歌的总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丰富,致使不少历史学家、思想史学家也极为重视这部书。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从文学的视点探讨毛泽东早期的“精神个人主义”和他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以人民为本的群体主义的思想特征、作用、意义、相互关系及偏颇、失衡之处。  相似文献   

6.
薛宝钗与林黛玉一起,给中国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妇女观和价值观,作出了一个形象性的批判和总结。薛宝钗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女性美德的极至,但她生活在中国整个文化大厦即将坍塌的时代,因此,她的悲剧就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悲剧,一种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应该说,作者否定的并不是薛宝钗的人格和她的自觉意识,而是否定她的人格和才华中所包含的具体的时代内容。《红楼梦》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并未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毕生篇幅最大的著作。小说塑造了一位道家的女儿姚木兰形象。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这正是小说中姚木兰形象的蕴义。  相似文献   

8.
孙文杰 《科技信息》2009,(27):I0105-I0106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流传于当时的时调俗曲,以淄川语填词创作的长篇讲唱叙事故事。本文以蒲松龄聊斋俚曲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俚曲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阐迎男权话语下作者对理想女性的价值功能期待。  相似文献   

9.
逸云是《老残游记》中一个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她生活在近代社会,精神却停留在古代,体现了古代与近代相混杂的人格分裂的特征。她虽是尼姑,却被生活赋予了招待员、陪酒女郎和歌女的角色。她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清醒而又灵活的头脑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时代的矛盾、社会的苦难及其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界找不到社会出路,是产生逸云人格分裂特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将木兰这个女子形象置于战争的环境中,置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矛盾的交织中来展现她的性格以及这种性格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应该说,北魏的战争环境,导致经济破坏,人口男女比例失调,是《木兰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北方诸民族的尚武粗犷的民风民俗,是《木兰诗》产生的文化环境;木兰家中无兄长的现实状况,导致了木兰具体的出征行为。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木兰形象所可能包含的人生价值观,最终将其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1.
历史剧《桃花扇》反映的是明末社会真实人物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女主人公李香君活动背景、性格思想等的分析,揭示出了中国文学妇女形象的一个独特典型.她不同于汉乐府中的罗敷、唐传奇中的霍小玉、宋元话本中的璩秀秀等文学中妇女形象的最突出之点就在于她不仅仅追求个人的婚姻幸福以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更在于她有充分的社会人格.这种社会人格主要是指法律上、伦理上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正是这种社会人格,决定了李香君在社会政治斗争中的是非感.是一个在政治风云中坚持原则,在个人爱情上忠于感情,有正义感和理想性的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2.
小芹是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一个新型农村妇女的形象。她虽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民主政权的支持以及解放区新的思想,使她终于走上了婚姻自主的道路。妇女的解放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解放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小芹心愿的实现,证明人性解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伟大的中国一个更公正更美好社会在人生中的写照。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文学本身就含有人性启蒙的作用 ,这为我们研究文学存在和个性存在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中国传统文学正是以自己的价值方式参与了个性价值的原始建构。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特征是一种情感精神 ,它建立在文学的抒情功能基础上 ,从个体身上找到了“情感”这一特征作基点 ,并将其从自然属性中分离出来升华为一种精神或哲学 ,由多层次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最终演进成具有理性品格的现代个性精神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典型人物。她在贾府中虽然过着千金小姐般的物质生活.但精神上却无比痛苦.因此造成她人格发展的不和谐性。正是自然人格的突出发展和社会人格的萎缩.造成她性格的叛逆性。成熟而又非社会化,是她人格的基本特征。她的性格与俄罗斯学中的“多余人”的某些方面相通,但在本质上卫不同于“多余人”形象,而是植根于中国化.反映了中国化尚处在封建化的范畴,还没有成独立于封建化之外的化体系和独立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杜十娘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名妓。她与李甲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她蹬纯情善良的性格特征,更使她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明代社会市民阶级兴起之后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杜十娘的死就是这种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从她的死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情”与“利”的对立,可以看到新兴阶级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但总的来说。这个时代尚不具有充分展示“情”的社会条件.尚没有认识到人的解放与情感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觉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湛江市■洲岛附近海域生长的一种柳珊瑚——长似丛柳珊瑚〔Plexaureides pra-elonga(Ridley)〕中分离到一种结晶物质.根据它的红外、质谱、~1Hnmr 和~(13)Cnmr 等波谱数据,确定它是一种新的多乙酰含氯双碳环二萜内酯.分子式为C_(28)H_(35)O_(12)Cl.它具有类似Stylatulide 的碳架结构,但又是四酰氧化合物和具有同类化合物所未曾发现过的环氧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柳珊瑚Junceella squamata 分离出两个含氯二萜内酯化合物(Ⅰ)和(Ⅱ).(Ⅰ)是新的化合物,命名为Junceellin,它的分子式为C_(28)H_(35)O(11)Cl,分子量为582,熔点272—274℃(未校正)。根据它的IR,NMR 和MS 谱推知它具有briarein—A 的骨架,含有四个乙酰氧基,两个末端双键,一个六元环醚,一个γ一内酯。这一结论也被X 光衍射分析所证实。化合物(Ⅱ)根据波谱数据的对照被认为是与“中国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Ⅲ)”所报道的化合物praeloide 相同,(Ⅰ)很可能是(Ⅱ)的前身。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南海软珊瑚Sarcophyton tortuosum中分离到一种新的多羟基甾醇——扭曲肉芝甾醇A(Sartortaosterol A),通过化学反应和四谱法推定其化学结构为24ξ-甲基-5α-胆甾烷-3α,6β,9α-,25-四醇-25-乙酸酯.  相似文献   

20.
应用定标粒子理论,本文计算了 Li~+、Na~+、K~+、Rb~+、Cs~+、Ag~+、Cl~-、Br~-和 I~-等9种1价离子从水到 MeOH、HCONH_2、DMF、DMSO、MeCN 及 PC 等6种有机溶剂中的标准摩尔迁移自由能。最后,还对计算结果与计算模型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