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记(G)为有限群G的元素的阶的集合.假定L为有限单群Cp(2),G为满足条件(G)=(L)的任意一个有限群,则群G含有唯一一个非交换的合成因子,其同构于单群L;也就是说,单群Cp(2)是拟可刻画的.这个结果同时也证实了施武杰提出的猜想对于单群Cp(2)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何立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4)
设G为有限群,o1(G)表示G中最高阶元素的阶.用极少的数量刻画有限单群是单群刻画领域中一个有趣的课题.本文只用群的阶及最高阶元素的阶刻画了单K3-群L3(3)和U3(3),即证明了:设G为有限群,M为单K3-群L3(3)和U3(3),则G≌M当且仅当|G|=|M|,且o1(G) =o1 (M). 相似文献
3.
4.
何怀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设G是个有限群,给出了群G的素图.利用素图的性质,首次对连通的有限单群进行刻画,得到了与交错单群Alt22的素图一样的有限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6.
何怀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4):599-602
针对文献中关于素图分类存在的问题,利用单群的孤立点集对其进行了修正,并对原结论给出了一个简洁证明。为了刻画所有的交错单群,采取单群和谱相结合的方法,可知交错单群的谱与其他单群不同。同时,还得到一个有趣的数量结果,即阶能被素数p整除的最小的非交换单群是Al t5或A1(p)。这些成果丰富了有限群的数量刻画这一专题内容。 相似文献
7.
何怀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8):5-8
群的全部元素的阶的集合称之为谱.利用素图的连接标准,对非连通的Bn(3)型单群进行了谱刻画,证明了任意与Bn(3)具有相同谱的有限群必然和Bn(3)同构(其中n>3),进一步验证了A.S.Kondratiev猜想. 相似文献
8.
9.
10.
单群的纯数量刻划在计算机识别单群方面有重大意义,而辛群从应用的角度上看也非常重要。1989年,著名群论专家施武杰教授提出了单群中的阶与群同构关系的猜想,该猜想早已作为一个公开的未解决的群论问题,对除介大于10^8的辛群和正交群以外的所有单群,该猜想已经被证明,在此基础上,用有限单群分类定量和素图不连通的有限群结构定理,并运用数论技巧,得到了如下定理,设G是群,H=S4(q),q=p^n,p为素数,则G≌H当且仅当1)πc(G)=πe(H),2)|G|=|H|。 相似文献
11.
12.
设d,e,f分别是a=Ⅱn(i=2)(q^i-1),b=Ⅱn(i=2)(q^t-(-1)^i) , c= Ⅱn(i=2)(q^2i-1)的因子并且满足(a/d,d)=1,(b/e,e)=1 和 (c/f,f)=1,如此之d,e,f分别是a,b,c的Hall因子,对a,b,c的Hall因子的大小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13.
记ω(G)为有限群G的元素的阶的集合.假定工为有限单群Cp(2),G为满足条件ω(G)=ω(L)的任意一个有限群,则群G含有唯一一个非交换的合成因子,其同构于单群L;也就是说,单群Cp(2)是拟可刻画的.这个结果同时也证实了施武杰提出的猜想对于单群Cp(2)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不使用单群分类定理,给出了Sylow 2-子群阶数不大于8的有限单群的完全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简化了李型单群~2G_2(q)阶分量刻画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
A.Daneshkhah S.H.Alavi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5):670-675
证明了对称群Sn,n=19,20,23,24和有限单群G2(5)可仅用元的阶唯一确定. 相似文献
16.
Lie型单群E8(q)的新刻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贵云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21(3):215-217
证明了Lie型单群E8(q)可由其素图和阶唯一决定,得到定理。 相似文献
17.
18.
19.
G为有限群,Γ(G)表示G的素图.其顶点集V(GK(G))=π(G)={p p为G的素因子},边集合E(GK(G))={p~q pq∈πe(G),p,q∈V(GK(G))},这里πe(G)表示G的元素的阶的集合.文章得到如下结果 :若Γ(G)=Γ(U6(2)),则G有唯一一个非交换合成因子同构于U6(2)或Hi S. 相似文献
20.
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5‐氯甲基‐8‐羟基喹啉盐酸盐等为主要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含8‐羟基喹啉侧基聚酯P5和P6.利用IR、UV‐Vis、1 H NMR、GPC和荧光光谱对相关化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P5的重均分子量M w 、数均分子量M n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4416、3025 g/mol和1.46.P6的重均分子量Mw 、数均分子量Mn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7661、5040 g/mol和1.52.P5和P6的紫外光谱表明,二者的吸收峰位于266、328 nm处,分别归属于苯环的π‐π倡跃迁吸收峰和喹啉环的π‐π倡跃迁吸收峰.溶解性测试表明,P5和P6易溶于DMAc、DMF、DMSO和NMP ,部分溶于THF和CHCl3.P5和P6的DMF溶液(5×10-5 mol/L)以362 nm波长光激发,分别在432、433 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发射紫色荧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