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书法美学研究的历史,可见书法美学研究经历了从模仿论、反映论到纯形式主义倾向的历程,把书法视为纯形式的艺术使书法作品陷入"不可知"的困境,造成书法美学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桎梏。对此,书法美学研究应该重新审视书法中"生命精神",从生命本体论、美感生成论、艺术表现论、审美境界论四个方面建构书法美学体系,突出书法美学生命精神的本质规定性,以引导和规范现代和后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毕胜 《科技信息》2009,(34):227-227
中国的书法,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诸般传统艺术中最为普遍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强化陶瓷美术教育中的书法教学,对了解书法审美的涵义,提高学生人品与审美素质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国英 《科技信息》2012,(8):274-274,271
中国书法是具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体现时代哲学理念和内在构成机理的文化符号,其自身蕴含的表现艺术付诸于多样的审美兴趣与审美理想,对书法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发扬创新是每个时代生生不息的历史使命,以书法的内在构成机理与外在表现形式为视角,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以例证的方式进行理论分析,以期勾勒出中国书法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启功书法艺术继承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存在技法单调、境界狭隘等不足。当今“启功体”泛滥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方面的问题,如启功书法的简单易学,大众书法审美鉴赏能力的退化,现代文明的审美感官化以及当今学术批评态度等。表明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能力的退化,现代社会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书法欣赏的角度出发,探讨书法欣赏的人文价值的具体表现:提升书艺;增长学识;明辩思维。书法欣赏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点画的线条关;结体的造型美;章法的和谐美以及作品的风格美。  相似文献   

6.
书法不是单纯的视觉艺术。然而,视觉毕竟是太突出了。展厅书法存在着明显的唯形式唯视觉倾向。这样就容易忽略视觉表象背后的更多内容,书法本质性的真美反而被视而不见了。书法作为典型的中国艺术,其审美的特征就是明确的综合性取向。既如此,触觉美感的提出也就获得了契机。  相似文献   

7.
汉文字是中国书法之源 ,汉字书法作品具有表意—理性、虚实相生和象形—审美、抒情合溶功能。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书法艺术不可缺少的审美范畴,是书法作品的灵魂。意境的创造是书法家毕生追求的目标。书家的学养在书法意境的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墨技法又为意境的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神采和气韵是书法意境的重要内含;虚实结合是创造优美意境的重要手段。书法中所追求的恬淡空灵的审美境界、朴拙自然的审美意趣、超凡脱俗的审美格调、平中寓奇稳中求险的审美韵味,都体现着书法至高的艺术境界。书法的意境是形与质、情与理的高度统一。书法的意境之美是潜藏于作品之内而超于笔墨之外的整体的意蕴之美。  相似文献   

9.
王建弢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20-120,122
现代书法练习和理论研究的多元化说教,直接造成书法练习和评论者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艺术造诣和理论评述所处的层次和阶段。本文试图从书法练习的字法、章法、墨法和艺法四个阶段的先后递进来浅论四个层次的艺术进步和主要特点,特别提出了艺法的主张,并从中国书法传统的继承出发,寄希望于通过从传统书法的精神和审美角度来引导书法行为。  相似文献   

10.
傅山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山在诗、文、书、画、医学和学术思想上皆有相当大的成就,他对书法审美及书法价值核心的探讨弥足珍贵,他提出的“四宁四毋”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对傅山的研究不仅有学术史上的现实意义,更有书法思想史、书法审美史、书法风格史上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汉字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包括艺术审美价值、语言文字教学价值、文化信息传播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助于汉字书法教学,加强文化信息量的注入,可以激发外籍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求知欲,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种类、式样、内涵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引导他们对中国文化做更深入的研究、学习。合理运用书法教学手段,对于促进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向深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门艺术 ,具有实用和艺术欣赏双重价值。它以安定平和、淡泊隽永的审美趣味、传统文化积淀的深厚美内涵、线条美造型美整体美风格美的审美标准 ,引人心畅神怡  相似文献   

13.
考察中国书法审美的发展历史,历来有"宋尚意"一说。笔者从宋代的政治风气着手,讨论当时的文官政治与书法风格形成的关系,提出文官阶层职业化的出现对于"尚意书风"的形成具有某种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书法教学课所讲授的不是单纯的"写字课",从理论到实际训练均蕴含着审美的二重性.如何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把握好"实用"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关系,因材施教,是当前书法教育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质技巧,积淀了数千年中国传统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化精神。从民族化的角度审视书法艺术的传统特质,理解其与华夏化的密切联系,可以提高广大书法爱好的化素质和美学修养,促进书法创作和书法审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书法教育不可忽视。书法教育具有丰富审美知识、培养审美功能的作用,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力地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形式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精神情感的象征性表现方式。在中国古代书法审美论中,有两大基本体系,一是自然物象说,一是人格象征论。本文试图从形而下书法的点画技法到形面上书法的风格品位及书品与人品的内在联系上,探讨人格象征意识在书法艺术精神构成中的意义,同时对人格化书法的情感内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书法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通过书法对传统文化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及书写技能素质培养的作用,阐述了书法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呼唤深刻认识大学开展书法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项穆正宗书法观所认定的书法本质是人儒家文艺功用的角度出发的。“人正即书正”乃是这种本质观的体,它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的一种取向,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书统即道统”论者站在维护功序礼教的角度对待书法,在某种程度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刘向上 《科技信息》2010,(12):270-271
中国书法是以线条为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也是书法家文化素质、技艺修养和个人性情的综合体现,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既能赏心,亦能启迪灵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青少年学习书法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审美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高尚的艺术人格。通过书法学习,锻炼毅力、陶冶情操,舍弃性格中不良因素(如浮躁、虚荣等),提高社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格,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变俗为雅、变肤浅为深沉、变狭隘为开阔,为青少年的成长培养非智力的人格因素。当代书法大家启功先生是一位同时具有广博学识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典范,最值得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