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共分四部分,从封建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的角度,对秦汉地主阶级的聚财方式——“以末致富,用本守之”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以末致富”诸途径和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改变、富商大贾势力的兴起。第二部分,论述“以末政富”之风和营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以及秦汉统治阶级决策者针对其利弊而采取的相应政策——放任自流和政府专营,但总体上是对工商业进行支持和鼓励。第三部分,论述“用本守之”,并通过透视秦汉与魏晋地主士大夫消费观念的差异性及其社会根源,揭示秦汉地主阶级“用本(土地)守之(财富)”的消费周期长期化的根源。第四部分,对秦汉地主阶级“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聚财方式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分析。说明它既适应和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日臻完善,适应和服务于封建专制政体,曾一度起过积极作用;但它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契机又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1953年起,政府采取从批购、经销、代销到公私合营逐层深入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以及合作化形式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了有计划的改造。到1956年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私营工商业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私营经济全面退出国民经济领域,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公有制确立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在这场堪称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国进民退"中,私营工商业改造存在着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对建国初期的私营工商业改造进行再思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今天的"国进民退"现象,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处在大动乱大分裂时期.各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十分重视立法工作的法律运用,在全面总结秦汉法制成果的基础上,使中国封建法律从编纂体例、内容、形式、概念以及司法制度等方面都获得了突出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为完善我国封建法制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据着不朽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之后,中央王朝采取政治、军事、法律等多种手段调整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复杂的民族关系。《属邦律》和《蛮夷律》是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对民族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主要依据。秦汉之后,民族关系的法律调整已经被纳入整个社会管理体制之内,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化时期。秦统一以后,为巩固新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到了汉朝,由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更需要在文化教育方面为“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来“育才”和“化民”。这就使得秦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6.
私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本文就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从其必要性、政策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做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信赖损害赔偿范围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承豪 《海峡科学》2006,1(4):23-25
信赖利益是一个内涵很不确定的概念。王泽鉴、林诚二先生均从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解除、终止的场合对信赖利益进行界定,王泽鉴先生认为信赖利益还适用于合同不成立场合中,因此笔者认为信赖利益是指原告相信某法律行为(尤其是契约)成立或有效,因某种事实之发生,该法律行为(尤其是契约)不成立、无效、被撤销、解除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述了中国封建社会契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各个时期契约的产生、契约的种类、调整契约的各项法规以及各类契约中所产生的担保、损害赔偿和抵押关系作了系统的总结,概括了建立在封建私有制基础上的契约关系与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契约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秦汉时期是我国地主封建经济开始确立及最初发展时期,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初期阶段。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秦汉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达到一个初盛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该时期屯田的规模非常之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亦缓和了土地问题,但屯田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作用,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重等等。本文试就秦汉时期屯田的得与失作一论述。总的看法是;秦汉时代的屯因虽然在一时取得了成效,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却是得不偿失的。一、秦汉时代屯田的规模及历史背景秦汉时代屯田的主要地区为西北黄土高…  相似文献   

10.
私营加油站是不可缺少的社会基础设施,是加油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私营加油站经营者对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缺乏了解,防雷、防静电专业知识匮乏,使加油站的选址、设计、施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甚至有部分经营者过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加油设备不设计安装防静电、防雷等重要安全防范设施,因雷击、静电等原因造成火灾伤亡、经济损失事故在所难免。本文以宿州"8.3"私营加油站火灾事故为例,分析其事故成因及危害,阐述私营加油站防雷、防静电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秦代时江西地区只有县置,无郡府,西汉时始设豫章郡,下设18个县,至东汉末期又增设鄱阳郡。历秦汉,江西地区的诸越大都成为统一王朝的编户齐民,基本上融合为汉民。秦汉时期是江西地区诸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颍川郡由于地处中原,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发达,自秦置郡以来,本地的豪族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士族化和官僚化。汉魏之际颍川郡人才辈出,名动古今,在中国历史的天空划下浓浓的一笔。颍川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奇士,其根本原因在于颍川郡豪族众多,为多奇士现象的出现创造了一系列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公民私有财产权是公民其他权利赖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从法律保护的方式来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分为民法的保护和宪法的保护。在宪法的层面承认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是通往法治社会和宪政秩序的起点,不但关系到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宣示能否真正落实,并且关系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高效运行、国民经济的繁荣昌盛以度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徽商是明清时期活跃于中国商贸界的一个经济团体,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徽商的兴起与衰亡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和内部组织管理上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徽商鼎盛与衰亡的原因,着重点在于论述徽商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天如何看待私有财产权、物权以及物权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重农抑商”,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一个既定政策,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用力甚多。传统观点认为是儒家的主张,如果笼统地说,也不错,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们一言以蔽之日:儒学。但如果认真分析,其实不尽然。先秦的原始儒家是不主张“重农抑商”的,“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只是到秦汉以后,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而土地兼并的主体又由官僚地主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商人地主为主,“重农抑商”这一法家的主张便被儒家承接过来。  相似文献   

16.
李斯是秦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年轻时曾刻苦钻研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以其过人的谋虑和智慧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同时对中国汉字和货币的统一,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李斯又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妒贤嫉能,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同学韩非;并伙同赵高篡改了始皇的遗嘱,扶二世继位,最终逃不了被腰斩的命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斯的功与过,是与非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李斯悲剧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浅析民营经济与四川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几年 ,四川的民营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成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 ,民营经济自身局限性和政府管理不规范等方面的制约。为此 ,要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克服民营经济自身局限性 ,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和建立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将日益增强,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现象也将凸现。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使就应当有相应的法律规制。反垄断法就是规制这种权力滥用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19.
优化民营经济法制环境,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优化民营经济法制环境,必须从思想上的误区、政策法规的落实、司法的公正严明、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提高民企法律意识等多方面来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