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龙松娥 《科技信息》2010,(36):293-29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范畴,这个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炼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历代许多艺术家有意识去追求的。水彩画家对画面中意境的追求与探索从未间断,尤其是湖南水彩画家们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追求意境这个美学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有意境成为他们作品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2.
吕宁  翟艳丽 《科技信息》2009,(33):I0244-I0244
建筑美学的标准是什么?在“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这个标准前,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建筑创作?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应是当代建筑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时期的重要人物,蔡元培深受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道德成为蔡元培接受康德的两个基本前提,二是蔡元培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美感,三是蔡元培对康德的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美育代宗教”。蔡元培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中国现实需要对康德思想加以吸收改造,把无功利的美学变成了“无用之用”的美学,他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大音希声”是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起点。老子严格地区分了“大音”和“五音”这两个层次。形而上为“大音”,形而下为“五音”。“大音”是对具体音乐及表演的概括、归纳和理论的升华。“大音希声”的基本美学内涵是追求自由、自然,将音乐看作是体现“道”的形式。庄子和“竹林七贤”等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别发展了“大音希声”,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庄子既是一位具有惊人思辩力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具有“恢谲怪”艺术风格的艺术家,更由于庄子哲学的审美性,使他虽没有专门论美却成为美学大家,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其美学追求成为滋养中国文学艺术不竭的审美源泉。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秉承了我国传统的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交融的产物,形成了如下的美学特征:“词情、曲情、声情相触合”的情感美学特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交融”的创造性美学特征;“传统风格、时代气息相共存”的现代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文化研究和美学研究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尤其是和实践美学的结合,将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研究的发展。实践美学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把握,通过对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自由”的追求,来理解和阐释美学根本的命题。文化研究可以从实践美学中得到思想、观点和方法上的借鉴、吸收和融合。  相似文献   

8.
朱继生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54-56,62
通过对“节用”、“节葬”和“非乐”篇的分析,原创性地提出墨子的简约美学思想,探讨了简约美学思想形成的哲学根源、经济条件和社会状况,进一步丰富了墨子的美学思想。墨子以简约为美的思想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在“可持续发展”口号下建筑创作及其评价标准的创新,认为建筑质量结合美学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1.
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乡消息》包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这体现在莫里斯批判资本主义为了赢利的虚假需要而生产,主张为人的真正需要而生产;他主张扼制世界市场体系的无限膨胀,让市场回归属人性质;他坦造了健康漂亮快乐的乌有乡人物,构思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的服饰、建筑。莫里斯的生态美学思想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要设定市场边界,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尊重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追求美。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年从事Photoshop教学工作的经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在整体性、同一性和互动性方面的共性,通过对《奥兹国的稻草人》、《红色童话》、《橄榄色童话》、《伊索寓言》、《彼得.潘》等儿童文学中一些片段的翻译进行解析,分别从内容、形式及修辞手法等角度阐述翻译文本中儿童文学本身所蕴含的美,具体表现为译者不仅要通过词美、句美、意美来传达原文的含义,也使儿童本身成为构造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意义的一部分,表明重视美学对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可或缺,把握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之间的共性并合理利用、加以发展,将是儿童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进程。  相似文献   

14.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具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中,作为源语文本第一读者的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准确传递旅游信息,而且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效果,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使译文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目的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15.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6.
工程构筑物需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建筑艺术就是建筑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建筑力学知识与美学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在音乐审美中对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形成完善个性、促进人们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音乐审美要以人为本,要在具体的音乐审美实践中融入人文精神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8.
生命美学与实践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本体论问题上。实践美学本体论固有其缺陷,但其功绩亦难以全盘否定;生命美学抓住实践美学难以自圆其说的漏洞后,试图作一次美学理论的全面革新。但将立论基点从实践移到生命这一更具宽泛性和不确定性的范畴上,却只能视其为一次迂回。本认为,这次论争应尽快从对抗走向对话。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全面碰撞、对话和整合的世界存在境遇中,以反思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为轴心,寻求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图景。文章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文化层面,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美学学科两个方面,把反思的基本问题展现为中国人的世界性存在的面貌是怎样的。文章认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世界存在态势;在美学自身的学科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则呈现出多维阐释的文化态势,尽管二者还存在着人的世界性存在状态与人的世界性存在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是,二者的历史方向都在于建立文化美学,这正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接受美学的基础理论观点,分析易中天、于丹等学者对《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名著所做的解读,认为《品三国》等作品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的解读既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信息内容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让读者获得了独特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