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崔欣然 《科技资讯》2012,(22):160-160
企业翻译是一种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活动。由于企业翻译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性,使得它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对外进行交流、贸易,对内引进技术、开发创新等方面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然而,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就需要从翻译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从从属变为主导。从单纯的翻译角色转变成集读者、作者、创造者以及研究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扮演者,本文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说明译者在企业翻译中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
梁淑芳 《科技信息》2010,(21):277-277,356
文学翻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需要译者积极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本文拟通过分析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证明要做出高品质的翻译,译者必须扮演好这些角色。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后,翻译研究深化了文本的社会性与文化性的发掘。艺术与意识形态,文本与社会现实,文学与权力话语都被认为是翻译研究新的突破口。文章以权力话语为视角,以胡适诗歌翻译活动为例,探讨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权力话语对于译者翻译思想及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大维 《科技信息》2010,(26):I0154-I0154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的动态交际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和角色。本文从功能理论这一视角来讨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1937年7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国难当头之际,全国各界纷纷投入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胡适先生亦通过各种方法为国家的救亡图存奔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者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本文旨在简要描述我国国内的英语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的习得实质,并根据这一实质建议国内英语教师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逻辑与翻译的关系入手,解析了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分析结构、表达准确、检查译文与逻辑思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翻译教学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会初步的翻译技巧,了解一定的翻译理论,具备基本的翻译能力。翻译赏析在翻译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翻译选择的目的性角度对胡适翻译行为作一个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胡适诗歌、短篇小说翻译过程中各种层面选择的详细分析,指出针对翻译行为的一切选择无不有其内在的目的性。作者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探究胡适对翻译的贡献以及他做出的种种选择与翻译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好的译品应达到信息传真、风格再现和可读性好这三项基本标准,同时,它还应体现文体特征,如科技性文本的译文重视严密的逻辑性,法律、合同、条约等文体的译文则强调准确。因此,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就必须要改变其完全从属、次要的地位,颠覆其被动、消极的女仆角色,转而变成集读者、作者、创造者、研究者于一身的多重角色扮演者。  相似文献   

12.
青年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曾经表示要成为基督教徒,但很快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坚定少年时代形成的无神论观点,而且对有神论作了系统批判。不过,他始终对基督教保持一种研究的态度,一直欣赏基督教经典启发性的知识,胡适能够接纳基督教的思想,与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老子的宽容思想影响有关,而他改变对基督教的看法,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有实用主义的引导,归结为两点: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论和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13.
学界就胡适倡导白话、鼓吹白话文学于文学史上的意义多有评论,但关于白话和白话文学概念本身却少有论述,至于概念背后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更是鲜见探讨。胡适是从强调“俗”和“民”的双重视角来界定白话的,并赋予白话文学以俗话文学或通俗文学和俗民文学两方面的内涵,由此孕育了现代民俗因子的思想潜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机器翻译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机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指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机器翻译中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机器翻译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了达到迅捷、高质量的译文,我们应该将机器翻译与译者翻译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为翻译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5.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在我国国内有多个译本,其中胡建华先生的译本于1997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对胡建华先生的译本从细节的错译、误译、句子的翻译及语言风格几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小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胡适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和最具声望的文化名人之一。文章通过对《胡适留学日记》的梳理和分析认为,胡适早期所形成的文化启蒙立场,可能是他之所以能“暴得大名”而“开风气”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爬梳胡适现存文献的基础上,揭示其"勤、谨、和、缓"考证学原则提出的思路及过程,并结合其以往的治学方法来进行比较,以明确"勤、谨、和、缓"考证学原则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胡适的个人主义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胡适是20世纪初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在早期都宣扬个人主义,呼唤人的解放。同样名为个人主义,其思想内涵有相似之处,有与西方个人主义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内容,也有按照中国实际改造过的内容。因此,在五四时期两人是同道。但是两人的思想在不同精神资源的影响下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