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采用高温高压差热结合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在太原东山瘦煤中通过添加四种不同地区石灰石研究它在煤水蒸气气化过程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四种石灰石对煤水蒸气气化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其催化能力的大小同Ca/S比无确定关系;石灰石经NaCl溶液或Na2CO3溶液浸泡后有助于其催化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出发 ,指出在煤粉燃烧过程中 ,添加适量的石灰石 ,不会明显降低煤的发热量 ,有时反而会使发热量有所上升。石灰石的添加会显著抑制原煤中硫的挥发。燃煤灰熔点随石灰石掺量改变 ,仅在某一特定掺量下会出现熔点最低温度值。该研究结果为在电厂原煤中增加石灰石掺量 ,提高增钙粉煤灰的活性 ,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石灰石对MgO质中间包干式料经110℃×2 h,1 100℃×3 h和1 500℃×3 h热处理后的常温物理性能及解体性能的影响,并借助XRD分析了1 500℃×3 h热处理后干式料中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随着石灰石加入量的增加,经1 500℃×3 h热处理后MgO质干式料表观密度显著降低,材料的线变化率逐渐减小;当添加细颗粒石灰石时,材料的耐压强度明显降低,材料易于解体。干式料性能的变化主要同高温热处理后材料中的物相组成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一台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了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_2O/SO_x/NO_x浓度的变化,并在空床上进行了再燃烧法脱除N2O的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会使NOx少量增加,再燃烧法可以在不增加NOx的同时使N_2O大大降低;再燃燃料的挥发分含量越高,N2O的消减率越高;气体停留时间越长,N2O的分解率越高;低氧量对再燃烧法消减N2O有利  相似文献   

5.
流化床煤燃烧N2O,SOx及NOx的消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台循环流化床实验台,研究了石灰石脱硫过程中N2O/SOx/NOx浓度的变化,并在空床上进行了再煤燃烧脱除N2O的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全吏NOx少量增加,再燃烧法可以在不增加NOx的同时使N2O大大降低,再燃燃料的挥发含量越高,N2O的消减率越高;气体停留时间越长,N2O的分解率越高;低氧量对现燃烧法消减N2O有利。  相似文献   

6.
针对生物质成型产业现存的成型能耗较高和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副产物生物沥青作为添加剂,按不同配比分别与樟木屑和杉木屑混合,制备成型燃料。考察生物沥青掺加量对木屑的成型能耗(挤压和推动能耗)和木屑成型燃料性质(密度、吸水性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物料中生物沥青掺加量由0提高至20%时,挤压能耗依次降低,而推动能耗在0~5%处降低较为显著。木屑成型燃料的密度随着生物沥青掺加量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5%处取得最大值。成型燃料的吸水能力随着生物沥青掺加量的提高而持续降低。添加生物沥青能够降低成型燃料的着火温度,并扩大有效燃烧温度区间,从而提高成型燃料燃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石灰石作为混合材对适宜石膏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可以部分取代石膏作为硅酸盐水泥的缓凝剂,石灰石可以取代石膏量随石膏种类而变。  相似文献   

8.
用5 kg试验焦炉对无烟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基于无烟煤性质的分析,研究无烟煤粒度和配入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无烟煤性质相近,属易磨中、低热稳定性煤,在烟煤中的容惰能力相差不大;添加3%~5%粒度不大于1 m m的无烟煤炼焦,焦炭冷态强度和热态强度分别提高了2.30%和6.03%。  相似文献   

9.
石灰石粉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及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X线衍射分析、热重-差热分析、压汞孔结构分析和量热微观测试分析研究水泥-石灰石粉浆体的水化特性及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可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阻碍了其后期水化;石灰石粉导致新相半碳铝酸钙水化物(C3A·0.5CaCO3·0.5Ca(OH)2·11.5H2O)和单碳铝酸钙水化物(C3A·CaCO3·11H2O)的形成;半碳铝酸钙水化物不稳定,形成后便全部转变成单碳铝酸钙水化物;随着石灰石粉掺量增加,单碳铝酸钙形成提前并稳定存在;石灰石粉一方面延迟了钙矾石的生成,另一方面对钙矾石的存在起到了稳定作用;石灰石粉改变水泥水化历程,与纯水泥水化放热相比,石灰石粉的掺入致使第1放热峰明显增高和前移,使诱导期缩短,提前进入加速期;随着水化龄期增长,石灰石粉使水泥浆体孔结构由小孔向大孔转变,产生了孔粗化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亚麻籽粕作为配料粉的加工适用性,以丰富传统发酵面制品的种类,将冷榨亚麻籽粕按不同比例(5%~50%)与小麦粉复配,分析其对小麦面团的热机械学、热力学、流变学、面筋含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亚麻籽粕添加量的增大,面团吸水率增大,回生值和面团的形成时间降低;复配粉的糊化温度升高;面团发酵的最大高度和产CO2总量下降,气体保留率升高;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面筋含量减少且有序结构略有降低,面团网络结构连续性变差。当亚麻籽粕添加量在5%~25%之间时,对小麦面团特性的影响较小,而当添加量超过25%时,小麦面团的特性严重劣变。综上,为了保持面制品感官品质,提高亚麻籽粕的利用率和面制品的营养价值,亚麻籽粕的添加量不宜超过25%。  相似文献   

11.
提供了一种以热重(TGA)、微分热重(DJG)、差热(DTA)和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对煤炭混合燃料(如配煤、型煤)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的实验室方法以及详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煤燃烧固氟技术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力学计算分析煤燃烧过程中钙基固氟剂固氟反应平衡过程,探讨钙基固氟剂燃烧固氟的可行性及耐高温复合钙基固氟剂的开发原理,进行钙基固氟剂流化床和链条炉燃烧固氟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流化床燃烧时石灰石固氟效果明显,在Ca/F=60~70时,脱氟率可达66.70%~70.00%,石灰石的添加量和粒度对固氟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对于工业链条炉,利用工业废料开发的耐高温复合钙基固氟剂固氟效果显著,在Ca/F=65—80时,脱氟率达57.32%~75.19%,在燃煤过程添加石灰石和钙基固氟剂具有固氟固硫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O2/CO2气氛下燃煤过程中SO2排放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沉降炉对O2/CO2气氛和空气气氛下煤粉燃烧过程中SO2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烟气中SO2浓度升高,单位煤生成SO2的量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验条件下,不加石灰石时,气氛和温度对SO2的生成无明显影响,SO2的生成量只与煤中含硫量以及煤的种类有关.当煤中加入石灰石后,O2/CO2气氛下SO2的排放量远小于空气气氛下,这主要是因为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取得的脱硫效率大大高于空气气氛下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4.
石油焦燃烧过程中NO_x和SO_2析出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卧式加热炉和富氧条件下,对石油焦在燃烧过程中的NOx 和SO2 析出规律进行研究,发现石油焦的NOx 和SO2 析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温度增加,NOx 的析出量增加;颗粒粒径增加,NOx 和SO2 的析出量减少;石灰石微量增加,NOx 的浓度降低,石灰石过量增加,NOx 的浓度反而升高,石灰石的增加使SO2 降低;NOx 的析出并不与N 的质量分数成正比,SO2 的析出与S的质量分数成正比.结合这些实验现象,从机理上对它们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在对区域和良庄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开采煤层底板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水文地质特征,得出了徐家庄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的发育及其富水性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结论。通过对煤层底板岩层的组合特征、厚度变化及含水层水位分布规律的研究,利用突水系数法评价了井田内后组煤开采的安全性,得出了徐灰水、奥灰水对11煤的开采影响不大,对13煤的开采有一定的影响,对15煤的开采威胁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运用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了石灰竖炉炉内反应与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利用现场检测和测定的各种参数,针对某厂4m×2lm(直径×高)石灰竖炉的炉内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数值仿真计算与优化,研究了各操作参数对石灰石煅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该石灰炉的最优操作条件为焦比0.075~0.078,空气过剩系数1.05~1.10,下料量15~18t/h;在此条件下,预热带、反应带、冷却带"三带"的长度比将接近211的最佳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30 k W循环流化床试验了生物干化污泥衍生燃料的焚烧试验;探索衍生燃料焚烧特性及NOX和SO2排放特性。衍生燃料在流化床内具有良好的焚烧特性,燃烧效率达到96%以上,燃尽特性较好;NOX浓度随焚烧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分级配风可以有效控制NOX生成;SO2排放浓度受运行条件影响不大,加入石灰石可以有效脱除SO2,脱硫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燃煤固硫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燃煤掺烧固硫时的吸放热情况和反应的SO2平衡体积分数规律,表明固硫反应的放热量较石灰石分解吸热量高,并且其热力学推动力很大。实验证实,往燃煤中掺入适当量的固硫剂,不仅对混合物的发热量无不良影响,而且一定条件下还可提高混合物的总发热量。  相似文献   

19.
王伦  马中升  王斌  刘猛 《科技信息》2013,(23):401-402
根据我国华北岩溶矿区大采深、高水压、高应力的复杂条件现状,从降低奥灰水压、提高煤层底板阻水能力和减小煤层底板破坏度三个层面探讨了防止煤层底板突水的对策,并对各种对策在实际运用时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奥灰局部降压、底板注浆加固、充填开采、奥灰顶部局部注浆加固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水对策,对我国复杂条件下实现深部煤层开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