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复方甲硝唑片中甲硝唑和维生素B6的含量.甲硝唑和维生素B6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和99%,二组分测定的变异系数为095%和165%.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能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片中甲硝唑与维生素B6的方法.采用0.100 mol/L NaOH和2.0%的四硼酸钠溶液为介质,测定波长为288和320 nm.维生素B6的存在不干扰甲硝唑的直接测定.赋形剂对该测定方法不干扰.甲硝唑的回收率为96.6% ~ 102.0%,RSD为1.6% ~ 3.8%;维生素B6的回收率为95.2% ~ 106.3%,RSD为5.4%~8.1%.该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目标因子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新药诺氟沙星注射液与氯霉素、维生素C、甲硝唑的配伍静滴液体系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所含组分的回收率为93.0~108.1%.结果表明,配伍后各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具有良好的加和性.还讨论了波长范围、波长间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同人工种经网络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甘草锌与甲硝唑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草锌与甲硝唑治疗青年人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121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甘草锌配伍甲硝唑,对照组只给予甘草锌,两组都外用红霉素软膏,一个疗程为2周,治疗二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70.59%、32.08%,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5.47%,统计学处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草锌配伍甲硝唑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用甘草锌.  相似文献   

5.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在320nm和293nm波长处直接测定复 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9.99%(RSD0.32%)和99.91% (RSD0.61%)此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结果准确简单,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确定甲硝唑凝胶剂的制备方法,建立测定甲硝唑凝胶中甲硝唑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HYPERSIL BDS-C18 4.6mm×250mm为色谱柱;以甲醇-磷酸盐溶液(取磷酸氢二钾4.35g到1000ml水中)-三乙胺(70:30:0.5),磷酸调pH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0mL·min-1,柱温35℃;进样量:20ul.结果 甲硝唑线性范围为0.12mg/ml-0.28m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7%,n=8,重复性良好.结论 (1)采用盐析法处理样品保证较好的回收率,可作为凝胶剂样品前处理方法参考.(2)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测定甲硝唑凝胶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B6的反相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E和维生素B6.采用甲醇萃取维生素E,回收率达85%.方法重现性好,步骤简单,分析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利用目标因子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新药诺氟沙星注射液与氯霉素、维生素C、甲硝唑的配伍静滴液体系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所含组分的回收率为93.0~108.1%,结果表明,配伍后各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具有良好的加和性,还讨论了波长范围,波长间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同人工神经网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基于铁(Ⅲ)与维生素B6形成棕黄色配合物,本文利用分光光度法探讨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药物中维生素B6的方法。其回收率可达963%—1019%。  相似文献   

10.
用预镀铋膜玻碳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中甲硝唑的含量。预镀铋膜玻碳电极提高了甲硝唑的电化学响应,出峰好,灵敏度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支持电解质0.60 mol/L的KCl和PBS(pH=7.00)中于电沉积电位为-250 mV下搅拌富集120 s后,可获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利用此法测定甲硝唑的检出限D=3.6×10-7mol/L,线性范围为(0.17~1.03)×10-3mg/mL,线性方程I=0.089 1 c+4×10-5,相关系数r=0.998 7,相对标准偏差RSD=4.00%,样品B的加标回收率为94.18%~102.27%,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和单波长分光光度法,在320nm和293nm波长处直接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滴耳液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回收率分别为99.99%(RSD0.2%)和99.91%,此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结果准确简单,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对复方甲硝唑嗽口液的改型剂———复方甲硝唑含片进行安全限度动物实验。方法为采用一次灌胃法 ,测定复方甲硝唑含片在小鼠体内的最大耐受量 ;并采取口腔涂抹法进行局部粘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最大耐受量大于 440mg/kg,口腔及咽部粘膜刺激反应值为 0。结论 :其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临床人用量的 550倍 ,且局部粘膜无刺激性 ,本品含服毒性很小 ,安全范围大。  相似文献   

13.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是一类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环境“新型”微污染物.PPCPs的大量使用和排放造成环境中的持久性存在.光化学降解是水环境中PPCPs微污染物的重要消减途径.本文中以武汉地区夏秋太阳光为光源,研究甲硝唑的自然光降解行为.考察不同因素,即水质、pH、常见离子、初始浓度对甲硝唑光降解的影响,同时以紫外光源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甲硝唑在太阳光下迅速自接光降解;甲硝唑的初始浓度越大,光降解速度越慢;光源的强度越大,且波长越接近于目标物的最大吸收波长时,降解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4.
为快速、准确的测定甲硝唑的含量,分别采用RP-HPLC、UV及容量法对甲硝唑片剂进行测定.RP-HPLC采用Gemini C18色谱柱(125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 ℃,外标法测定;UV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容量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结果表明:RP HPLC和UV法均简便、快速、准确.且RP HPLC专属性强,无杂质干扰,结果更准确,更接近于真实值.  相似文献   

15.
甲硝唑液是临床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近年来 ,该药的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用于治疗内、外、妇及耳鼻咽喉等科疾病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自 1997~ 1999年采用复方甲硝唑液 (1%甲硝唑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新鲜蜂蜜等量配制 )涂抹治疗咽、口腔溃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将 1997~ 1999年因咽、口腔粘膜受损程度不同而来我科门诊就诊的 12 0例患者 ,采用复方甲硝唑液 (治疗组 )及甲硝唑片剂 (对照组 )进行分组对照治疗。其中治疗组 6 2例 ,男 2 4例 ,女 35例 ;对照组 5 8例 ,男 2 0例 ,女 38例 ,所有患者于就诊当日…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中维生素B6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发现在pH9.00的H3BO3 ̄Na2B4O7缓冲溶液中,维生素B6在汞电极上有一个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750V(vs.SCE),峰高与B6浓度在10^-6 ̄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r=0.999,将该方法用于B6药片的测定,结果与光度法吻合。探讨了B6的电极反应,发现有两个质子参与了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实验证明B6的电极反应为一个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甲硝唑是防治厌氧菌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其测定方法有紫外光度法[1]、HPLC法[2]、导数光谱法[3]等.本文发现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氧化铬黑T的反应,甲硝唑具有催化活性,从而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甲硝唑的新方法,用于注射剂和片剂甲硝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将常用的硝基咪唑类的抗阿米巴药物甲硝唑制成可聚合的含药单体,进而利用自聚、共聚和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含甲硝唑高分子药物及高分子药物纳米微球,并用1H-NMR,IR,GPC和TEM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甲硝唑的生产普遍采用间歇式釜式反应工艺,反应时间长,能耗大,主要原料2-甲基-5-硝基咪唑转化率低,环氧乙烷副反应严重,并产生大量废酸废盐.本项工作不改变工业原料和溶媒,利用新型管式反应器探索了单管单程反应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在90~95℃时,管道内反应7~10 min即可快速完成,反应时间缩短30倍以上,主要原料硝基物的转化率提高1.5倍,并可实现连续生产,为甲硝唑的管式反应工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重法和微分热重法研究了药物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在空气流中的热稳定性,根据热分析实验数据,采用3种利用热分析获取动力学参数的方法(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人工牛黄甲硝唑热分解反应活化能E及频率因子A,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出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