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二元配合物ML^2+和三元混配配合物M(ATP)L^2-的稳定常数,将结果与氨的相应值比较,发现所研究三元混配配合物中吡啶类配体的芳环与ATP的嘌呤环之间存在着分子内堆积作用,这种作用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水溶液中ML、ML_2型配合物在离子强度为0.10(KNO_3)、温度为15℃、25℃、35℃和45℃时的稳定常数.其中M为Cd ̄(2+)、Zn ̄(2+)离子,L为2,2'-联吡啶、邻菲咯啉、水杨酸、3,5-二硝基水杨酸.用温度系数法及热力学关系式求出了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ΔG、ΔH和ΔS.亦同时求出了配合物的稳定性随配体本身碱性强度之间的线性自由能方程.  相似文献   

4.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茂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5.
以邻溴苯甲酸和邻菲罗啉为配体的镧、钐三元固态配合物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确定该类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Phen)L3和Sm(Phen)L3,(Phen为菲罗啉,L-o-BrC6H4COO^-)。红外光谱和热谱测量表明,配合物中存在M-O和M-N键,配合物在300℃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吉保明 《河南科学》1996,14(1):40-44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藏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以苯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铕和镧为中心离子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波长为288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苯甲酸铕EuL3,L=C6H5COO-)具有较强的荧光,用4,4′-联吡啶连结铕配合物和镧配合物(LaL3),形成超分子配合物(Eu-LaL6l′,L′=4,4′-联吡啶)后,灾光强度可数倍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二氯β-二酮及其酯为配体的七种金属配合物Ti(acac)2C12,Ti(bzac)2C12, Sn(bzac)2C12,Zr(bzac)2C12,Ti(bzbz)2C12,Ti(etac)2C12,Ti(mesa)2CI2 有基本相似的质谱断裂途径:分子离子M+较弱(<6%),由M+优先生成(M- C1)+.并能进一步断裂生成次级碎片离子,其中β-二酮酯类配体以六员环转移反应 为其特征,从M+脱除β-二酮配体部分生成明显的特征离子。此外,由配体部分 可直接产生强的■离子(CH3C三0■,C6H5C三0■)和C6H+5离子,据此总结 出上述配合物的基本断裂模式,并对由 Ti(bzac)2C12和 Ti(bzbz)2C12产生的例 外C6H+6峰与红外(IR)与顺磁(ESR)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ω羧基壬酰基)苯并15冠5(L)的丙酮溶液与碘化钠的丙酮溶液作用,得到了配合物Na+L·I-晶体.配合物的1HNMR与自由配体冠L的1HNMR谱相比较,ArH和OCH2的δ向低场移动了0.01~0.05ppm.比较二者的IR,配合物冠环上的C-O-C和Ar-O-C的振动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了7~46cm-1.并对配合物的成键性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稀土(Dy,Gd)苯甲酸盐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合成了系列苯甲酸-镝-钆混合稀土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Dy_(1-x)Gd_x)L_3(L=C_6H_5COO ̄-),通过FT-IR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中羧酸根离子红外吸收峰的特征和荧光发射光谱的特征.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在三个羧酸根中,至少有一个羧酸根是通过螯合-桥式混合配位形式与稀土中心离子键合的.因此,Dy ̄(3+)离子在配合物中不是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而是处于一个非对称中心的位置.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当DyL_3中部分Dy ̄(3+)离子被Gd ̄(3+)离子取代时,Dy ̄(3+)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强度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金属离子在正方形和四面体场中的CFSE以及配体间的排斥作用出发,讨论了四配位配合物的空间结构。d0、d10及弱场d5、d7等组态的离子,形成排斥作用较小的四面体配合物;而d8、d9组态的离子,多数都形成CFSE特别有利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只有Ni(Ⅱ)、Cu(Ⅱ)与弱场配体Cl-、Br-等形成的配合物为四面体结构,对此可用分裂能△的大小来说明。  相似文献   

12.
以MCl2和配体L(L=1,10-菲罗啉-5,6-二酮)为原料。合成了标题配合物MLCl2,M=Ni  相似文献   

13.
三核混合金属簇化物ROCO2(CO)11与膦和胺配体的取代反应给出一系列具有一般通式为[RuCO2(CO)9或10L]的取代配合物(L=pph3,dppe,NEt3,TMEDA).记录和讨论了取代配合物的I.R.、UV—Vis和59CO、N.M.R.光谱.无论是膦配体还是胺配体的取代配合物的红外光谱γc-o都发生了红移.它们的红外光谱γc-o和59Co核磁共振谱都表明取代优先发生在钌原子上.  相似文献   

14.
用分子轨道法研究了镧-菸酸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性质.配合物的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C、O、N原子的2p轨道组成;LUMO(最低非占据分子轨道)主要由La3+离子的6s、5d、4f轨道组成.在配位过程中有配体向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配体共转移1.017个电子到金属离子上,与La3+离子带1.983个正电荷相符合.La—O键具有一定的共价性,由C原子、两个O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有一定的流动性.其中5d轨道对形成La—O配位键贡献最大,4f轨道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15.
为考查稀土配合物的特殊性能,合成了间溴苯甲酸与钪(Ⅲ)、钇(Ⅲ)、镧(Ⅲ)、钆(Ⅲ)的四种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L_3(Ln=Sc,Y,La,Gd;L=3-BrC_6H_4COO).这些化合物均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摩尔电导数据表明它们是非电解质.通过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确定稀土离子与羧基为对称的双齿配位.这些配合物的荧光为L~*-L型荧光,不是稀土离子的特征跃迁,而是稀土离子微扰的配体的电子跃迁.差热—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热稳定性较好,并给出了熔点.氧化分解失重与计算值相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pH电位法研究了在温度为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水溶液中,过渡金属离子(Co(Ⅱ)、Ni(Ⅱ)、Cu(Ⅱ)、Zn(Ⅱ)与头孢氨噻肟的配位作用,报导了溶液中头孢氨噻肟配体的酸解离常数和配合物形成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头孢氨噻肟配体主要以1∶1形式的配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7.
用溶剂萃取法合成了镧系离子与β-二酮配体HTTA和中性配体DAM的三元固态配合物——Ln(TTA3)·DAM.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及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温度25±0.1℃、离子强度为0.1mol/L(NaNO3)的40%二氧六环-水(v/v)介质体系中,测定了六种氨基酸的酸解离常数及其铜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比较了纯水与混合溶剂情况下,氨基酸配体的解离变化和金属铜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有机溶剂组份在氨基酸配体酸解离过程及金属铜离子配位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对于二元金属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的配体间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溶剂萃取法合成了镧系离子与β-二酮配体HTTA和中性配体DMA的三元固态配合物-Ln(TTA3).DAM.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及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了配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含卤配体金属有机化合物,可通过卤原子相联成[LM(Cl)2M‘Cl2]和[LM(Cl)2·M’L‘]2+卤桥型异核配合物.对它们3800~80cm-1间的红外光谱作了研究,并提出构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