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湖北省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内陆省区,具有气候变化响应的特殊性。依据湖北省分布较为均匀的17个气象站点1970-2013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插值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等数理分析统计方法,对湖北省近44年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异规律以及旱涝灾害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近44年来,湖北省年降雨量呈减少趋势,其减少的速率为16.16 mm/10a,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上升的速率为0.30℃/10a,整体呈暖干化趋势;(2)通过对年均温做Mann-Kendall突变检验后发现,湖北省气温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之后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温趋势;(3)就旱涝灾害来说,湖北省旱涝灾害频繁,中度、重度和极端旱涝灾害发生频率高达31.8%。研究证明:在暖干化趋势的背景下,湖北省气候变化响应体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具有特殊性,其旱涝灾害也因气候变化体现出周期性干湿变化规律,当前几年正处于偏干旱阶段,旱灾较多。 相似文献
2.
黄焕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2):69-73
通过对延吉市近50年中的厄尔尼诺影响年和非厄尔尼诺影响年的年降水量的分析发现:(1)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弱和延吉市厄尔尼诺影响年的年降水量呈显著相关;(2)延吉市厄尔尼诺影响年的重大早涝灾发生概率要远大于非厄尔尼诺年。由此可以得出。厄尔尼诺现象对延吉市重大早涝灾害有明显的影响。进而,笔者以延吉市近32年的降水数据为基础,主要通过灰色预测方法,预测未来一两次的重大早涝灾害,并通过马尔科夫方法提高灰色预测的近期结果的精度。最后将预测结果与国际上对厄尔尼诺的预测相对照,做出相关判断。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HUANG Huan-chun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4)
通过对延吉市近50年中的厄尔尼诺影响年和非厄尔尼诺影响年的年降水量的分析发现:(1)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弱和延吉市厄尔尼诺影响年的年降水量呈显著相关;(2)延吉市厄尔尼诺影响年的重大旱涝灾发生概率要远大于非厄尔尼诺年。由此可以得出,厄尔尼诺现象对延吉市重大旱涝灾害有明显的影响。进而,笔者以延吉市近32年的降水数据为基础,主要通过灰色预测方法,预测未来一两次的重大旱涝灾害,并通过马尔科夫方法提高灰色预测的近期结果的精度。最后将预测结果与国际上对厄尔尼诺的预测相对照,做出相关判断,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能完全避免自然灾害。图为1998年10月遭受洪灾的德国巴登—巴登市一条大街。早在1982-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5.
四川旱涝时间分布的变维分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变维分形法分析了四川旱、涝的时间分布特性,并将此特性与经典统计分析的时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灰关联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变维分形法分析旱、涝的时间特性具有较普遍的意义,揭示了两种分析方法之间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宝鸡夏季旱涝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引鸽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近五百年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及现代观测资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法,对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80年逐年的旱涝状态进行了评定;并采用“区域综合法”,重建了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80年近五百年的旱涝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8.
刘引鸽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3):221-223
利用宝鸡30年(1971~2000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采用正态化Z指数变换和谐波分析方法对宝鸡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及时间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不同级别平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旱涝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周期性以及阶段性和群发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然灾害类著作与史料所提供的旱灾和水灾的信息,利用距平值累计和滑动t检验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地区近620年旱灾与水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近620年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县(市)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近620年云岭-哀牢山以东地区旱涝灾害的变化特征更趋近于云南全域旱涝灾害的变化特征;(3)湖泊沉积记录表明云南地区近620年旱涝灾害的变化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5,(4)
通过系统查阅明清及民国时期曲阜的地方志和有关史料,复原了1470-1990年曲阜地区旱涝等级序列并进行了时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曲阜地区1470-1990年旱灾平均每10年发生3次,严重旱灾每13.6年一遇;涝灾每5年一遇,严重涝灾每15年一遇.(2)在有明确发生时间的旱涝灾害记载中,78.6%旱灾发生在春夏,极少冬旱记载;94%涝灾出现在夏秋,极少冬季水涝记载,无明确春季水灾或涝灾记载.(3)近52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数呈现出波动性变化,约在1662年、1764年、1874年附近发生转折;通过小波分析发现,干湿波动存在4年、16年、60年3种时间尺度周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和降水量资料,分析研究了苏北地区涝旱灾情,并论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进而提出了减灾对策和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我国北方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我国北方 12个测站 195 1— 1999年 4— 9月的降水量资料 ,用Z指数变换计算旱涝等级 ,据此讨论北方地区 (35°~ 4 1°N)近 5 0a旱涝的时空变化 .结果表明 ,大体以 90°E和 10 5°E为界可将北方分 3个区域 .东部地区近 5 0a来干旱化趋势比较明显 ,特别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干旱次数异常增多 ;而西部则相反 ;中部呈现过渡特征 .我国北方地区旱涝的时空变化存在从西部向中部、东部逐渐转移的特点 ,每一阶段的旱 (涝 )从西部地区转移到东部地区大约需要十几年 .据此推测北方东部地区在 2 1世纪的头 10a将会出现偏涝的气候特点 . 相似文献
13.
渭河流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渭河流域1958—2008年的主要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R/S方法,对渭河流域降水和气温2个要素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Mann-Kendall法对其突变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渭河流域年均气温在时间上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春季、秋季、冬季的上升趋势非常显著;在空间上则表现为中游地区气温最高;从整个流域Hurst指数分析看,未来渭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仍将持续升高,但变异程度不显著.2)渭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其中春季和秋季降水显著减少,冬季降水量增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加;从Hurst指数看,渭河流域的降雨序列处于弱变异状态,未来的降水变异不显著.3)对渭河流域近50a的气温和降水进行突变分析,大部分站点气温突变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显著变暖,与突变前相比较有明显差异;降水量突变点较多,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突变,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1991年7月贵州出现特大暴雨洪水,有65个县(市、区)受灾,其中38个县受重灾。三岔河、湘江、猫跳河、南明河及油菜河水系均出现本世纪最大的暴雨洪水。本文主要阐述暴雨洪水所遣成的损失,暴雨洪水过程和分析它们的特点,提出今后防洪工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及监测预警服务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根据近50年来旱涝灾害灾情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是表明:近50年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降水呈现南方偏多、北方偏少的变化趋势,致使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的同时洪涝灾害也不断增加,农作物受灾和成灾面积增加趋势明显,损失日趋严重。此外,为做好防灾减灾服务,及时向政府有关单位提供旱涝监测实况信息,国家气候中心自1995年开始开发了实时逐日早涝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全国600个基本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气温、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和未来7天降水预报资料进行统计,确定气象干旱监测、预警指标,并结合气象部门农业气象站土壤湿度监测资料和卫星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发布《中国旱涝气候公报》,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827个降水监测站1951--1998年的逐月监测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分析黄河流域降水量近50年的时空变化.先重点研究1951--1998年期间典型降水等值线200、400和800 mm的空间移动情况,研究表明: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一带干旱化趋势十分明显,典型降水等值线南移.然后对1951-1979和1980-1998年前后2个时段黄河流域年、汛期和非汛期降水量空间变化分别进行分析,发现黄河流域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的区域在黄土高原大部和黄河下游,但是在黄河源头、伊洛河流域、汾河源头及其下游等则呈增加趋势,而且汛期降水量与非汛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水灾案例数据库的建立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结合利用历史洪水灾害文献建立全国七大江河历史洪水灾害案例数据库的实践,阐述了灾害案例数据库的基本特征。针对历史水灾文献资源的特点及灾害案例数据库的要求,讨论了影响灾害案例数据库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建库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后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3):326-330
基于安徽省近554年的旱涝等级资料,首先利用偏度系数、峰度系数、频次、累积距平等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旱涝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旱涝等级序列具有不对称分布即涝明显多于旱的非正态分布特征,呈现干燥期、湿润期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以旱为主和以涝为主的现象间隔出现.其次运用旱涝序列分析和滑动t-检验法、Yamamoto法的检验方法都证明1723年、1774年和1913年附近出现序列的突变现象,数种方法都表明序列有基本相同的干湿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海河流域近五百年旱涝特征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嗣荣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89,(1)
本文利用1470~1985年旱涝等级资料对海坷流域旱涝情况进行分析,得到本区旱涝具有多发性、周期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100年气候振动仍属于一般的周期变化。本文还对历史旱涝等级数据作自然正交函数分析,根据特征向量分布和时间系数的大小划分了七种旱涝类型,并对其变化规律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首次运用接触应变理论分析研究了四川盆地褶皱构造接触应变现象,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出四川盆地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模式和岩石圈楔入构造的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