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催化剂.以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H4SiW6M06040/SiO2)为催化剂,30%H202为氧源,催化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探讨H4SiW6Mo6O40/SiO2对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二氧化硅负载硅钨钼酸用量、反应温度、H。02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6Mo6O40/SiO2是合成己二酸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日酮):n(H2O2):n(H4SiW6Mo6O40/SiO2)=100:198:0.124,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3.5h的最佳条件下,己二酸的收率可达86.7%.  相似文献   

2.
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合成二氧化双环戊二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双氧水(H2O2)为氧源,催化氧化双环戊二烯(DCPD)制备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溶剂、双氧水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磷钨杂多酸盐为催化剂,n(Cat):n(DCPD):n(H2O2)=2.86:1000:2600,ωH2O2=50%的H2O2为氧源,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可达到99.99%,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的选择率达到97.47%。合成产物经色谱一质谱和。HNMR分析为目标产物二氧化双环戊二烯。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自合成的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苯酚和H2O2直接氧化法合成苯二酚。用化学分析和色谱分析来确定H2O2的分解率、利用率、苯酚的转化率、苯二酚的选择性。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h、进料比:n(苯酚)In(H2OM2)=3:1;n(苯酚)/n(Ti-MCM-41)=10:1是较为理想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磷钼杂多酸盐催化作用下的SBS环氧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铝杂多酸盐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以30%H2O2为氧源,对SBS进行环氧化反应.实验表明:其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70℃,SBS溶液浓度为100g/L.n(磷钼酸盐):n(过氧化氢)=1.72,过氧化氢(相对于SBS)质量百分用量为27.2%,所得产物的环氧化程度最高为7.63%,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纳米SnO2为催化剂,以环境友好的H2O2(30%)为氧源,考察其催化烯烃环氧化的反应效果.通过FT-IR取光谱、UV—Vis光谱、XRD和TEM对SnO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纳米SnO2对烯烃的液相环氧化具有非常好的催化效果,并以环己烯为例对反应条件做了相关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H22Q与环己烯摩尔比为1.2时,烯烃转化率达到99.9%,环氧选择性高达98.1%.且催化剂循环使用9次催化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型复各型固体催化剂SO^2-4/Al2(Fe2O4)3作为环己醇的脱水剂,成功地制备了环己烯,并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SO^2-4/Al2(Fe2O4)3是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良好催化剂,且反应时间短,后处理容易,催化剂用量少,可重复使用,收率高。脱水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150℃,Al/Fe=1:2(摩尔比),反应时间为0.9h。  相似文献   

7.
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的Cs2.5H0.5PWl2O40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乙酸与1—丁烯的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考察了其活性组分负载量、载体硅胶性质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n(1—丁烯)/n(乙酸)、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中乙酸转化率的影响.与其他类型催化剂的醚化活性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的醚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低钠硅胶为载体,在活性组分负载量为40%,焙烧温度为300—400℃时制备的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负载量增大,催化剂孔径、孔容和比表面积减小,而催化活性先增加后减小.在反应温度120℃、压力1.5MPa、n(1—丁烯)/n(乙酸)比3.0、催化剂用量4%、反应时间7h的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乙酸的转化率为87.36%.在反应温度80℃、压力1.0MPa、n(甲酵)/n(叔戊烯)比1.1、LHSV为1h^-1的条件下进行醚化反应,叔戊烯的转化率为68.57%.制备的新型Cs2.5H0.5PWl2O40/SiO2催化剂对于乙酸与1—丁烯的直接酯化反应和叔戊烯与甲酵的醚化反应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催化剂寿命长.因此,Cs2.5H0.5PWl2O40/SiO2是一种理想的乙酸与烯烃直接酯化和叔戊烯与甲酵醚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CaH2修饰的M-ZSM-5上C2H4选择还原NO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由CaH2修饰的M—ZSM-5(M=Mn、Fe、Ni、Ag、Cu、Co)分子筛催化剂上C2H4选择还原NO的活性.实验发现CaH2的加入使Mn-ZSM-5等催化剂上C2H4选择还原NO的活性有所提高。其中Mn—ZSM-5/10%CaH2上NO转化率提高幅度最大,400℃,提高了40%,XRD谱图表明在Mn-ZSM-5/10?H2上,钙不仅与分子筛中硅及氧反应,而且也与活性组分锰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合物,TG曲线表明了生成这些化合物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
以30%H2O2溶液为氧化剂,以六配位水和三配位水的铋钨杂多酸四丁基铵盐([(C4H9)4N]10[(MⅡ(H2O)3)2(WO2)2(BiW9O33)2]和[(C4H9)4N]12[(MⅡ(H2O))3(BiW9O33)2](M=Ni,Mn,Co))为催化剂,催化了环己烯环氧化反应,探索了杂多酸催化剂中配位水的数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30%)与环己烯的物质的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六配位水的铋钨杂多酸四丁基铵盐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底物环己烯的转化率为58.9%,产物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大于等于99%.同时还对杂多酸催化环氧化环己烯的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四氢糠醇(THFA)、氨为原料,V2O5/γ-Al2O3为催化剂经气固相接触催化合成吡啶的反应.采用XPS、BET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产物吡啶.考察了反应温度、四氢糠醇流量、V2O5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时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500℃,n(THFA):n(NH3)=1:5,V2O5/γ-Al2O3负载量为20%的条件下,四氢糠醇的转化率为93.47%,吡啶的选择性为77.43%。吡啶的反应收率达到72.38%.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原位程序升温还原方法制备了以MCM-41负载的Ni2P、MoP和WP催化剂,并用XRD和CO化学吸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质量分数0.8%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蓁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3种磷化物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i2P/MCM-41催化剂在DBT的HDS反应中表现出最佳的反应性能,具有最高的反应速率常数和TOF,而WP/MCM-41最低.DBT在3种磷化物催化剂上的HDS反应路径随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趋势.H2S的存在显著抑制了Ni2P/MCM-41催化剂加氢路径,从而强烈抑制了其HDS反应活性.MoP/MCM-41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耐硫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一系列的Li(Ni1/3Co1/3Mn1/3)1-xCrxO2正极材料(0 ≤x ≤0.1),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利用充放电仪测定了产物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Li(Ni1/3Co1/3Mn1/3)1-xCrxO2( x = 0.01,0.03,0.05,0.07) 均保持α-2NaFeO2 层状结构相,属于空间R3m点群.Li(Ni1/3Co1/3Mn1/3)0.95Cr0.05O2的电化学性能最佳,首次放电容量达158.6 mAh/g,在2.5~4.5 V区间30次循环后比容量衰竭率仅为3.92%.Li(Ni1/3Co1/3Mn1/3)0.95Cr0.05O2和Li(Ni1/3Co1/3Mn1/3)CrO2 的电极阻抗变化不同,进而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Co/MCM-41,制备了掺杂Co且具有锐钛矿晶型的介孔二氧化钛Co/MTiO2,用N2吸附/脱附,XRD,FI-IR对合成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o/MCM-41和Co/MTiO2为比表面积较高,孔容较大的介孔材料,所掺杂的过渡金属离子为高度分散的.讨论了2种催化剂在氧化对氯甲苯制备对氯苯甲醛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制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MCM-41分子筛固载型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Cosalen)配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热重-差热(TG-DSC)、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分子筛固载型配合物Cosalen/MCM-41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比Cosalen/MCM-41与Cosalen/NaY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salen已进入分子筛孔道内;在以氧气为氧源的环己烷氧化反应中,Cosalen/MCM-41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对环己醇、环已酮的选择性。该催化反应产物中环已基过氧化氢(CHHP)的量很少,表明Cosalen/MCM-41催化剂能加速环已基过氧化氢的分解;以Cosalen/MCM-41为催化剂,在初始氧气压力为0.80 MPa,温度为130℃,环己烷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叔丁基过氧化氢0.06 g的相对温和条件下反应2 h,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5.96%,醇酮选择性87.03%。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先合成出氢氧化物前驱体Ni0.85-xCo0.15Mnx(OH)2,其中X=0、0.1、0.2和0.4,前驱体与Li2CO3在空气气氛中固相烧结制得正极材料LiNi0.85-xCo0.15MnxO2。用XRD、SEM研究了锰含量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发现,LiNi0.85Co0.15O2的X射线衍射图中存在微量第二相,而锰掺杂有利于减小反应过程中锂离子损失和镍离子占据锂位,容易形成有序层状结构材料。随着Mn离子替代Ni离子量的增加,晶胞参数a减小,晶胞参数c、c/a及I003/I104值增大。SEM结果表明前驱体和最终产物形貌均随锰含量增加颗粒均匀性增强,粒子尺寸变小,粒径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16.
Fe^2+和CO2对番木瓜AC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催化ACC氧化成为乙烯.通过DEAE-Sepharose和Phenyl-Sepharose柱层析后,ACC氧化酶被纯化19.5倍.在体外分析中,ACC氧化酶活性被Fe2+和CO2促进;Co2+、Ni2+和Mn2+抑制ACC氧化酶的活性,但这种抑制效应能部分地被Fe2+所拮抗.CO2对ACC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与反应体系中氧的浓度有关,在21%的氧浓度下,CO2的促进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ICP-MS法测定三丫苦中微量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技术ICP—MS法测定了三丫苦根、茎、叶中的Li,B,Mg,V,Mn,Cu,As,Sr,Mo,Cs,Ba,Ph,Cr,Fe,Ni,Co,Sn,Sb,Bi,Cd20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7~0.883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19%~3.8%,回收率为81.1%~115.1%.三丫苦植物的根、茎、叶中含有较高的Mg,Mn,Fe,B,Cu,Sr,Ni,Ba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该方法操作简便、测量快速、结果准确,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共沉淀Me2+ (Me = Ni, Co, Mn)-NH3-OH--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拟合出lg[Me]-pH关系曲线。以氢氧化钠为共沉淀剂,氨水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进行锂离子电池(LIB)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前驱体(Ni1/3Co1/3Mn1/3)(OH)2的合成研究。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共沉淀体系的最佳pH值为11,合适的氨水浓度[N]为0.1~0.5 mol/L,此时各种金属阳离子(Me2+)的损失最小。基于以上最佳合成反应条件,在不加其它还原剂和絮凝剂时,所得前驱体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1.32 g/cm3。  相似文献   

19.
对金属卟啉催化性质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与分子氧有关的催化反应〔1〕.该文研究了标题卟啉(H2P)及其6种配合物存在下,用分子氧氧化芳醛的催化过程,测定了反应体系的吸氧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