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舆情成为社会公众监督公权力实施的有效途径。法律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唯一依据和标准。民众和媒体不能左右司法。司法机关应当在保持中立的前提下接受舆论的监督,强化司法职能,推动司法审判的程序公开、公正,最终在现行法治环境的推动下,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高。司法与舆情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社会和谐发展,两者是互利共赢、和谐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舆情民意和司法公正是辩证统一的,舆情民意对于司法公正具有促进、监督作用,同时,舆情民意在自身局限性下会对司法公正产生不利影响。完善立法民意收集制度和司法民意吸纳制度、培育公民的法治观念、建立舆情引导机制和司法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机制是解决二者冲突的衡平之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稳定的社会、人本的社会、利益协调的社会,更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实现和运转需要法治机制支撑。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应通过立法、守法和司法等重要环节,加强法治建设,彰显法治精神,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法治既是对中国千年统治形态的否定,又是对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积极回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自由交易的权利内省必然导致基于私人契约的社会纠纷处断方式选择与国家统一范式的司法之间发生规制和自由的冲突。就国家法治背景下的区域法治而言,国家制式立法和司法无法回应经济交易的多元自由。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审判,就不能产生社会接受的规则之治。区域法治建设的核心应是赋予法官认定区域判例,根据案件行使司法解释权,给予法官无法可依情势下输出规则的权力。为此,国家应善待区域法治建设的现实要求,作出积极性的权力让渡,赋予法官特别司法权,从而推动地方治理的法治化与现代化。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先行,区域法治的建设将难以奏效。而政治体制改革能否成功的突破口,不能缺失法治的在场。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政府是我国政治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司法审查是监督行政权利运行的不可或缺的机制,在构建法治政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法治政府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其次阐述了司法审查是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保障,最后论述了司法审查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6.
法治理念是推动社会法治化进程,保证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文章认为,通过完善立法、推进公平司法、依法行政以及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从而提升整个西藏社会的法治理念,构建平安和谐的西藏。  相似文献   

7.
跨越式发展更多的是一种全面、协调、结构化、系统化的发展导向。以优良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为内核的法治,对于跨越式发展语境下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不仅可以规约社会成员的行为,而且可以促成良好的社会生活秩序与生产秩序,激发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跨越式发展语境下的法治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职业共同体、法治文化氛围等具体进路。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障。媒体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实现阳光下的审判,推动司法进步;但媒体监督不当又会对司法独立造成负面影响。在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要以促进司法公正为契合点,建立新闻媒体对司法监督的相应制度,最终将二者关系正确处理使之达到最终的和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李涛 《科技信息》2010,(28):47-48
为适应和谐社会秩序之纠纷解决的需求,合理分配使用司法资源,必须建立以司法判决为主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化解各种类型的社会纠纷,并在法治框架下,使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各种非诉讼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和谐发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地人大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对司法监督工作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新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总结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新经验,客观分析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和改进人大司法监督工作的新思路,对践行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人大司法监督工作,要着力改进对司法专项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司法类案、具体案件、司法人员和司法文件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规范经济运行,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我们应根据当前法治建设进程出现的一些困扰,认真查找原因,并根据现实国情,努力探索加强法治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权利是宪法赋予的重要权利,而宪政的精义就在于“一切权利皆为可诉”,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由于司法救济的缺失,使得国家在面对村民自治权利诉求的时候,显得捉襟见时,现实中村民自治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争议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争端旷日持久,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村民自治的正常发展。实现村民自治,法治是前提,村民自治只有在宪政和法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成功。这是因为,村民的自治权利作为一种宪法权利必须得到宪政和法治的保护.才能充分发挥其制约国家权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媒作为一种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对于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但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引导者,极易引发大众审判,这也给司法独立制度带来较大的威胁。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对于法治发展进程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司法充分尊重传媒监督权的基础上应如何确保司法独立?传媒在司法面前保持一种谦抑态度将更有利于二者的良性互动,"谦抑态度"强调传媒在监督的同时致力于维护司法权威,理性对待司法审判之结果,这对于法治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习惯及固有发展路径的局限,法治精神的缺失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公民依法维权意识不高,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是造成我国“越维稳越不稳”怪圈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从我国社会管理中法治精神缺失的表现入手,从历史以及现实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起法治的权威,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克制主义要求法官在司法中严格依法审判,认真地对待规则,坚持适用法律的职能,对立法和行政机关保持谦让与克制,这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当代中国的法治语境下,采用司法能动主义将对法治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6.
马宾 《科技信息》2012,(3):17-17,13
针对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分析预警机制,构建网络舆情研判预警系统,促进高校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研判预警制度的建立与应用.为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1月12~13日召开的本年度论坛,以"私法与法治经济建设"为主题,致力于贯彻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的会议精神,推动私法与法治经济建设前沿问题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由浙江大学及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由浙江大学金德水书记任论坛组委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文显任执行主任的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司法审查的空间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在高教法治的大背景下,推动司法审查介入高校行政行为对推进高教法治的深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司法审查介入时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尊重大学自治,遵循确定的审查导向、范围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陈裔佼 《科技资讯》2010,(22):227-228
媒体监督的核心是新闻自由,如何平衡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厉害关系是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重要课题。在现代社会政治结构中,媒体与司法是具有相同使命、共同维系社会统治的两个基本要素。作为传播主导意识形态的新闻媒体与作为国家机器的司法都是主流政治制度的工具,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应是对抗或对立,而应是协调社会统治、促进大环境和谐的积极因素。在维护社会稳定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媒体应依据自身职业立场正确评价司法行为的权能,但这项权能必须在符合法律的规制下予以以行使。  相似文献   

20.
司法和谐的提出,是人民法院近十年大力推进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总结和探索。司法生态和谐的突出表征即司法被社会广泛认同,具体体现为信任司法整体、尊重司法实践和理解司法方法。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之下,和谐司法作为人民法院对司法活动的理想追求和应然描述,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