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一个国家为打击犯罪,从而通过刑事立法对犯罪圈进行调整的手段与表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刑事立法及司法提出了更多关于“宽”的要求,同时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浪潮的兴起,是否意味着我国刑事立法也开始了“非犯罪化”趋势呢?通过对八个刑法修正案进行逐一实证分析,从而发现我国刑事立法实际是一种犯罪化与轻刑化相结合的趋势,标志着我国刑法从“厉而不严”到“严而不厉”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基于对犯罪“严打”的反思和对犯罪规律的再认识,还基于对刑罚功能有限、司法资源有限的现实考虑,更基于建设和谐社会、均衡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适应全球两极刑事政策趋势的需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性质定位,决定了其在社会犯罪治理中应有的作用和涉及的范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性质还不是基本刑事政策,而是属于刑事司法政策,这种状况不利于达到政策固有的或者期望的宗旨。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刑事立法看,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经历了一个从严趋缓再转严的发展过程。然而,随着我国刑事政策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的转变,对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也应充分体现刑事政策的这种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对毒品犯罪适用刑罚的规定,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理论的要求,作出必要的完善:可以通过提高死刑标准来限制死刑的适用,特别是对于弱势群体中的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可以从宽处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而对于制造和走私毒品犯罪则可以从严处理;扩大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正确把握毒品数量这一适用刑罚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政策反映一个国家对于犯罪的基本态度,对一国刑事法律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但是,目前学界对刑事政策内涵的理解尚存纷争.基于对学界众多观点的考证,并以对刑事政策基本构成要素的梳理为基点,从刑事政策的主体、对象、目的及手段等方面厘清对刑事政策内涵的认识,为我国刑事政策理论体系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社会防卫理论是国际刑事政策的理论基础,该理论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大会的会议文件都有充分体现。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之间的密切联系,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深受新社会防卫论国际化刑事政策的影响。国际化视野下民用航空领域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具有国际性、建构性、时代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现阶段,我国惩治民用航空领域犯罪刑事政策呈现四大基本现状:入罪化、罪名衔接不协调、"严打"政策、财产刑适用范围狭窄。  相似文献   

6.
刑事政策指的是国家或执政党依据犯罪态势对犯罪行为和犯罪人运用刑罚和有关措施以期有效地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目的的方略。而民意的内涵稍显复杂,具体可分为伪民意、感性民意、理性民意。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作用具有双向性,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刑事政策合理性、可接受性的提高,但也会导致非理性刑事政策的产生或者干预刑事政策的实施。故应采取"源头管控模式"以减少民意对刑事政策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其正向作用。源头管控模式概括而言即"源头控制,疏纳结合,执行独立,双层筛选"。  相似文献   

7.
孙大为 《科技信息》2010,(27):I0106-I0106,I0131
从现阶段提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主张出发点来看,其重点在于"宽",公安机关应当更新执法理念,应尽快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导地位,建立如实立案长效机制,探索、推广刑事和解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制,丰富并分发挥社区警务的功能;对没有被害人的刑事案件实行"宽大处理",建立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有关机制,严格控制运用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8.
打击宗族恶势力犯罪是当前我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任务。为能更有效遏制宗族恶势力犯罪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应在其中得到广泛运用。法院围绕宗族恶势力犯罪认罪认罚案件展开具体审查判断时,必须确立真实性、自愿性、协商合法性三大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宽严相济是适应我国当下时代和社会发展必须坚守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对刑法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进行审视,并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出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应在立法上严密刑事法网,在司法上实现罪刑均衡,在执法上多部门协同、联合执法,这样才能预防和治理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整体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刑事政策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刑事政策概念众说纷纭,不利于刑事政策学科的长远发展。坚持刑事政策学科的独立,是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前提。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公共政策,有别于刑法规范,更不是单纯的犯罪对策。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犯罪原因认识,对已然犯罪采取的以刑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追究犯罪,惩罚犯罪嫌疑人就要放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去探究犯罪的原因、实施犯罪的动机以及影响犯罪的相关社会因素。剖析原因,找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所以研究犯罪的社会因素,对我们有效的认识犯罪,剖析犯罪原因,预防犯罪,以及司法机关的相关操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事政策是控制犯罪和保障自由的措施,是法治国家的立法智慧,是刑法的灵魂和核心。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礼治社会逐渐向法治社会、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迈进,我国有必要制定科学的、法治的现代刑事政策,以指导我国的刑事实践。  相似文献   

14.
犯罪评价模式作为一种刑事司法文化,其移植和传承都建立在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的基础之上.我国之所以会选择四要件一次性的评价模式,是与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该评价模式在我国能够运用和发展,是因为其迎合了权力主导型的刑事政策.而现今,理论上酝酿的评价模式的移植和重构,也与刑事政策的转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是二十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刑事思潮,它对西方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轻微案件刑事和解的价值、必要性、可行性、轻微案件的界定及诉讼特点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和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一种先进的执法理念,不仅为刑事司法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标准和界限,还规范了司法行为、节省了司法资源,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政策在基层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积极的贯彻与实施,经常运用于办案实践、提高了案件办理的质量与效率,并取得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同时,也发现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这一政策的有效落实,亟需在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苏衍兵 《科技信息》2008,(17):13-14
刑事政策是国家针对犯罪而采取的防治方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集中反映了现阶段党和国家对司法工作的根本政治主张,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并准确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高效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一个基层检察院贯彻这一政策的做法,进而分析探讨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供各位同仁参考,以期将其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对司法实践和执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简易程序密切相关。以新的视角来审视,简易程序在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刑事简易制度,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这对于有效预防控制犯罪、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刑事法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犯罪的社会。从刑事法学角度来说,所谓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犯罪率相对较低而公民自由度相对较高的社会。作为控制犯罪手段之一的刑事审判如何完善才能提高犯罪控制能力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和篇幅,文章仅从犯罪控制的角度出发,从刑事审判观念和刑事审判方式两方面中择取若干问题做一探讨,以期对刑事审判控制犯罪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社会形势的演变对刑事政策的变迁具有某种决定意义,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保障作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具体制度的支持,因此需要在诸如恢复性司法、社区矫正、死刑复核程序等涉及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制度设计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