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5种蝾螈几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技术 ,分析了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 ,无斑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若干种组织的LDH同工酶 ,结果表明 5种蝾螈种属差异明显 :贵州疣螈 ,细痣疣螈的LDH为 5谱带型 ,而无班肥螈 ,蓝尾蝾螈和尾斑瘰螈的LDH则为非五谱带型 ,各种的LDH亚基构成和迁移率均有所不同。依据 5个种的LDH同工酶的种属差异 ,对它们的系统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尾斑瘰螈夏季生活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雷山县的莲花、大塘、西江等处的实地观察 ,报道了尾斑瘰螈夏季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和捕食场所及捕食行为  相似文献   

3.
贵州疣螈捕食和反捕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云贵高原特有种贵州疣螈(Ty lototritonkweichowensis)的捕食行为和反捕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记录了贵州疣螈常见的捕食行为和反捕行为。贵州疣螈的捕食行为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式的捕食方式,捕食过程中嗅觉起了主要作用,捕食动作迅猛而准确;幼体时期存在相互残食现象。反捕行为基本上是一种防御行为,利用其自身良好的保护色和逃逸作为反捕手段,在其被捕捉后,又利用嘴、尾等攻击敌人,同时还利用体表分泌的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粘液来作为御敌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采自大理点苍山的红瘰疣螈为材料,应用常规血涂片,Giemsa染色法与血细胞计数法观察并统计红瘰疣螈外周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数量比例。结果表明:红瘰疣螈的外周血细胞中红细胞有核,呈椭圆形、梨形,平均含量为1.48×105个/mm3。白细胞多呈近圆形,平均含量为0.17×105个/mm3。白细胞中按细胞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其顺序依次为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动物进行了比较,从进化、生活习性、环境与血细胞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贵州疣螈夏季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报道了贵州疣螈夏季栖息环境、活动习性、繁殖及食性与捕食行为。贵州疣螈主要以昆虫纲的种类为食,有益系数达52.31%,是一种对农林业有益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南岭地区两栖动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地区有两栖动物36种,隶属2目7科17属,区系特点是①物种多样性保护较好,占中国两栖类总数的13.62%;②区系成份较为复杂,以华中-华南区的成分占优势,古北-东洋界种,华中成分也渗到本带中,分别为20种,8种,5种,另有华南区种3种,莽山角瘰、黑耳水蛙、小棘蛙为广东省分布新纪录③保护区面积偏小,专业队伍构成合理性差;④中国蟾螈、无斑肥螈、棘胸蛙、虎纹蛙等保护形势严峻.提出了该地区两栖动物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细痣疣螈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脾,肠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细痣疣螈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第6,8对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2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9对无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形染色体对。本文还对该种与其近缘种进行了核型比较,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odonshihi(Liu)大鲵Andriasdavidianus(Blanchard)和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David)1大鲵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山区;2东方蝾螈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3商城肥鲵、巫山北鲵、极北鲵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东南部商城县大别山区;4比较我国有尾两栖类分布,我们认为南部大别山区可能是极北鲵分布的南限和商城肥鲵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大别和桐柏山区可能是蝾螈属在国内分布的北限。  相似文献   

9.
粤北、湘南、赣南、桂东相连的地区属于南岭山地,从南-北,东-西两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呈递减趋势,在粤、湘边界发现了疣螈属和蝾螈属种的分布区相重叠的现象,黑耳水蛙、莽山角蟾、小棘蛙为广东省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活于云南省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瘰疣螈的繁殖习性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在大理地区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窝卵数为96.43±6.14枚,孵化期20~23 d,人工孵化率80.5~92%;自然孵化率72.2~80.9%;对不同日龄幼螈的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外鳃萎缩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2种负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 (PAGE)的分析方法分析了短额负蝗与柳枝负蝗的酯酶 (EST)同工酶 ,结果表明 ,短额负蝗EST酶谱可分为 6个区带 ,推测受 6个基因位点控制 ;柳枝负蝗EST酶谱可分为 5个区带 ,推测受 5个基因位点控制 ,除了控制ESTⅠ同工酶的基因位点在柳枝负蝗中不存在以外 ,其它控制此 2种负蝗EST同工酶的基因位点相同。因此可推断两者的亲缘关系较接近 ,极有可能为近缘种。  相似文献   

12.
湖北侧褶蛙与黑斑侧褶蛙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湖北侧褶蛙(Pelophylax hubeiensisi)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mgromaculata)的消化道、心脏、肌肉、脾脏、肾脏、脑、肝脏、生殖腺、晶体和肺等10种组织中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X)等5种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并讨论了5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遗传基础。结果显示,两种蛙的POX、MDH、ADH同工酶表现明显的遗传相似性;EST、LDH同工酶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获得了矮杨梅种下7个类型和毛杨梅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X)酶谱。矮杨梅种下各类型的POX谱带具有多型性;以POX谱带为性状,对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进行了聚类分析,矮杨梅各类型和毛杨梅被分为两大类,对应于形态分类学上的两个种;矮杨梅的7个类型,被分为两类4组,其中,小乔木型和青白果型差异程度较大,是相对独立的两个类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垂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特异性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外周血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黑颈鹤血清中乳酸脱氢酸、酯酶、铁传递蛋白和染色体组型,并对它们与生理功能、环境相适应的关系作了讨论,同时还从遗传学角度,对黑颈鹤的进化地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两种蟋蟀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石首棺头蟋(Loxoblemmusequestris)与泰康棺头蟋(L.taicoun)的酯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两种蟋蟀的EST和MDH同工酶酶谱极为相似.其中EST酶谱可分为4个区带组,推测受4个位点控制.因这两种蟋蟀的形态特征极为相似,两种同工酶酶谱也比较相似,而且控制EST的位点数相同,因此推测两者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极有可能为近缘种  相似文献   

16.
鲇和大口鲇同工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鲇和大口鲇的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脑、眼等6种组织器官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鲇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2种鲇的酯酶(EST)同工酶谱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物种特异性。笔者还对2种鲇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3种陆生贝类不同组织酯酶(EST)同工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分析了陆生贝类扁平毛蜗牛(Trichochloritis submissa),宽盘大脐蜗牛(Aegistaplatyomphala),褐色圈螺(Plectopylis fimbriosa)3个种成体内肝脏、外套膜、足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共得到17条基本谱带,其中有2条为3个种共有。3种陆生贝类相应的酶带有明显种属差异,且都表现出组织特异性。以酶谱为性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扁平毛蜗牛与宽盘大脐蜗牛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8.
5种瓢虫酯酶同工酶种间及种内变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5种瓢虫、异色瓢虫4个型及七星瓢虫个体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每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谱型,彼此易于区分;异色瓢虫型间的主带酶谱相似,但总酶带数差异较大;七星瓢虫个体间的酶谱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群泥蚶的三种同工酶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广西自然种群、乐清自然种群、山东自然种群、韩国自然种群和乐清养殖种群泥蚶(Tegillarcagranosa)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及淀粉酶等3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D同工酶除韩国自然种群外,其它种群的表达一致;AMY同工酶除乐清养殖种群外,其它种群的表达一致。EST酶谱中,广西自然种群与乐清自然种群的酶谱表达一致,而山东自然种群、乐清养殖种群和韩国自然种群的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异精雌核发育淇鲫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别用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的雌核发育淇鲫的12个发育时期的胚胎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其5种同工酶(EST、LDH、MDH、ME和POD)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同源精子组和异源精子组胚胎的ME和EST同工酶表达无差异,LDH,MDH和POD同工酶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认为雌核发育淇鲫存在"异精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