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蔚培龙 《大自然》2010,(6):26-29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又叫仰鼻猴,也叫蓝面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相似文献   

2.
<正>1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学特点1.1动物分类学位置猕猴(Macaca mulatta)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猕猴实际上是猕猴属猴的总称,共有12个种、46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有5个种,包括恒河猴、熊猴、红面断尾猴、台湾岩猴和平顶猴。  相似文献   

3.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在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疣猴类动物之一。它们分布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四省,主要生活在海拨1400~32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针叶林中。  相似文献   

4.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在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疣猴类动物之一。它分布于地处亚热带和温带的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四省,主要生活在海拔1400-32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针叶林中。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1993,(3)
1.蜂猴属于灵长目、懒猴科,是一种低级的猴类.它们栖息于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密林中,行动缓慢,所以也被称为"懒猴".蜂猴白天睡觉,夜间觅食,吃昆虫、野果、树叶、小鸟和鸟卵等.蜂猴(Nycticebas coucang)体长320-345毫米,体重约1公斤,分布于广西、云南.2.倭蜂猴(N.pygmacus)又称小懒猴,体长200-250毫米,体重0.5公斤左右.分布于云南西南部.3.长臂猿属子灵长目、长臂猿科,它们与猩猩科动物同被称为"类人猿",是动物中进化水平非常高的、仅次于人类的一个类群.世界上长臂猿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1993,(4)
1.台湾猴(Macaca cyclopis)属于灵长目、猴科、猕猴属,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台湾省.形态与人们常见的猕猴极相似,但较之略粗壮、尾略短.群居于海岸岩石由及3000米以下山地森林中.早、晚觅食活动,以植物及小动物为食,有时破坏人类种植的作物.善游泳,  相似文献   

7.
金丝猴是我国特产的珍贵稀有动物,在形态上,这种动物除体形魁梧,颜面天兰及仰鼻长尾为其特征外,其肩部的被毛显著地较躯干其他部位者长而稠密,行动起来,犹如披着一个金黄色的披肩,十分美丽。这一特征也为灵长目猴科中的金丝猴所特有。本实验着重对金丝猴躯干不同部位的毛根,进行显微结构对比观察,为研究金丝猴  相似文献   

8.
《少儿科技》2013,(7):11-11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可靠的灵长目动物化石证据,灵长目动物起源成为困扰科学家的难解之谜。最近,一项考古研究最新成果指出,"阿喀琉斯基猴"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灵长目动物,很可能是人类和各种猿猴的共同祖先。大约10年前,考古人员在我国湖北省发现一具迄今最完整的早期灵长目动物骨架化石,并  相似文献   

9.
谈谈黑叶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分布在越南北部和我国广西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它的生存环境特殊,数量稀少,所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 CN)将它列为濒危物种。在我国,黑叶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特有动物金丝猴作为灵长目猴科中较为进化的类群,愈来愈受到人类学家和动物学家的青睐,成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因为金丝猴在生理、生态及社群等方面和人类惊人的相似,在医学、药物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加上种群数量稀少、生活范围狭窄等原因,使它成为闻名世界的珍贵动物。我国金丝猴仅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湖北的神农架和陕西的秦岭。共有三个种: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川金丝猴。黔猴为黑褐色,滇猴为深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目的是评述以往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因不适当的饲料自发,或者缺乏某种营养物饲料诱发的贫血症的研究。其中包括因铁、烟酸,维生素B_6,泛酸,蛋白质,核黄素,维生素B_(12),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贫血。对每一种营养物缺乏而诱发的贫血症的讨论着重于临床症状,以及外周血液和骨髓的病理学,也讨论了诱发缺乏症后,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的结果。不论什么时候运用,这一讨论包括利用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研究人类相似的营养缺乏症的动物模型。发展中的灵长目动物商品饲料的许多理论基础,不幸地是根据经验,或从恒河猴的许多资料中推算得到的。对许多营养物而言,尚未用实验使动物产生缺乏综合症,至少还未报道过。本文的目的是评述过去关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由于饲喂不合理的饲料而自然发生的贫血症,或者是由于饲喂了缺乏某些特殊营养物的饲料而诱发产生的贫血症的研究。综述中的许多研究资料是通过单一的或“纯”的某种营养物缺乏症的产生而获得的。研究中利用了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实验模型。由于普遍地大量饲用灵长类商品饲料和减少引入捕获的野生动物以及随之而来的营养缺乏,使目前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自发产生的贫血症比过去少得多。人类营养性贫血仍是一个问题,儿童尤为严重。因而,非人类灵长目动物作为一种动物模型,应该继续运用于在人类中见到的类似的贫血症产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时势造英雄,那么白头叶猴和黑叶猴便是喀斯特石山环境造就的"峭壁精灵"。石山上的叶猴灵长类是对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动物的统称。目前,全球非人灵长类已知共有16科77属479种。其中,乌叶猴(Trachypithecus)是猴科疣猴亚科叶猴族中分布范围最广且种数最多的一个属,有20个种。它们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南方的几个省(区市)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巴厘岛和加里曼丹岛的部分地区);另一部分生活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最珍贵的动物是号称“国宝”的大熊猫。然而,对于另一种小动物笔猴和蜂猴却鲜为人知了。不久前,有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区发现了失踪多年的珍稀功物——笔猴。笔猴重200克左右,具有猴子的全部体型特征和灵长目动物的智慧。它是猴类家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分支,也是这个家族里名副其实的“侏懦”。  相似文献   

14.
灵长类社会体制是灵长类学中一个广为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关于仰鼻猴属的研究有了相当大的进展.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对仰鼻猴属的金仰鼻猴、黑白仰鼻猴、灰仰鼻猴和东京仰鼻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仰鼻猴属的社会结构的主体结构式是单雄多雌单位,但是,有些研究表明其他的社会结构单位可能存在,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有关仰鼻猴社会结构的许多细节还属于空白.  相似文献   

15.
灵长类动物是对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于这个地球上的所有新大陆猴、旧大陆猴和猿类的非正式叫法,其科学术语是灵长目,其中包括我们人类。灵长目作为一个动物学分类阶元(taxon),1873年由瑞典分类学家林耐命名,他首次把人类和猿猴一起归为一类,叫灵长目。人类之所以要和猿猴一起被归入到同一个目,是因为人类和这些猿猴在形态上、生理学上、习性上、遗传学上、进化上和生物学上存在着许多的相似、相近乃至相同的特征。为什么要研究灵长类动物?灵长目作为一个分类阶元算不上什么大单位,但它却包括了由低级到高级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种类,它们采用了…  相似文献   

16.
正懒猴蜂猴,俱为其名;大眼呆萌,暗夜精灵;林间觅食,树上捉虫;偏隅云南,喜暖怕冷;片段分布,种群凋零;黑市猖獗,遍地萌宠;亟须保护,还其本性。懒猴不懒懒猴是对灵长目原猴亚目懒猴科动物的统称,是一类性状较为原始的小型树栖夜行性灵长类。懒猴的体毛通常呈灰色或棕色,背部较暗;眼睛大而突出,爱好者称之为"大眼萌";面部圆而扁平、朝向前方;耳朵很小,通常部分隐藏在毛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灵长类(特指非人灵长目)目前已知657个种(亚种)。中国有26种,除阔鼻亚目(美洲猴)以外,从较原始的原猴类到较进步的长臂猿都有代表。除金丝猴外,中国的灵长类特有属种不多,但是在下目和科的尺度上有较高的多样性。此外,全球原猴类(蜂猴)、猴类(猕猴)、疣猴类(叶猴、金丝猴)和猿类(白眉长臂猿)  相似文献   

18.
白头叶猴(Presbytis leu-cocephalus Tan 1957)俗名花叶猴、白叶猴、白头乌猿,属灵长目(Rrimates)、疣猴科(Colo—bidae)。白头叶猴躯体纤瘦,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头顶有一撮直立的白色毛冠,身体黑色,头、颈、两肩及肢端、尾等大都为白色而得名。白头叶猴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二百平方公里。具体位置是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1986,(3)
白眉长臂猿属于灵长目、猩猩科,分布在云南西部,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体长58-68厘米,无尾,无颊囊.从毛色上可分两种:暗色型的上体黑褐至黑色,腹部暗褐色、头顶黑色;淡色型的上体黄色或淡赤黄色、体侧和四肢  相似文献   

20.
淘气的猴子     
猕猴(Macaca mulatta)属灵长目、猴科、猕猴属。猕猴属中共有16种,其中猕猴分布最广,东自我国福建、安徽,西到亚洲西部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南起中南半岛,北至我国山西、河北北部。北京濒危动物中心有一座猕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