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新闻     
正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2颗黑洞在合并的最后阶段产生的。2颗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29颗太阳和36颗太阳,合并成了1颗62倍太阳质量高速旋转的黑洞,亏损的质量以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经过13亿年的漫长旅行,终于抵达地球,被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的2台孪生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  相似文献   

2.
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曾被天真的童孩画成一个圆圈,加上一双大眼睛和微笑面容,以及散发到太空中的射线,或许,这就是科学家向太阳发射‘旧光层探测卫星”的契机,相信这一《探索太阳的新壮举》将为人类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03,(3):14-14
运转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最近拍摄到了格外壮观的图片,一颗名为NEAT的慧星在抵达近日点附近的这段旅程中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地被一束日冕喷流击中,而这颗彗星也因此可能成为SOHO发现的500多颗彗星中最值得纪念的彗星之一.研究人员介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68-68
一个国际天文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在一颗红巨星周围首次捕获到奇异的螺旋结构图像,这一发现将帮助人类了解太阳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正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因此,全球尺度的天气主要受太阳的影响。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球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并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的起源、演化以及所有的自然现象——天气变幻、洋流运动、水文循环和生物活动等,主要都受太阳的热动力驱动。天气是短时间大气中发生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太阳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大约是11年一个周期,2021年至2022年是人类有纪录以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全世界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我国作为航天大国,及时开展太阳探测活动,十分必要,不能缺席. 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发射成功 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相似文献   

7.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努力探索物质的内部结构.从原子到原子核,再到基本粒子,以至层子,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是从一个层次到更深层次不断深化的.按照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的顺序,描绘出物质微观结构各个层次的轮廓.  相似文献   

8.
在人造地球卫星的三大"家族"中,科学技术卫星虽然发射数量不多,但它的身价并不低,最高的可达30亿美元。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研制如此昂贵的航天器呢? 拨开大气识宇宙从地球到太阳的广阔空间中,发生着各种自然现象,它们影响着地球上人类的活动。例如,太阳给地球以光明和温暖,使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但太阳黑子的爆发会扰乱地球的磁场,破坏电离层,使地球上的无线电通信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25年里,日震学的研究使我们获得了大量关于太阳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或许就是在太阳辐射层和对流层边界(大约位于0.7倍太阳半径处)发现了一个速度高度剪切的、厚度只有约0.02-0.09倍太阳半径(约相当于1.5—6.0万千米)的Tachocline层,也称太阳强剪切层,这里是太阳内部自转速度随时间改变最大的地方。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太阳磁场和太阳活动的起源很可能就与太阳强剪切层密切相关,这里很可能就是太阳剧烈活动的孕床,因此受到太阳物理界和研究恒星活动的其他天体物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计算了7颗类太阳恒星(带有类似太阳的行星系统)的大气参数和多种金属无互的丰度,所有样本星的金属丰度平均值为0.101,其中HD98230的值为-0.271,相对其余6颗星的值小很多(其余6颗星的平均值为0.184),比银盘附近类太阳星的平均值([Fe/H]≈-0.3)相对较高,计算结果表明行星系统的形成与恒星的富金属丰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颗"超级木星"(相似于木星)和其他行星,围绕其所在星系的恒星旋转,但其轨道面都明显发生倾斜。这种现象,是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在人类所在的太阳系中,所有行星轨道面都基本与太阳赤道面持平。而最新数据显示,有三颗"超级木星"围绕恒星  相似文献   

12.
《广东科技》2016,(18):57-59
一、卫星根据用途分为三大类 人类发射到太空中的卫星大概六千多颗,到现在为止能用的只有一千多颗,剩下的五千多颗都变成了太空垃圾,这六千多颗卫星主要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13.
太阳"中微子失踪"悬案茫茫太空中,地球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行星,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因了太阳50亿年照射的机缘,终于孕育出人类这种智慧生物。遥望浩翰的星空,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先祖们曾对宇宙和生命的奥秘进行过无数次庄严的理性思索。光的本质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会发出那么多光和热?这些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难题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基本得以解决。按照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的解释,太阳是比地球大130万倍的恒  相似文献   

14.
太阳地球物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太阳、星际间的介质和包括大气和其他层的地球是太阳地球联系链条中的主要环节。太阳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全部介质和介质中发生的过程。在太阳地球物理学面临的问题中,我们将注意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如揭示负责太阳爆发、粒子加速度、太阳风和星际间磁场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以及负责使太阳风的能量传给地球磁层和磁层与电离层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在应用计划方面,太阳地球物理学的主要任务可表述如下: 为了实用航天学和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需要,判断  相似文献   

15.
陈壮叔 《科技潮》2000,(9):44-45
太阳也有大气。太阳主要是一个大氢气球(含小部分的氦),由于其表面的高温,氢、氦等原子皆被电离,而呈等离子态,即电子和质子组成的气体。这是除固、液、气态以外的物质第四态,也是宇宙中最普遍存在的物态。太阳大气就是这些等离子气体,要不是太阳磁场对它们的束缚,这些灼热的气体早就跑得毫无踪影了。即使如此,它们还是不停地泄漏出来,喷向四面八方,人们称之为“太阳风”,其速度高达每小时百万公里,一直吹到离太阳200亿公里的地方,远远越出了冥王星的住处。在我们银河系中,有2000亿颗恒星,天文学家观测到,有大量的类日恒星喷射着强劲的“太阳风”,若近旁有行星的话,足可把它烤焦。当然我们用不着担忧,太阳是一颗温和且活动较稳定的恒星,在地球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被“太阳风”烧烤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奔向未来     
<正>"对不起,请让一下!"我气喘吁吁地穿过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来到《未来人类——生存还是毁灭》演示会的前排,正听见主持人说道:"欢迎各位的到来。下面,演示正式开始。"离太阳远点只见正面一块巨大的全息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太阳。旁边有一颗蓝色的小小星球——地球,在绕着太阳旋转。接着,显示屏上出现了整个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以及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画外音响起:"太阳是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30颗直径约为2 mm的马氏珠母贝天然海水珍珠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在马氏珠母贝天然珍珠的中心区域无不定型基质,也无棱柱层,其完全是由文石单晶层构成;珍珠的珍珠层内部结构与人工养殖珍珠相似,珍珠层存在断层现象;靠近珍珠表面的文石晶片层厚度为(0.24±0.03)μm,呈"砌墙式"排列,排列非常整齐、均匀致密,并与珍珠表面平行;珍珠内部的文石晶片层的厚度为(0.28±0.03)μm;珍珠表面的晶层融合状态良好,单晶体的顶面观呈近正六边形,彼此间结合紧密且光滑.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最新研究,如果把温室气体泵入火星大气,几百年或者几千年之后,就能使这颗冰冷的行星变暖到足以让人类在那里生活。  相似文献   

19.
林之光 《科技潮》1999,(7):23-25
人类早期的活动能力、也就是破坏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只能引起局部地区小气候的改变,所以几百万年间人与自然还能相安无事。但是工业革命以来情况发生急剧变化,工业化意味着大量燃烧爆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气排放巨量的废气。其中二氯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氯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氯层变薄。此外,工业化排放的污染气体也使人类聚居的城市成了浓度特高的大气污染岛……人类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闯下了弥天大祸。不少灾害看起来似乎是天灾,而实际上却往往是属于人类自己造成的人祸。被破坏的地球大气正在对人类进行可怕的报复,大自然是绝不会因为人类的无知而原谅人类的。  相似文献   

20.
太阳的寿命     
<正>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科学家研究后认为,大约60亿年后,太阳将会变成一颗红色的巨星,亮度增至原来的2.2倍。等到太阳膨胀到最大时,它将会变成一颗暗淡的白矮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