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维码是一项成熟的编码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移动互联网.将二维码技术引入到纸质教辅书发行体系,利用其作为纸质图书和数字化世界的入口,建立相应的服务平台,研制移动终端数字化学习应用,打造教辅出版发行的生态系统,实现纸质教辅书和数字化教辅资源的无缝对接,从而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从用例分析、架构设计以及技术路线方面,阐述基于二维码的纸质教辅书服务平台.研究成果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系列教材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HTML5与Android系统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跨平台Web应用快速发展,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使用三方软件APP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跨平台访问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概述了HTML5架构下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与Android APP的无缝对接技术,详细阐述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器端架构和UI界面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客户端的基于Android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3.
HTML5与Android系统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跨平台Web应用快速发展, 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使用三方软件APP应用程序实现系统的跨平台访问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概述了HTML5架构下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与Android APP的无缝对接技术, 详细阐述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的服务器端架构和UI界面设计. 最后, 详细介绍了客户端的基于Android的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平台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4.
研究提出通过构建"互联网+"学习平台来实现供应链管理领域人才的创新培养,即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将创新的案例教学、校企互动以及学术研讨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教育方式革新与教育内容创新。在分析"互联网+"学习平台混合交互模式与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上,以高校供应链管理教育为例,设计了针对高校供应链管理教育的"互联网+"学习平台总体框架,明确了主要的功能模块。最后,讨论了该学习平台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并将此应用推广至宏观教育层面,以期加快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管理验收不便、展现缺失等问题,结合相应软件开发技术和数字可视化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款劳动教育实践数字化管理与展示系统,以赋能劳动教育实践的管理创新。该系统设置有手机端和PC端,其中手机端主要有三大功能模块,分别是劳动实践活动模块、失物/寻物模块、个人面板模块,另附带一个互动功能;PC端可分为后台管理和可视化展示两个子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对应若干功能。劳动教育实践数字化管理与展示系统是基于Serverless开发平台,采用当下主流框架,包括Express,Vue和Uni-App等前后端框架和Apache Echarts、MongoDB和Redis等技术而实现的,具有操作简单、高效、易维护、可靠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毛卓炯  龚根华 《科技资讯》2007,(36):145-146
高等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共享高校教学资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经常性沟通和交流方式而构建的一套安全型信息化系统.其主要是通过宽带互联网络实现高校教学的信息化、学生与学校交互的信息化、学生与教师沟通的信息化.本文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针对高等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利用该平台创建开放型教育模式等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回顾与总结BIM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比较有代表性的BIM学派对BIM技术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实现途径的研究与预测,提出了开源BIM理念,阐述了BIM技术从传统工作模式转型升级为开源工作模式的意义与价值;利用开源场景图形进行了开源BIM核心软件——用户平台系统构建,对开源BIM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简述了用户平台系统的系统框架和构建设想,分析了该系统基础数据层、应用模块层、可视交互层等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系统构建中实现开源BIM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从传统的文物保存、研究逐渐转型作为教育资源的提供与推广,教育功能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所以,"馆校合作"已成为博物馆公共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教育资源与传统学校教育的高效合作,成为博物馆教育新的发展潮流和探究领域。本文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例,积极探讨"馆校合作"模式及途径,提出博物馆教育项目多元化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体域网(WBAN)和云计算的农村基层医疗云系统,提供了农村基层医疗滞后问题的解决途径。系统以"智能医疗终端+综合性医疗云服务平台"为架构,基于WBAN和智能硬件技术,设计了低成本、通用化、可动态扩展的智能医疗终端;基于实时医疗数据融合和压缩感知算法,实现了面向低速网络的可靠数据传输;基于多级医疗资源整合、多模态医疗服务共享、高并发高可用医疗服务能力支撑机制,构建了以基层群众为核心的医疗云服务平台。与当前主流医疗云系统的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提升基层医疗的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有助于建立面向农村基层的新型互联网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水源井智能保护及远程控制系统在安塞油田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现场应用和论证,水源井智能保护与远程控制系统提高了油田水源井运行安全性,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运行成本,成功实现了水源井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