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阿加莎喜欢躺在浴缸里边吃苹果边构思小说,正如她笔下的露西,一位后来当了管家的牛津毕业生会用剩下的零碎土豆做西班牙煎蛋卷一样,阿加莎很少浪费她的构思。头脑里面有许多个"小小的灰色细胞"的大侦探波洛喜欢享用热可可。喜欢针织和园艺,行动迟缓但思维敏捷的老太太马普尔喜欢喝红茶。马普尔小姐和波洛先生都喜欢吃凝块奶油(clotted cream),但他们的胃口与她的创造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相比相形见绌,阿加莎非常喜欢吃凝块奶油,她经常在打字机旁边放一点,在打字的过程中不时地吃一口。她的外孙马修回忆说,她经常从  相似文献   

2.
马琳在她豪华的别墅里惨遭杀害,警长英纳汉和李探长闻讯后,马上赶到现场,迅速检查了红色地毯上的尸体。"她是被手枪柄敲击头部而死的,她至少被敲了四五下。"  相似文献   

3.
露西到来之前罗斯福知道,在远离白宫和海德公园的温泉,他可以同露西见面了。这些年来为了同这个相爱的女人会面,哪怕见一小时、几分钟,他也费尽了心机!每当罗斯福在全国各地巡视的时候,露西总是在某个僻静的小站或森林的边缘等待着他的专列。火车一停,露西立即开着汽车冲向总统的车厢。有时也相反:总统坐着轮椅向露西的汽车迎过去。  相似文献   

4.
《奇闻怪事》2013,(6):58-61
恐怖的歌声在危地马拉佩滕地区,广袤无垠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神奇生物,以及无数未向人类公开的自然谜团。生活在幽深丛林里的"纳卡雅族"就是其中之一。"纳卡雅族"是印第安支族奇布查人的另一分支,他们没有文字,以太阳为崇拜对象。17世纪初,因为葡萄牙殖民者不断压榨,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迁进了雨林深处,此后的几百年里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与这个神秘部落有关的传说,却一直长盛不衰,最离奇的莫过于有关"重生歌"的传闻。  相似文献   

5.
寻找第一人     
凭借最新激动人心的发现,人类学家已经接近揭开40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真相。这一系列发现让人们把目光从稀树草原转向热带丛林,并且颠覆了对原始人类的一些固有观点老祖母露西 1974年夏日的一个夜晚,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的一块野地里,一群兴高采烈的人正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录音机里播放着“钻石般  相似文献   

6.
母亲没读过什么书,但她悟性高,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她的生活里,无处不透露出人生智慧,特别是她的风险意识极强,让我受益匪浅. 和母亲去逛街,她总是把钱分别放在两个贴身的衣袋里.我觉得这样反倒增加了管钱的麻烦,总是笑她做事畏手畏脚,谨慎过了头.所以,当我外出时,她要我小心保管钱,别把钱放在同一个口袋里时,我总是嗤之以鼻.直到一次,我去县城里买书,下车后,发现口袋里空空的,这才意识到钱被小偷偷走了.气愤之余我不禁懊恼不已,千不该万不该不听母亲的话,把钱放在同一个口袋里.也后悔自己只知道看窗外的风景,钱什么时候被偷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从黄精的故事说起偶然翻阅《太平广记》,见有"食黄精"篇,叙述的故事大意是:古代有个奴婢,不堪主人虐待,逃入山中,以野草充饥.她见一种草青绿可爱,连根拔出,在山溪里洗净,食之味佳,于是连食之,就不饿了.更奇怪的是食此草不仅不饥,而且自感身轻如飞,能飞上树,在悬崖峭壁间行走自如.后被人发现,以美食置其经常往来之道,引诱其来食,终于捉到了她,问她吃了什么草?她指出的草正是黄精.这个故事虽有神话色彩,然而可知古代人民视黄精为奇药,吃了可以大补身体.现查"黄精"之名源于《雷公炮灸论》,它尚有许多异名(同物异名),如《本草图经》称之为  相似文献   

8.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覆盖的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总面积达5亿公顷,约占全世界热带雨林的一半.长期来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地球上50%以上的氧气,是由这片原始森林提供的,因此亚马孙原始森林素来享有"地球之肺"的美称.但是近年有科学家指出,"地球之肺"的提法缺乏科学根据,对亚马孙热带雨林为地球提供一半的氧气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9.
勃莱特·阿施利是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主人公.长期以来,她被评定为"魔女"和"坏女人".本文以小说<太阳照常升起>文本为中心,对勃莱特·阿施利这个女性形象作重新分析,指出她实际上是海明威笔下父权社会里的一位具有反叛意识的不幸受害者.  相似文献   

10.
韩玲 《科技信息》2011,(25):9-1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华兹华斯在《露西组诗》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同事们喜欢和她聊天,因为她大方热情;领导喜欢派活儿给她,因为她工作扎实;老同志喜欢"麻烦"她,因为她乐于助人。虽然她来黄兴镇的时间还比较短,是个"安监新兵",但同事们都说这个"新兵"的那股劲丝毫不输给"老兵"。一年来,她一直以谦虚的心态不断学习,以严格的尺度努力工作,以奋进的标准磨练能力。作为一名基层安监员,她心里面始终装着任务,眼睛里始终盯着隐患,肩膀上始终扛着责任,胸膛里始终燃着激情,  相似文献   

12.
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意想不到的事儿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天,实验室的同事在清晨穿靴子时被巨蜘蛛狠狠地蜇了一下,原来,这只巨蜘蛛在前一个夜晚投错了家门。仔细欣赏一番后,我们小心翼  相似文献   

13.
古树种种     
神州大地,许多地方都有古树分布.有些是长在原始森林里,如新疆天山的成片雪岭云杉、湖北神农架的千年铁坚杉、西藏林芝的巨柏等;有的长在居民家院附近,比如有名的二级保护植物巴东木莲就长在湖北利川一位张姓农民家中;有些则是分布在各地的名胜古迹处,象北京北海公园的"遮荫侯"、河南嵩山的"树将军"等,都是有名的古树.这些古树不少有  相似文献   

14.
论50~70年代合作化题材小说中“老农”形象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70年代合作化题材小说中,"老农"形象经过了一个不断被重新想象和重塑的过程.与"新人"有血缘关系的"肉身之父"(其身份为老一代农民)逐渐退隐,而在新时代里负责"新人"精神成长的"精神之父"则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地位.曾经以主体的"他者"出现而被指认为"病态"的梁三老汉式的"老农"形象逐渐被"治愈",从"被疗救"者成长为"疗救"者.经过漫长的意识形态"质询",在文革小说中,曾经作为"具体的个人"的"老农"形象终于被招募/改造成为臣服于意识形态的主体.这些变化背后隐含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出于对文学感性经验的颠覆性力量的焦虑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压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十问"南湖     
编者按:1921年8月,中国现代史上一批杰出的政治家从上海来到南湖,在一艘普普通通的木船上为中国的前途发出了一份开天辟地的宣言.如今,当自主创新的巨钟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手里敲响,南湖这块经历了近90年辉煌岁月的磁铁,更是以她高瞻远瞩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怀,将中国最优秀的科技资源不断吸引到这块既"红胜火"又"绿如蓝"的长三角热土,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春风里,展现出一幅幅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瑰丽画卷.  相似文献   

16.
<正>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去寻找座位的做法,大概会被"聪明人"耻笑为愚笨,然而笨法子却屡试不爽,因为"聪明人"都挤在一起等着从捷径里找出路,却不知道当直线被太多人堵塞的时候,两点之间反而变成了曲线最短。大自然总是最明白这个道理。依米花是个笨小孩,她不懂得怎样飞快地抢来养分,夺来水源,不懂得怎样抓紧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在我们的学校里,曾经有一位歌声优美、听觉极佳的音乐天才,学校为了培养她,特许她在音乐教室里做声乐练习。为了感谢学校,这位学生每天部在音乐教室里勤奋练习。有一天,当她戴藉耳机学习新歌时,被突然从耳机里发出的巨响震破了耳膜,于是,她绝望地跳楼了。  相似文献   

18.
从青少年成长小说这一特殊体裁来研究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揭示出该作品在内容和结构上对传统成长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并分析主人公成长的阶段和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9.
荔波2007年6月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境内有典型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和原始森林植被,在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人类破坏活动频繁的当今,如何才能解决处理好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促进遗产地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所系结合全院办学 1970年的春天,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安徽省合肥市,迎来了一位美丽的"女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她的家乡在美丽、繁荣的北京.1958年9月20日她就降临在这座城市,她的诞生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