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的实现等高线自动矢量化的后处理工作,包括数据预处理(剔除毛刺和矢量数据压缩)、断点连接、接边检查和等高线赋值等.对于等高线数据压缩问题,采用了一种较好的压缩方法--Douglas-Peucker 算法.通过解决断点连接问题,提出了端点趋势连接方法,建立矩形框缓冲区、趋势比较和距离判断进行层层筛选,将符合要求的等高线进行连接处理的方法,提高了连接的速度和效率,为等高线后处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由CAD数据转入GIS数据库时属性信息的正确获取成为当前研究数据转换的重点.探讨了利用河道地形高程测点数据生成的不规则三角网为CAD中不连续等高线自动赋高程值的方法:首先基于最短距离和最小方向约束进行断线连接;然后利用三角网进行计曲线赋值;再利用计曲线与首曲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对首曲线进行高程赋值;最后利用等高线上的特征点加密TIN网,并按高程值再次连接等高线.运用该方法实现了等高线高程值的自动赋值,为CAD等高线数据转入GIS系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试验及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少量人工质量控制的前提下,实现了高效率的CAD不连续等高线数据向GIS数据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3.
傅拓  张书毕 《科技信息》2011,(12):238-239
本文通过对位图图像的读取,图像分割,二值图像处理,骨架细化以及对细化后的二值等高线进行粘连和断点连接,提出了一套比较合理的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提取方法。实验表明,该算法对一般的煤层底板等高线提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扫描地图等高线的自动识别是当前GIS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图像分割后提取的等高线上往往存在着各种断点.现有的等高线断点连接方法不能有效连接断裂过大的等高线,并且容易造成近似平行的等高线处断点的错连.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补断策略:首先根据等高线断点的特征将其分成三类,然后再针对每类断点采用不同的匹配方法.其中,对于最常见的中间断点,引入了改进的方向差异计算方法,以解决平行等高线间的错连问题;结合分级补断的思想,能有效地对等高线断裂过大处进行连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最小点对法,该算法在时间效率和连接准确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一种不需处理平三角形即可构建等高线约束三角网(CDT)的方法.该方法针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弯曲较大处易产生平三角的问题,利用等高线邻接关系,在提取出等高线空洞区的前提下,对地形图中的剩余部分划分出可独立生成非平三角形的子区域,并对每一块子区域进行约束构网,这些子网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整个张等高线地形图的约束三角网.最后,以云南某区实测等高线为实验数据,分别利用本文方法和Arc-GIS软件构建约束三角网,通过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地形等高线在地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地形图上等高线的修改是地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引入LISP语言对等高线进行修改.借助LISP语言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的等高线断点进行连接,对拐点过多进行选择处理。通过编写程序对获取的地形等高线进行批量赋值,最终较好地解决了等高线提取中的间断、交叉和粘连问题。  相似文献   

7.
矿山工程界线的光滑方法与自动追踪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矿山工程界线的特征,提出用多边形图元代替曲线图元,给出了界线的矢量表示方法.对界线的各种数值表达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用多边形逼近法处理矿山工程界线是一种理想的采矿CAD曲线处理方法;对工程界线的"抖动"现象和"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种曲线光滑方法的"光滑"效果及其适用特性;研究了不连续(断开)界线的自动追踪连接问题,给出了一种根据界线属性、方向、距离等参数为搜索条件的自动追踪算法,并以地形等高线为例进行了实例运算,效果很好.该算法对任意类型不连续工程界线的追踪连接具有通用性.图7,参8.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在1:10 000基础测绘实际生产过程中,以新疆1万叶城实验区作为实验,通过在INPHO下进行实现快速空三加密、提取DTM、生产DOM、DSM;在DSM基础上反生的等高线与传统在JX4立体下采集等高线的方法相结合,高效、高精度的完成等高线采集工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快速、高效的实现基础测绘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CAD技术在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总结分析了常规设计方法优缺点,吸取并集成诸方法的优点,并以这些方法为基础,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完成方格网等高线施工图的自动绘制,并通过三维网格表面模型及三维全景动态透视效果图进行设计效果的检验。CAD技术在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保证了竖向设计表面的平顺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而且明显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现有空间插值算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基于移动曲面拟合等高线生成算法,优化了等高线线性内插和平滑输出的算法,编写了基于VC 的拟合等高线程序,通过模拟数据生成等高线实验,分析了算法的优缺点,探讨了生成等高线的精度.获取的精度表明该算法是可行和有效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