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相对均匀度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景观连接度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长春城市建成区内的主要公园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相对均匀度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景观连接度指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长春城市建成区内的主要公园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为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取正在迅速城镇化的浙江省杭州市瓶窑镇,按其自然环境梯度设置调查样带,采用GIS软件MapInfoprofessional 6.5 SCP对景观单元特征指数(斑块数、斑块密度、边界密度)、景观异质性指数(破碎度指数、蔓延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作为过渡区域的城乡交错区和农林交错区表现出较高的景观破碎化,景观多样性程度也较高;城区人工景观规划单一,异质性程度较低;林区主要由人工种植的次生林构成,结构简单,景观多样性最低.比较分析不同景观格局指数与鸟类多样性指数间的变化趋势,交错区域的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和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临近区域,鸟类多样性也高于临近区域,鸟类多样性指数与景观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景观多样性最高的农林交错区,鸟类多样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广州森林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GIS空间分析构建各景观要素的专题图层,建立了森林景观生态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应用分维数、破碎化指数、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广州市森林景观进行规划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泛化能力强,对于研究自然、社会驱动因素与城市森林景观结构变化的非线性对应关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是森林景观格局预测、模拟分析及景观规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河道景观评价为目标层, 以生态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指标作准则层, 以水质、物种多样性、水体透明度、防洪效应、水景利用率、景观可达性、色彩美感度、形态美感度以及地域文化性作为指标层, 构建城市河道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利用距离指数法构建评价模型。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 利用该模型对盘龙江上中下游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构建水景观规划新模式, 以期为实现科学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5年、2000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ArcGis8.3软件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面积、斑块数等基本数据,然后用EXCEL软件计算各景观指标指数。从数据看出,整体上福州地区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有所上升,优势度指数下降,景观格局趋于稳定,系统趋于优化。内部差异性分析方面,对2000年各景观多样性指数在DPS软件包中利用模糊聚类模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贵阳市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要素进行分类,选取了斑块形状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廊道密度等多个景观指数对花溪城市湿地公园的多样性、异质性以及破碎化程度等整体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整体景观布局基本合理,景观结构较为稳定,同时对公园整体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0年和2010年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进行景观分类和景观格局指数选取,采用移动窗口、梯度分析方法,揭示十年间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景观为基质景观,其它景观为镶嵌体景观,景观类型转移呈现出林地和灌丛向农田和城镇转化,农田向城镇转化的过程;从景观指数的空间分布来看,最大斑块指数高低值呈南北分散分布,景观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低值在城市中心,高值主要在城市边缘,香农多样性指数高值沿湘江呈带状分布,上述指数十年间变化主要发生在城市周围;通过景观格局指数梯度分析得知,各景观格局指数具有明显的梯度效应,十年来城市中心及边缘变化较大,城乡结合部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住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停留时间最长、接触最密切的空间场所。本文对目前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地域文化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源泉,创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环境,是城市住区景观设计的必然趋势;并通过秭归桔园广场设计实例,探讨了建构住区景观地域特色的方法与对策,以期对当前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从多样性、优势度、均匀性及分维数等指数对合肥市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总体多样性指数为0.969,最大多样性指数为2.897,景观破碎化指数为0.00632,各景观类型分维度均在1.2左右,可见整个区域景观比较完整,无明显的破碎化现象;但合肥市景观格局总体呈现多样性程度偏低,斑块形状比较复杂,景观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特征;由此提出调整对策以便达到城市景观生态功能最大化,为制定合肥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