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研究了TS-2和TBS-2沸石在催化氧化苯乙烯重排反应中的酸催化性能,与不含硼的TS-2沸石相比,TBS-2的重排活性比TS-2的高出近一倍,生成苯乙醛的选择性也稍好于TS-2.XRD,IR及SEM表征证明具有较高结晶度、较高骨架钛、较适宜骨架硼以及晶粒细小均匀的沸石有着最佳的重排活性,晶粒较大的沸石催化活性有所下降,结晶度和骨架钛都较低的沸石重排活性明显下降。此外还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  相似文献   

2.
赵文献  魏敏 《黄淮学刊》1996,12(3):49-50
采用液-液相转移催化法,使用2-翔基丙基硫酸四丁基铵盐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苯氧基乙酸,产率由文献报道的67%提高到87.4%。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雌激素类药物的合成工艺。合成采用了七十年代发现的低价钛存在下的还原-偶合反应,从而研究成功一条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工艺及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收率好,实用性强的己烯雌酚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中孔分子筛HMS表面羟基与钛络合物进行交换反应时,发现交换温度,时间,溶剂,以及不同钛源,对交换反应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WOCl4制备WO3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He-O2混合气压恒定,射频功率为40W-50、高压汞灯加热电流为5A-6A,衬底被加热到100℃的条件下,以WOCl4作源,采用等离子体增强CVD技术等血了WO3薄膜。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纯硅和含骨架钛的HMS,MCM-41两类中孔硅分子筛,利用它们的表面羟基与钛酸异丙酯(Ti(O^iPr)或d-酒石酸二乙酯(DET)的交换反应,用四种组装方法成功地将Ti(O^iPr)4+DET手性络合物接枝到纯硅的HMS和MCM-41中孔分子筛上,从而首次制备出固载手性钛的中孔催化剂。用FT-IR表征了中孔材料与手性钛铬合物的交换作用,并测定了钛的负载量。在用固载化的手性催化剂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发现:DET配体对钛中心的调变作用将造成其催化活性的下降和环氧物选择性的上升;DET配体的手性诱导作用将使环氧产物具有一定的光学选择性(其中d-型环氧物异构体过剩ee.%最高可达32.4%)。  相似文献   

7.
采用模板组装途径合成MCM-41和HMS两类中孔材料,探讨了在含模板剂和烧去模板剂的这两类载体上键合两类酒石酸钛络合物的组装方法。XRD和FT-IR结果表明:在焙烧过程中,MCM-41长程有序的中孔结构会发生退化而转化成与HMS相似的结构,并导致1219和580cm^-1红外带的消失,而诱发载体产生强度的Si-OH畸变。中孔HMS与钛化合物的键合作用会诱发载体产生弱的Si-OH畸变振动。在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模板剂和酒石酸二乙酯(DET)配体对钛活性中心的调变作用可促进提高环氧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在对用XRD表征确证分属于TS-2分子筛和无定形TS氧化物(简称ATS)结构的一系列样品进行红外表征时,首次发现在分子筛骨架与无定形表面都存在Ti-O-SiO3健,但这两者在红外上是可区分的,前者作为骨架钛振动带出现在962.5~966.7cm-1处,而后者作为非骨架钛振动带则出现在945~956cm-1处,即后者明显发生了红移.分子筛骨架振动带(1226,556cm-1)强弱对其Ti-O-SiO3带的位置影响不大,比较而言骨架带弱的约有2.0cm-1的红移.苯酚羟基化结果表明在分子筛骨架上的Ti-O-SiO3活性位上苯酚羟基化生成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而处于无定形表面的非骨架Ti-O-SiO3活性位上只生成邻苯二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固体粉末法RE-B-Ti共渗工艺,渗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渗剂对T10钢进行共渗处理,渗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均优于单一渗硼层和渗钛层;稀土元素具有催渗作用,其最佳浓度约为5%,此时渗层最厚,且其耐磨性及耐蚀性亦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S-2和TBS-2沸石在催化氧化苯乙烯重排反应中的酸催化性能,与不含硼的TS-2沸石相比,TBS-2的重排活性比TS-2的高出近一倍,生成苯乙醛的选择性也稍好于TS-2.XRD,IR及SEM表征证明具有较高结晶度、较高骨架钛、较适宜骨架硼以及晶粒细小均匀的沸石有着最佳的重排活性,晶粒较大的沸石催化活性有所下降,结晶度和骨架钛都较低的沸石重排活性明显下降.此外还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重排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选择高效模板剂P123,以水热合成法制备介孔分子筛,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_2负载到分子筛SBA-15上,最后以氧氯化锆为金属源,采用浸渍法将金属沉积到TiO_2-SBA-15上,得到新型光催化剂Zr-TiO_2-SBA-15。通过FT-IR,SEM,TEM等实验分析方法对新材料进行表征。选择模拟染料甲基橙溶液对Zr-TiO_2-SBA-15的降解能力进行考察,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锆沉积量为1%的Zr-TiO_2-SBA-15在pH值为4、光催化剂添加量为15 mg、甲基橙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时,对甲基橙的最大降解率为87.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固体粉末法RE-B-Ti共渗工艺,渗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渗剂对T10钢进行共渗处理,渗层的耐磨性及耐蚀性均优于单一渗硼层和渗钛层;稀土元素具有催渗作用,其最佳浓度约为5%,此时渗层最厚,且其耐磨性及耐蚀性亦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掺杂钛的MCM-48中介孔分子筛为催化剂,对α-十八碳醇和α-二十碳醇转化为相应酸的进行了考察,对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Ti-MCM-48催化剂钛含量对催化氧化活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强退缩性的非线性扩散方程ut=△φ(u)-f(u)。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广义源型解的存在性,不存在性和非常奇异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5.
对以金属铜和活性金属钛为钎料,钎焊陶瓷Si3N4和纯金属钼时,钎料的作用及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钎焊过程中陶瓷和金属之间的界面上,在陶瓷的电铲应的作用下,产生陶瓷侧为负极的热电动热。活性金属钛偏析到陶瓷侧,形成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热反主尖,成功在地160℃的低温下,直接在蒸钛硅衬底表面合成了多晶BaTiO3薄膜。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薄膜的组织结构均匀、致密、平均晶粒尺寸约100nm。对比快速热退火前后薄膜的扩展电阻深度分布、SEM形貌象和X射线衍射谱发现:薄膜呈多层结构,退火前为立为BaTiO3/非晶BaTiO3-x/Ti/Si,退火后变为四方BaTiO3/Ti/Si。  相似文献   

17.
Ti-HMS的合成和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性伯胺(十二胺)作模板剂,合成了过渡金属Ti取代的HMS中孔材料。XRD和FT-1R表征表明Ti能有效地嵌入HMS骨架壁中而不会造成其中孔有序度的下降。钛在HMS中的嵌入量是随合成原料n(Ti)/n(Si)的啬 而上升的,最高可达每克HMS嵌入1.61mmol钛。IR中960cm^-1带强度与钛嵌入量呈正比,这可能表明960cm^-1是由钛嵌入中孔骨架而引起硅氧四面体结构发生畸变所致。催化实验结果表明:Ti-HMS能有效催化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氧化苯乙烯生成环氧苯乙烷(65%-86%),苯乙醛(6%-15%)和苯甲醛(8%-20%),且能重复使用数次而不失活,此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钛和过氧钛一取代Keggin结构杂多配合物α-K_5H[SiW_11Tio_46].4H_2O和α,β_i-M_6H_11[SiW_11(TiO_39].xH_2O(i=1,2,3) 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Ti-O-O含 配合物中O_2~(2-)的不可逆还原波出现在-0.1V左右,由于O_2~(2-)的存在明显地增强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能.故过氧杂多配合物可作氧化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介绍用于波分复用的一种新型的无源器件--列阵波导光栅,分析其工作原理,概述制备方法,用途和目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谭中富 《黄淮学刊》1996,12(3):10-16
在统计平衡状态下给出了复合系统即串联-并联系统、并联-串联系统、表决-串联系统、旁联-串联系统的维修理论,并给出了系统中单元的冗余数及维修人员数的最优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