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离子色谱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一种离子色谱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以氩气,氦气为载气和工作气体,利用超声雾化样品引和技术,研究了该检测器对非金属元素的分析性能。并用其于无机试剂中磷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铍铬钼钡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对Al,Be,Cr,Mo,V和Zr进行了测定,样品用超声雾化法引入。考察了实验条件的影响,建立了测定的最佳条件,测定Al,Be,Cr,Mo,V和Zr的检出限分别为5.3ng/ml,0.47ng/mL,3.6ng/mL,5.3ng/mL和60ng/mL,线性范围为2 ̄4个数量级,考察了一些共存物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线分离富集微波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d,Cu,Z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通过在线分离富集测定Cd,Cu和Zn。考察用MPT-AES测定这些元素的条件及共存物的影响。Cd,Cu和Zn的检出限分别为4.0ng/mL,3.0ng/mL和4.0ng/mL,工用于实际样品分析,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低功率氩微波等离子体炬中Ar和一些分子组分的发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功率氩微波等离子体炬中Ar和一些分子组分的发射特性进行了研究。详细考察了Ar谱线和一些分子谱带的发射强度随观测高度的变化及微波前向功率、载气流量等因素对OH,NH和N2带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FI—MPT—AES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动注射进样在线标准加入微波等离子体矩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实际样吕铝合金,催化剂等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炬法制备了金刚石薄膜。并在一定的微波功率下,研究了Si基片到火炬喷嘴距离(L)对金刚石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离L为6mm时沉积的金刚石薄膜的结晶性好、金刚石相纯度高。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技术研究院最近启用NISTFI时钟作为国家的时间标准。该时钟代替了1993年启用的作为美国时间标准的NIST-7时钟成为一个起源时钟。 F1型原子钟将钩气体原子流导入真空腔内,用几束红外激光束将原子推入一个球体,减缓其运动速度,并将其冷却到近于绝对零值。然后两束垂直激光将球体上举到约一米的高处,穿过一个充满微波的空腔。关闭所有的激光,重力作用又将球体通过这个空腔降下来。微波改变了某些原子的能量,使其发出光线或萤光。用仪器测量萤光量。该程序随着微波频率变化重复进行,直到萤光达到了最高值。这…  相似文献   

8.
对低功率He微波诱导等离子体的产生及Surfatron的调节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用超声雾化法引入样品,测定了非金属元素Cl和Br,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渍液相还原微波辅助法制备了不同Pt-Pd原子比例的、高分散碳载铂钯(Pt-Pd/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LSV)、计时电流法(CA)、能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分析不同Pt-Pd原子比例Pt-Pd/C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本身对甲醇没有电催化氧化活性,但Pd的加入影响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当Pt∶Pd原子比为2∶1时,催化剂对甲醇具有最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结合测定水中微量铅的实验方法.该方法为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提供了一种易雾化的、非易燃的有机萃取体系.选定并优化了萃取的影响参数后,计算出经过富集与未经过富集的标准曲线的斜率比为330.标准曲线在2~7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检测限为1.4μg/L.重复7次测量50μg/L的铅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对自来水、井水、湖水等样品进行了分析,回收率为104.4﹪~109.6﹪.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现行《原子物理学》教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以量子力学理论为主线的《原子物理学》教学改革方案,并对《原子物理学》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充有Kerr-介质腔中一个二能级原子通过双光子过程与一单模腔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问题,阐明了适当组合原子-场的失谐δ和非线性参数X可得到周期性的动力学现象,考虑了量子系统的统计性质,给出了光子数分布和原子反转,分析了场的纯度。  相似文献   

13.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速度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有限温度下微粒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比内部原子的要小,微粒内部各原子的均方速度近似相等。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原子的均方速度升高更快,在高温极限下所有原子的原子均方速度都相同,并与温度成正比。微粒尺寸对各原子的原子均方速度几乎没有影响,但随微粒尺寸的增加,微粒中所有原子的均方速度的平均值增加。  相似文献   

14.
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格林函数理论,推导了纳米一维单原子晶体颗粒的原子均方位移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近拟下,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与温度成正比,纳米晶体颗粒内部原子的均方位移小于表面原子的均方位移。随纳米晶体颗粒的尺寸增加,表面和中央原子的均方位移都增加,而纳米晶体颗粒中的所有原子的均方位移的平均值也增加。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射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雪李佳  王仁章 《松辽学刊》2005,26(1):50-51,53
用微波辐射技术以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探索合适的反应条件.实验中,分别从催化剂的用量、微波输出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投料比四个因素进行实验条件的探索,得出最佳的微波合成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0g,酸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0:2.0,微波功率为595W,微波辐射时间为30min,产率84.1%.  相似文献   

16.
贾祥志  吕昕 《河南科技》2023,(20):124-129
【目的】本研究重点分析新兴的电磁感应加热雾化技术,对其技术发展脉络和研发路线进行剖析,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挖掘专利,对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的电子烟技术进行梳理,并对2020年以来的最新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将前期发展脉络划分为前期技术期和技术稳定期,并对新技术进行归类。【结论】综合表明,电磁感应加热雾化技术在加热性能方面比电阻式加热技术有显著优势,而且不会产生积碳和污垢,具有简单易用、不易损坏的优点,将成为电子烟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非平衡偏聚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硼在钢中的扩散机制和偏聚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电子自旋微扰分为自旋对状态描述的影响和自旋对能级的影响两个过程,解决了用对称性理论分析碱金属原子精细能级的产生时遇到的两个问题,从而使碱金属原子精细能级产生的对称性解释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杜娟  高文秀 《松辽学刊》2007,28(4):92-93
在微波常压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合成了2-苯基噻唑烷—4-甲酸,讨论了反应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反应物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技术可用于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并显示出微波合成的简便、安全、快速、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克强 《黄淮学刊》1998,14(1):58-59,62
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双原子分子的链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发现双原子分子的键长与组成双原子分子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据此提出一种直接根据原子结构预测双原子分子键长的方法。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0058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