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作者根据莲花山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了在立足保护、适度开发、注重地方特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开发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设想,以自然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开展森林旅游,形成主题丰富的森林旅游产品;同时结合洮岷"花儿",开发文化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备受各国关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有着良好的资源条件。文章在扼要分析了发展中国生态旅游优势的基础上,重点主中国开展生态旅游所出现的问题。认为加强环境教育和生态管理是搞好中国生态旅游的有效策略 。  相似文献   

3.
信阳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依据信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所具备的优势,探讨了该区域开展森林重庆旅游的开发思路,并对其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及开发步骤进了设计研究,提出了开发原则和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韶关市建设森林生态市的概念、基本条件和要求,依据韶关市生态资源特点,按照开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可将韶关市分为5个森林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5.
游彩云  梅拥军 《科技信息》2010,(21):I0380-I0380,I0415
本文通过感性工学实验,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美学构景。为森林生态旅游景观林设计及经营提供依据,从而构建理想的森林景观条件,使森林旅游更好地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给旅游行业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6.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本文通过对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分析,为森林生态旅游提出“一个中心、四个景区、放射状旅游路线,开展森林垂直带谱生态回归游”的开发构想,并对开发与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延林  柳明来 《科技信息》2011,(19):I0396-I0396
生态旅游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新概念,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部门乃至经济支柱产业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理想的形式,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风靡全球,约占旅游市场份额的30%以上。走向森林、走向自然、走向环保、走向低碳、走向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如何科学有效发挥森林生态旅游在林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开发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将经济效益,生态保护和社会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黄龙山林区开发生态旅游产业提出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邓素兰 《科技信息》2012,(30):473-473,475
在生态旅游成为潮流的今天,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业发展新方向,国家政策支持,国内生态旅游市场兴起,张家界发展生态旅游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张家界具备的资源条件、所处生命周期、游客倾向等因素确定张家界生态旅游应以森林生态旅游作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黄楝树林场的生态旅游开发为例,提出了利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规划,打造全景森林的旅游产品,以生态旅游者为市场定位,考虑资源有价、环境成本的门票定价标准,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森林旅游生态开发模式.保护了森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尚华芳 《科技信息》2014,(4):103+107
生态旅游作为国际上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活动,已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快速发展。黄河三角洲作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是唯一出路。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资源的实地考察,与微山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莱芜市雪野旅游区、枣庄冠世榴园生态旅游区、山东沂山生态旅游区等省内生态旅游景区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与劣势,最后对黄河三角洲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几点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泰县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和开发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长泰县旅游及其形成机制,指出生态旅游资源是长泰旅游资源的特色,特别是水域生态、森林生态、观光农业生态尤为突出。文章认为紧邻覆漳泉是开发长泰生态旅游的区位条件,领导重视是保证条件,人文景观多样是依托条件。最后提出了合理开发长泰生态旅游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席一 《科技信息》2009,(32):I0357-I0358
重庆直辖以来,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重庆的生态旅游资源、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未全面开发,生态旅游活动也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建设“森林重庆”的现今,在城市旅游资源大开发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生态旅游的空间很大。结合重庆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落实党中央“314”部署和“3号文件”精神,制定重庆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加快重庆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风景资源特点。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果自然景观良好,生态质量较好,适合开展生态旅游。结论生态旅游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旅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类型,也是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开展太白山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是进行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宏观决策、制定太白山森林公园旅游区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村寨森林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些村寨生态环境良好,为生态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传统森林和生态文化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研究少数民族传统的森林和生态文化,森林利用方式以及如何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等都对传承古老技艺、保护森林资源、保留当地古老森林文化、增进当地居民福祉、发展民族生态学和建设生态文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案例法及文献综述法研究对D侗寨进行了研究,该寨具有森林相关的天然旅游景点、木质景观、造纸技艺和其他与森林相关的生态旅游资源,并对今后如何基于侗族传统森林文化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进行了探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及保护的措施:明确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定位和制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注重对民族地区原生态的保留及对游客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知识、对旅游村寨内的生态环境应实时监控、适度根据村寨条件改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平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平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资源条件、旅游条件、环境条件的权重分别为0.6141、0.2691和0.1168,说明平潭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品质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平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部开展生态旅游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加快形成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区;确定生态旅游景观区生态容量,切实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确定其生态旅游目标市场,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提高地方居民的参与程度;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计算机管理,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山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实现形式,近年来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资源,在保护好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保护区事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曹栋梁  刘伟丽  牛瑞刚 《科技信息》2010,(32):I0061-I0061
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工作之余到森林公园观赏自然景观,心旷神怡,身体机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放松,森林生态旅游对人类的保健作用及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等方面日益重要,对地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推动作用。安阳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森林生态旅游才刚起步,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动力,以社会效益为目标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模式.新疆有异常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地文地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分布着众多的珍稀物种和独特自然景观的特殊地域, 共有23个自然保护区,每一个都是天然的旅游区.新疆开展生态旅游有着足够的旅游资源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为此应当采取合理的对策开展新疆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江源区旅游资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地评价了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从对三江源区的24处风景区所得的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均较低,这和它们的旅游开发条件较差有直接的关系。但由于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是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它对生态旅游者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恰好可以扬长避短来开发这些旅游景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