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博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204-205
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具有增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利于掌握、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加强情感教育可从三方面入手1、运用朗读和教学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2、利用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触动学生的情感;3、活用习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多种模式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聋校语文的教学。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情感教育,就是指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它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这就肯定了语文教学具有情感  相似文献   

4.
情是教育的根,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育,教育过程是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情感交流,因此,情感性原则是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文章从陶冶情感、释放情感和培养情感这三方面来注重情感教育,让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流露。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努力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由于很多教师的教学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效率一直都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情感与教学     
情感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的情感对中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加大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笔者从亲身的教学实践中谈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情感与教学     
情感是每个人的需求,健康的情感对中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良好的促进作用.语文新课标要求,要加大对学生情感的教育.笔者从亲身的教学实践中谈到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刘俊丽 《甘肃科技》2012,28(19):93-94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怎样提升语文教育水平,应成为中职学校一门重要的课题。分析了情感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并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深研教材、活用写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和谐发展,以求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兴趣情感教育,已成为每一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的一大课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发现:“新奇——有趣——把握情感——掌握知识”,这是一条进行兴趣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罗长春 《科技资讯》2013,(12):184-184
教师要在教学中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情境、移情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性情,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浓郁的教学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性情,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闫长楼 《科技资讯》2014,(30):171-17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却很少提到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很重要,教师必须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最终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动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及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以情动情,从而达到知、情、意交融的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健全人格、进行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高度重视情感体验的重要作用,探索促进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学应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情感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还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的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的灌输,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致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呼吁语文教学中情感的回归,当教学中灌输了奔腾的感情激流,我们的教学已经升华到了理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毛小全 《科技信息》2007,(19):219-219,201
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新教材内容的变化为我们的教学重点指明了方向;转变教学观念,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品质形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文道的有机结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的情感教育、整体教育为原则,努力创设 语文情境,培养学生做人的道理,达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学科,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道德感教育、理智感教育、美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认识探索过程,这主动的认识活动要想收到满意的效果,无疑需要情感的支撑与推动.但长期以来,职教语文课的教学过分强调语文专业知识的传授,无视学生的情感与需求,这样不但使学生对本门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动力,同时也淡化了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方面应有的功能.因此,现在应该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怀古教育的时候了.下面就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何南 《科技咨询导报》2012,(22):173-173
情感是语文课程中固有的因素,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非常有必要。而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甚至是课堂之外,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