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路径演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路径演化规律,借助演化经济学研究工具,建立银行和担保公司支付矩阵,分析银行和担保公司交往过程的演化模型,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条件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信用担保路径演化系统收敛于两种模式,随着信用担保风险和收益的改变,收敛于不同模式的概率发生显著变化;为寻求跳出不良"锁定"状态指明了方向,现阶段银行群体与信用担保公司群体的交往模式自发演化依赖于各种策略的相对支付;信用担保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风险的合理分担;信用担保业长远发展需要改变银行的强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信用担保是伴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产生的,与银行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分担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积极通过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来化解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数理模型,探讨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实现双赢合作的条件与方式。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分布特征是将有助于信用担保机构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信用担保违约风险的Poisson分布模型,对信用担保风险发生频次的分布特征以及风险损失分布特征进行拟合检验,并运用极值理论对风险损失分布的阈值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信用担保违约风险的发生频次分布较好地服从Poisson分布,并具有尖峰性及较为显著的离散性,而信用担保风险的损失分布则具有厚尾性且损失阈值较高,因此,信用担保违约风险出现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信用担保契约,考虑资金约束零售商具有损失规避特性,研究损失规避偏好和信用担保比例对供应链决策和渠道协调的作用。首先刻画了供应链金融系统参与方的最优决策,并实施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参与方的最优决策受到零售商损失规避程度和信用担保比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发现具有信用担保的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并且损失规避程度和信用担保比例都会对协调条件产生影响。最后,对数理分析内容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VaR模型的信用担保定价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陈晓红  韩文强  佘坚 《系统工程》2005,23(9):108-110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渐完善,信用担保的使用日趋频繁,目前信用担保定价方法主要采用经验定价法和期权定价法。分析这两种方法在实际使用当中的局限,结合国际通行的VaR风险模型,给出了能根据信用担保风险确定担保价格的定价方法,使用该定价方法,担保机构可以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至少获得无风险收益。  相似文献   

6.
许友传  何佳 《系统工程》2007,25(6):121-123
企业最低净现金流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还款概率和还款额度,进而影响到信用担保定价决策.针对最低净现金流要求对企业还款意愿的重要影响,考察最低净现金流要求与担保定价的关系,并给出基于最低净现金流要求的信用担保期权定价方法,它还与获得现金流补充条件下的信用担保定价相兼容.  相似文献   

7.
当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约束,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承担起投资者角色.考虑生产商向资金约束零售商提供贸易信用、供应链金融等内部融资,零售商也可选择互联网金融等外部融资,且所有融资模式均受投资失败风险影响,本文探究生产商最优投资策略.首先建立优化博弈模型依次分析企业融资运营决策;进而分析投资成功率、风险分担率、零售商初始资金等关键参数影响;最后,分析生产商和零售商最优融资模式选择策略及双方博弈均衡策略,以及生产商冲突应对策略.研究表明:贸易信用融资是生产商最优融资提供策略;不同资金量零售商融资模式选择策略不同;当零售商不选择贸易信用融资时,博弈均衡下融资模式可能对生产商不利;本文提出一类可变参数风险分担机制,以改进传统常数风险分担机制的不足:生产商可根据零售商所持资金合理调整风险担保比例,以改变融资均衡.这有助于同时实现生产商、零售商、商业银行三方共赢.本研究为生产商合理开展中小企业投资运营提供了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8.
基于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海峰 《系统工程》2007,25(6):41-44
针对单期定价的不足, 结合担保实践中债务展期的优势, 把存款保险风险定价思路引入信用担保风险定价, 从准债权与准股权复合设置角度, 提出了类似于优先股模式的债务追索权, 构建了债务展期的担保复合定价模型, 给出了模型的定价方法, 并作了模型的假设适用性实证分析, 深化了信用担保的风险定价理论.  相似文献   

9.
核心企业回购担保下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定价决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剩余产品回购率的大小来刻画供应链的上游核心企业对下游中小企业存货质押融资行为的担保程度,模型化了银行的存货质押融资决策.研究表明,银行的期望利润、存货质押率与核心企业的担保程度成正相关,贷款利率与担保程度无关且固定等于管制利率;并且发现某一程度的担保(对应某一质押率)是合理的.本文的研究为银行要求核心企业提供回购担...  相似文献   

10.
订单转保理融资模式的供应链金融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最初的保理中,核心企业提供信用的回报往往是体现在整体供应链绩效和运营效率上,而不是直接收取担保费用.文章研究的是基于保理融资下的新业务——订单转保理模式.描述了订单转保理融资模式下的整个供应链运作现状,考虑供应链中零售商为供应商提供信用担保,通过设定保理回报率收取担保费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单周期报童模型,探讨了该融资模式对供应链绩效和效率的影响及保理回报率对订货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订单转保理模式能够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使得供应链多方共赢,但并不能明显改善供应链效率,说明该模式下协调依旧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另外,零售商愿意提供信用担保,使得供应商获得贷款从而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但通过设定保理回报率获得担保费用的方式,反而会降低零售商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蒋嵘涛  李建华 《系统工程》2008,26(1):114-119
信用卡业务是一种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特点的创新金融业务.具有信用风险的透支业务是其主要利润来源.本文基于对信用卡透支收益与成本分析,提出要提高信用卡透支收益水平,就需要降低透支收益融资成本,建立个人信用综合评价,提高透支安全性和回收比率,并建立信用累计制度和透支利率激励模型促使持卡人透支基数扩大,并为发卡银行作出综合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几何布朗运动理论,在综合考虑不完全信息状态下不同信用等级的差别定价、履约概率、需求转移以及商机存在概率的基础上,建立了集成式赊销决策优化模型,并推出全新的赊销决策规则.实证结论表明,不同信用等级采用不同的风险溢价标准、商机存在概率和需求转移率,有利于提高推出赊销后总收益估算精度,为赊销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改进后的赊销时机选择规则提供了直接计算最佳时机的简便方法,克服了传统对比方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融企业的信贷服务水平影响零售商的信贷消费需求情形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金融企业的最优服务水平决策和系统协调问题。为此,分别建立了集中决策模型、分散决策模型及成本共担契约协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推导得出:分散决策时的最优订货决策、最优服务水平及最优系统利润均比集中决策时的要低;当零售商分担一定比例的金融企业信贷服务成本,并且金融企业分担一定比例的零售商单位实际产品成本时,成本共担契约能够实现系统的协调。最后,进一步通过数值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成本共担契约可实现系统的协调,并使零售商和金融企业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4.
企业短期投融资风险交互式多目标决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重要的业务决策——短期资金投放决策和短期资金筹措决策 ,进行了各种短期资金投放、筹措方式的风险效益分析 ,并结合实际企业应用研究 ,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投融资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授信风险及零售贷款违约风险数据为基础,从宏观经济环境、客户信贷行为、企业经营水平三个维度出发,对客户风险预警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企业客户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从企业财务、企业信贷行为等客户数据信息中挖掘出隐含在背后的客户风险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一种基于Logit与SVM的混合预警模型.该模型除了具有单个模型的良好基本性质,还能够充分捕捉和有效刻画影响因素对于客户违约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复杂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新的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对客户信贷风险具有较高的预警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企业集团客户贷后信用风险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了企业集团客户贷后信用风险识别模型的构建问题,并实证考察了中国三个生产经营型集团的信用风险与其母公司的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能获得这三个生产经营型集团的信用价差数据,本文利用从信用风险评估模型(KM V)获得的预期违约概率构建一种企业集团违约指标作为其信用价差的替代.实证结果发现 ,在双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母公司的信用价差并不是企业集团违约指标的格兰杰原因, 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7.
Company bankruptcies cost billions of dollars in losses to banks each year. Thus credit risk prediction is a critical part of a bank's loan approval decision process. Traditional financial models for credit risk prediction are no longer adequate for describing today's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health and potential bankruptcy of a company. In this work, a multiple classifier system (embedded in a multiple intelligent agent system)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a company. In our model, each individual agent (classifier) makes a prediction on the likelihood of credit risk based on only partial information of the company. Each of the agents is an expert, but has limited knowledge (represented by features) about the company. The decisions of all agent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form a final credit risk predic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our model out-performs other existing methods using the benchmarking Compustat American Corporations dataset.  相似文献   

18.
运用投资组合理论中有效前沿和资本市场线模型,基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NIM(net interest margin)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营效率进行测算;采用2011-2016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良贷款率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收益造成的损失;通过对上述结果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基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运营效率,能更好揭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和收益关系.未来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中应考虑参考和使用投资组合理论.  相似文献   

19.
投贷联动融资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的重要命题,选择合理的供应链契约结构则是促进金融资本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及防范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刻画了股权资本重构融资企业信用与产融结合的新特征,构建了零售商投贷联动融资下批发价(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探讨了供应链契约结构的选择机制及对供应链运营效率改善空间.核心研究发现是投贷联动融资的供应链契约结构选择取决于交易成本降低(协同效益)与供应链协同成本的比较.此外,收益共享契约下投贷联动融资能协同供应链成员与金融机构实现帕累托改进,且存在贷款利率与努力成本扰动风险倒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