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马拉雅地热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喜马拉雅地热带是我国大陆上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热带之一。 喜马拉雅地热带西起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西南,向东大体沿雅鲁藏布江流域展布,至昌都地区西南以后折向东南,并经高黎贡山进入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地热区。地热带的南界为喜马拉雅山主脊线附近的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体,北界为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北坡的白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有一条东西绵延两千多公里的弧形地带.它西起森格藏布河谷,东抵横断山区西缘,分布着中国最强烈的水热活动.由于这一弧形地带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又是第三纪以来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产物,所以命名为喜马拉雅地热带.  相似文献   

3.
马世旺 《科技资讯》2006,(9):190-190
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濒临板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吸收岩石中的热量而被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经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羊八井热田是喜马拉雅地热带中约40个高温热田之一,位于喜马拉雅地热带的中部,是我国已发现的一个规模宏大的地热田。 热田出露于羊八井新生代断陷盆地的中部,地势平坦,海拔约4300米。唐山与念青唐古拉山耸立在盆地的南、北两侧,山顶终年积雪,冰川、冰斗发育。羊八井盆地是念青唐古拉  相似文献   

5.
尼泊尔南部多热带成分,北部多高山植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种子植物1451属,5000种,属于热带的科数不少,但属种不多.反之,亚热带成分则有较多的属和种.裸子植物只有雪松Cedrus是特有.有花植物仅61属不见于中国,特有属只有14属.60%的种与滇、藏共有.热带成分与云南较密切,亚热带成分则与西藏的最接近. 喜马拉雅植物区系只有4000万年的历史.区系成分基本上是华夏的.少数与北极、北美、日本“间断分布”的成分也是华夏的,尼泊尔及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华夏植物区系的后裔,而不是传统上所说的,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谷露高温地热系统的热水进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来研究其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热水为中偏碱性水,矿化度较高,化学类型主要为Cl·HCO3-Na型和HCO3·Cl-Na型。热水在沿主要控热断裂上升途中与围岩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水岩作用强烈,到达浅部之后,由于受到冷水的混合作用影响使得温度下降,在Na-K-Mg三角图上表现为局部成熟水和未成熟水。利用混合模型对热水未受到冷水混合影响之前的温度进行估算,得到热储的温度范围为195~260℃,冷水混入比例为52%~74%。  相似文献   

7.
 高温地热水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世界各国对其中锂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对青藏高原丰富的地热资源中富锂地热资源进行了综述,得出其具有以下特点:(1)构造控制强烈,地热型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雅江缝合带两侧及其南部地区强烈活动的高温地热田中,受到沿近NS向正断层发育的裂谷或地堑盆地的强烈控制;(2)品质好,锂含量可高达239 mg/L;Mg/Li非常低,多数富锂地热系统Mg/Li介于0.03~1.48;Li/TDS相对较高且介于0.25%~1.14%(扎布耶富锂盐湖为0.19%;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为0.08%~0.31%);持续稳定排放数十年,部分达到工业品位(32.74 mg/L);伴生可以综合利用的B、Cs和Rb元素等;(3)规模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锂含量达到或超过19 mg/L的富锂温泉至少有19处,年排出金属锂约4281 t,折合碳酸锂25686 t,并且最新钻孔数据表明地热田深部潜力巨大;(4)属于非火山型,火山岩缺失;(5)深部来源成因,富锂地热系统的形成与印度和欧亚大陆碰撞引起的地壳深部部分熔融密切相关,深部熔融岩浆为富锂地热系统提供了稳定的热源,富锂的母地热流体沿着青藏高原南部广泛发育的断裂带上涌至地表形成高温富锂热泉。由此,认为青藏高原南部广泛发育的高温富锂地热资源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值得开发利用的地热型锂资源,随着地热水中锂提取技术的不断提升,青藏高原南部地热型锂资源有望成为一种可有效开发利用的锂矿床新类型--地热型锂矿床。  相似文献   

8.
西藏马攸木金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藏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尤为突出。西藏的铬铁矿资源是我国的最重要矿产地 ,地热资源也得天独厚 ,铜矿资源非常丰富。可是金矿资源虽多有报道 ,但其规模不大 ,尤其是岩金矿床尚未有重大突破。1 999年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多吉院士根据西藏地质特征 ,结合长期从事地热与矿产勘查工作经验 ,认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成矿条件很好 ,属重要的成矿区带 ,有可能找到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床。根据缝合带西段马攸木地区是水热性活动最强的地方 ,并有前人遗留的古采坑 ,因此决定对该区进行野外砂金地质调查。但首次…  相似文献   

9.
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龙脑香林种子植物名录、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等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龙脑香林有种子植物602种,347属,103科;种子植物区系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5.73%,热带属占93.95%,热带分布种占92.86%,而76.25%为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在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的种类中,又以南亚-大陆东南亚分布(变型)为主,占总种数的30.07%,从分布区类型表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龙脑香林植物区系是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并与热带喜马拉雅地区的植物区系联系更加紧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35种区系成分仅见于此地而不见于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西藏地壳模型及其化学成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地壳是指西藏高原内中-新生代造山带的地壳。其面积210万km~2,地壳平均厚度63.5km,地壳体积1.32亿km~3,地壳内的岩石平均密度2.775g/cm~3,地壳质量3663地克(=3.663×10~(17)吨)。西藏地壳由五个槽壳构成。它们是松潘甘孜槽壳、三江槽壳,喀拉昆仑唐古拉槽壳,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槽壳和喜马拉雅槽壳。根据现有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地理学资料,本文概略地给出了西藏地壳模型及其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详细论述了西藏白垩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地理分布、共生生物关系。并根据双壳类的特点划分出喜马拉雅,冈念,羌塘-三江三个区。提出了西藏白垩纪明显的三分性以及双壳类繁盛于白垩纪中期、晚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西藏水热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73—1974年西藏地热考察中采集了热水样品400多个,气样24个,以及一大批泉华样品。在这些样品室内分析、鉴定基础上,对西藏水热地球化学的某些特点做初步讨论。 西藏热水的pH值和矿化度的总貌如图1、2所示。热水的pH值大多数属中偏碱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详细论述了西藏侏罗纪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地理分布和共生生物的关系,并划分为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江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15.
正赵尔宓(1930—),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四川成都人,满族,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951年毕业于华西大学生物系,曾为美国康乃尔大学高级访问教授、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首批入藏考察的两栖爬行动物学者之一,为西藏增加8个新种和10个中国或西藏新记录种,并首次报道在墨脱希壤采到眼镜王蛇,将其分布范围向北推移了4个纬度,认为这是亚热带动物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汽通道向北扩散的证据。主要依据爬行动物的分布首先提出在动物地理区划的西南区增加一个新的"喜马拉雅南坡亚区"。对西太平洋岛链两栖爬行  相似文献   

16.
汤欢  薛跃规  伍明凤 《广西科学》2014,21(5):534-540,549
【目的】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本底还不清楚,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该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资料,促进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该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方法】通过野外标本采集、调查,室内整理、鉴定,对该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保护区蕨类植物共有37科,69属170种。热带科与温带科比例为12∶1,热带属与温带属比例为3∶1。属于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的属共有8属,其中,4属为中国-喜马拉雅变型,1属为中国-日本变型。【结论】该保护区少种科、属数量多,区系热带性质明显,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7.
山东半岛温泉的分布规律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山东半岛地热场特征,区域地质构造,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关系的研究以及地热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认为温泉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温泉的形成机理为深循环-地热增温,即大气降水或第四系潜水断裂带深循环,在正常地温梯度下吸收地球内热增温形成热水,再沿断裂破碎带上涌至地表而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18.
从印度板块的漂移论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特点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印度的植物区系有许多特点:①属种丰富,不下20,000种,单位面积的总数超过同面积的任何植物区系;②特有的属和种比任何地区要少,和它的丰富的植物区系很不相称;③有很多中国植物成分,马来西亚成分,北非成分,欧洲及西伯利亚成分,以致印度植物志的主编Hooker 认为,“纯印度植物区系是不存在的”;④由于印度所处的地位的特殊性,使它的东西部及平原和山地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着重讨论印度植物与喜马拉雅植物的关系,进而探讨在亚洲植物区系中究竟是印度和喜马拉雅植物左右着中国植物区系,还是中国植物区系影响了印度及喜马拉雅区系.最后阐述西藏植物区系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2016,(6)
正长尾叶猴(Semnopithecus entellus),属灵长目猴科灰叶猴属,有长尾叶猴亚东亚种和长尾叶猴喜马拉雅亚种两个亚种。成年长尾叶猴的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20千克,尾长达100厘米以上,颊毛和眉毛发达;体毛主要为黄褐色,额部有一些灰白色的毛,呈旋状辐射,面颊上有一圈白色的毛;头顶冠毛;眉毛向前长出,也很长;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长相颇为潇洒。长尾叶猴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主要以树叶为食;尾很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它们白天活动,夜晚树栖,并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结群生活,多时一群可达几十只。除了我国西藏南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西藏野驴沿公路的分布特点和适宜分布区,进而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G219国道仲巴至噶尔段为例,对西藏野驴沿公路两侧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选取6个相关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西藏野驴在公路沿线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适宜生态空间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西藏野驴沿公路两侧分布的种群密度因其离公路的距离不同而有所差异,距离公路0~500 m范围内西藏野驴的分布数量明显低于500 m范围外的分布数量,西藏野驴对公路干扰具有趋避性.观测记录和MaxEnt模型预测均显示,西藏野驴在仲巴至噶尔段国道的高适生区集中在中段和南段,这些适宜度较高和较集中的路段适合增设野生动物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