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钟声  刘伟 《科技信息》2010,(20):I0301-I0301
供热分户计量是以集中供热或区域供热为前提,以适应用户热舒适需求、增强用户节能意识、保障供热和用热双方利益为目的,通过一定的供热调控技术、计量手段和收费政策,实现按户计量和收费.  相似文献   

2.
由于供暖经营日渐困难,收费越来越难。热是商品的意识逐渐增强,谁受益谁付费的观念逐渐形成。建设部在2000年又发布了《民用节能管理规定》令,推行采暖节能和分户计量收费,由福利型供热转变为商品化供热的形式。本文将对分户计量收费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城镇供热的变迁,探讨了从传统的集中供暖收费发展到现阶段的分户计量供暖收费的形式和特点.针对现阶段分户计量收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户计量方法,即以室温为依据进行分户计量的收费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物理和数学模型.新模式不但能取消价格昂贵的量热仪表,大幅度降低收费成本,还能避免用户从邻居免费“蹭热”等不公平弊端.  相似文献   

4.
刘沛 《科技信息》2010,(1):394-395
介绍了我国的供暖状况及国内外供热计量的发展。阐述了现有分户计量的方式、收费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实行热量计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康宏 《太原科技》2003,(4):26-27
叙述了热力站规模较大时的优点、缺点,分析了造成规模较大的原因,探讨了满足分户供热。计量收费要求的热力站的规模,提出了确定热力站合理规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斌  章伟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42-42,127
就目前住宅能源的消耗以及应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就目前实行的住宅供热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以及对住宅供热计量和供热计量收费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我国正在开展城市采暖分户热计量改革,分户计量的供热采暖方式将是供热采暖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促进我国建筑节能,将热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实际用热量合理缴费已势在必行。阐述了我国供热节能与分户计量的基本情况、面临和存在的制约难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供热节能与分户计量科技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芬 《太原科技》2005,(3):60-61
采暖分户计量收费势在必行。从室内供热计量的形式、收费组成、存在问题、发展出路等方面对集中供热计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行供热体制,存在的热费收取不合理,收费困难,热能浪费等问题,探讨了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设计中实行分个计量,分户控制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住房和城市集中供热的商品化经营,如何实现集中供热系统的分户供热和分户计量热量,成为当前供热工程技术迫切要求解决的课题。这是由于商品房是以户为单位出售、采暖费是以户为单位收缴的原因所致。本文就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控制和热量计量技术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充注量对小型热泵热水器性能影响的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制冷剂充注量对小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充注量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充注量的变化对加热时间、系统运行最大功率以及对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等的影响.同时结合热力膨胀阀与蒸发器特性,分析充注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判断系统最佳充注量依据.比较了充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参数影响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小型热泵热水器的优化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台架试验数据和热力学第1、2定律,通过改变制冷剂R134a的充注量、室外环境温度和压缩机转速等工况条件,推导出纯电动车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及其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制冷剂R134a的最佳充注量为400g,纯电动车热泵系统总的火用损失为0.61~1.28kW;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火用效率较低,分别为37.9%~53.1%、34.2%~61.8%.  相似文献   

13.
在自行搭建的低温余热能源回收系统上,以堇青石-莫来石蜂窝蓄热体和工业石蜡为蓄热材料,进行低品位能余热回收利用实验.考察蓄热体种类、主要工艺参数-换向周期等对余热回收率的影响,并结合工业石蜡DSC分析结果,探讨相变蓄热材料对蓄放热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理换向周期为5分钟;蜂窝蓄热体的蓄放热速率均大于工业石蜡的蓄放热...  相似文献   

14.
在自行加榴炮的诸多战术指标之中,药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射初速及射程.以多孔介质传热模型为理论基础,建立火炮装药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容积法离散化处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到相应的差分计算格式,并对自行加榴炮的装药温度场进行模拟仿真.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的理论模型能够正确反映发射装药的温度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内散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锂离子电池组涉及数据规模庞大,传统方法无法有效实现对其散热特性的研究,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通过数值模拟方式研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内散热特性的方法。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组工作原理,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通过雷诺平均法进行雷诺时均处理,获取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内散热控制方程和湍流方程。介绍了初始和边界条件,通过CFD实现控制方程的求解。依次进行了锂离子电池表面散热特性数值模拟、不同风孔大小下电池组散热特性数值模拟、不同倍率充放电后电池组散热特性数值模拟以及不同环境温度下电池散热特性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中心垂直截面和上下壁面的温度分布均为中心最高,壁面较低,壁面温度梯度大,热量散失速度快;在风孔大小和出口大小相近,充放电倍率为1C时,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组内散热性最佳;环境温度越低,电池温度升高幅度越大,散热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多针电晕放电的方法对5种典型针刺毡滤料驻极,确定了最佳驻极滤料和驻极参数,研究了驻极滤料的过滤性能与稳定性.结果表明:5种滤料驻极后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针刺毡提升幅度最大且衰减最小;经15kV驻极电压、2cm极间距离、20min驻极时间处理的PTFE覆膜针刺毡1个月后电荷保持率为62.22%,对1μm以下粒子过滤效率的降低幅度≤0.9%.经200℃高温处理后,PTFE覆膜滤料电荷平均保持率为56.15%,对1μm以下粒子过滤效率的降低幅度≤1.23%;因此,驻极对PTFE覆膜针刺毡有明显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太阳能集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分布参数均相流动数学模型、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和系统充注量模型的基础上,编制了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系统性能模拟程序.将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基于此模型计算了不同充注量下系统的运行参数和性能参数,分析了充注量变化对加热时间、集热器出口过热度、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功率、集热器集热效率及系统性能系数等的影响,指出了确定系统最佳充注量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Thermal behavior of overcharged Ni/MH battery is studied with microcalorimeter. The battery is installed in a special device in a microcalorimeter with a quartz frequency thermometer. Quantity of heat and heat capacity of the battery charged at different state of charge (SOC) at different rates are measured by the microcalorimeter. Based on a series of assumputions, heat transfer equation is set up. Expression of heat generation is attained by curve fitting instead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Thermal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battery in charging period,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match very well.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s non-uniform because the poor conductivity limits the heat transfer during charging process. It is difficult to greatly improve the heat conductivity of the battery because it is related to materials inside the battery including electrodes, separators and so on. Therefore, high rate charge should be avoided in actual use. It may cause some damage to the batter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02CB211800)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由不同厚度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组成的多孔PTFE/聚乙烯(PE)/聚丙烯(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通过热融法和电晕充电技术将多孔PTFE,PE,PP复合膜制备成驻极体,并采用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电荷TS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多孔PTFE/PE/PP驻极体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较厚的多孔PTFE组成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在低温区呈现出较好的电荷储存能力;多孔PTFE的孔洞越多,由其组成的多孔PTFE/PE/PP驻极体在高温区的电荷储存能力越强;在高湿环境下,多孔PTFE/PE/PP驻极体比多孔PTFE驻极体显示出更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多层住宅建筑采暖系统热负荷的特点,探讨了居住在不同位置的热用户在采暖系统关闭后,室内平衡温度的变化规律及户间传热量的大小,指出试图靠设置采暖系统锁闭阀来解决收费问题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