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本文是继續前文“圓弧齿形蝸杆蝸輪传动的研究”(参看太原工学院学报1963年第四期)之后的实驗研究报告。在本实驗报告中进行了61型齿廓蝸輪减速器、阿基米德蝸輪减速器的效率試驗並进行了比較;证明前者此后者优越的多,而在制造方面並不复杂,我們建議推广使用。前文已經談到,我院与太原鋼铁公司协作試制了諾維柯夫圓弧  相似文献   

2.
前言 現代工业上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蝸杆蝸輪传动是普通的圆注杆传动,其中以阿基米得蜗杆、渐开綫蝸桿和延伸漸开綫蝸杆(亦称盘旋面或护轴綫蝸杆)传动。但这些蝸杆传动具有下列两种主要缺点: (1)齿面接触点处的相对速度与接触綫切綫的夹角此90°小得多,而且在大多数的接触点上,角度γ近于0°,只是在少部分的点上(位于蝸杆离开嚙合的区域)才达到γ=40°~50°。从摩擦流体动力学理論來說,在相对速度向量V力定值时,其垂直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一些新观点和优化设计方法对齿轮泵齿形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取得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齿形和最佳参数范围,其优越性已经一定的实践验证。文章中首次提出传统设计齿轮泵齿形的强度裕度过大,可用增大根切量来节省材料、减小体积和提高性能的观点,并推导了大根切齿形相互啮合时重迭系数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HTD同步带经过多次变异,目前已经成为传动性能最好的同步带齿形之一。基于同步带啮合原理,采用复变函数方法分析带齿应力分布与齿形参数之间的关系,运用有限元基本理论分析带齿与轮齿接触受力特征,为研究该齿形同步带传动受力特性和开发国产新同步带齿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设计滚刀的轴向截形入手,提出了链轮的新齿形;在分析了影响链轮齿形的诸因素后,提出了为确定链轮尺寸所必须的六个基本参数,并为优选滚刀参数提出了设计计算方法;最后还对新齿形的测量尺寸计算公式做了推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几种常见蜗杆类型与测量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阐述了测量蜗杆齿形时干涉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渐开线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为0;对法向直廓蜗杆和阿基米德蜗杆,其测量干涉误差值随蜗杆螺旋线升角的增大而急剧增加,愈接近蜗杆齿根,干涉误差值愈大.因而提出用坐标测量系统测量精密蜗杆齿形时,应根据实际蜗杆螺旋面参数及探头参数计算不同测量点的干涉误差值,并消除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统分布式驱动方案轮边机构结构复杂、簧下质量大,对车辆平顺性和驱动轮接地性产生不良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减小非簧载质量的一体化单斜臂轮边齿形链驱动系统,对轮边电机、齿形链传动装置与单斜臂悬架进行一体化结构设计与分析.根据整车的设计要求,确定驱动电机的性能参数和齿形链传动的相关参数,在ADAMS中对单斜臂轮边齿形链驱动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并利用ADAMS/Insight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滚齿时影响加工齿轮齿形精度的各种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根据不同齿形误差形式给出具体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刨齿机可调参数对直齿锥齿轮齿形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齿形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对滚切比、摇台摆角等调整参数进行了重新计算与比较,试切结果表明,齿形加工精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录了三种圆柱齿轮齿形(标准渐开线齿形、渐开线等移距变位齿形、复合齿形)对此磨损实验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绘成图表,并对这些数据和图表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无论是磨损量、磨损率还是轮齿表面磨损量分布等,复合齿形均比渐开线(标准或变位)齿形优越,且传动效率亦较高. 本实验是在开式实验台上进行的,载荷情况属于重载,试件是适合于冶金、矿山用的低速重载齿轮。  相似文献   

11.
文中对传统的摆线轮齿形及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些新齿形(如两齿差,长摆,普摆)给出了齿形曲线方程及绘图所需的数学关系式并简要介绍了绘图用程序框图。根据本文的研究而编制的程序可绘制具有任意参数的短摆一齿差、三齿差齿形、长摆齿形、普摆齿形的摆线轮以及摆线轮与针轮的啮合图,并可计算各种特殊齿形的几何尺寸.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表达准双面齿轮齿形精度的几何模型,计算分析了各加工误差独立存在时对准以面齿轮齿形精度影响的主次及相关性,利用齿面坐标测量值诊断齿轮加工参数误差,并确定误差补偿参数及其修正量。齿轮的补偿加工表明本方法可提高齿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3.
面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的齿轮传动形式,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其新齿形与齿面修形研究已成为齿轮传动的研究热点。首先,从齿面展成、啮合理论、设计方法和啮合特性等方面对国内外在面齿轮传动传统齿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其次,阐述了国内外在新齿形面齿轮传动的啮合理论与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现状;再次,详细归纳论述了面齿轮传动在面齿轮齿面修形与小轮齿面修形两个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最后,总结展望了今后面齿轮传动在新齿形加工、修形齿面的啮合分析、修形齿面的承载能力分析、修形优化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螺旋槽滚刀在径向铲齿后,轴向剖面齿形将发生变化。本文根据铲背造形原理,阐明了变化的原因与规律,并推导出齿形角和齿顶斜角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齿輪传动啮合效率,以前虽进行了許多研究工作,但因其內包含了軸承等另件的摩擦損失,所以是不甚精确的。設計該試驗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定齿輪传动的啮合純效率。更主要的是研究圓弧齿輪基本参数(L-啮合点的相对偏移距,δ—节圓柱的螺旋升角,α_δ—压力角)对摩擦损耗的影响,从而合理选择齿輪几何参数,探討新齿形的設計。同时,該試驗台也可以进行接触疲劳強度、胶合等方面的研究。 設計工作在太原工学院朱景梓副院长具体指导下进行,参加設計和試制的主要有山西机器厂、山西矿业学院、太原鉄路机械学校、太原重型机器厂等9个厂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拟合曲线、安装参数、切削过程、造型原理与设计精度等对剃前滚刀齿形误差的影响,此分析将有助于提高剃前滚刀齿形的设计与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7.
新型齿形链的啮合机制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研究新型齿形链与链轮的啮合机制的基础上,使用ADAMS建立了新型齿形链与链轮传动系统的数字化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新型齿形链内侧齿廓曲线的综合曲率半径和齿形链伸出量随链条节距、链轮齿数以及链轮齿形的变化规律,模型的仿真分析表明,对于新型齿形链与链轮传动系统,建立数字化的三维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其设计参数对多边形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齿形链的啮合机制可以减小多边形效应的影响和减小链传动的磨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分阶式双圆弧齿轮齿形的三个主要参数——法向压力角α_n、齿厚比K和齿顶高系数h_a~*,按正交试验表L_(16)(4~5)进行计算,得到了轮齿的应力与α_n,K和h_a~*的变化关系。增大压力角会使齿根应力下降,减小齿厚比会使齿腰处的应力下降,增加齿高则齿腰和齿根处的应力均下降。然后从强度、制造和使用等方面考虑,提出一种改进齿形。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改进齿形的正确性,又做了电测实验。通过对通用齿形和改进齿形的对比实验和计算,证实了有限元方法是较准确的,改进齿形无论在齿腰还是在齿根的应力都低于通用齿形。  相似文献   

19.
记录了三种常见的开式齿轮的齿形进行磨粒磨损对比实验的数据,将这些数据画成图表,并对这些数据和图表进行分析。实验是在低速(N=150r/min,V=0.66 m/s)重载(σ_H=660~870 MPa)磨粒含量较多(7.6%)的开式齿轮实验台上进行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证明,无论在磨损量,磨损率以及轮齿表面磨损量分布方面,复合齿形比渐开线齿形优越。  相似文献   

20.
根据渐开线齿形的形成原理,介绍了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下评定渐开线齿形误差的一种方法,并对该测量方法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