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推理过程包含着权力与利益、应然与实然、确定性与妥当性、客观解释与主观解释、逻辑与价值、语言与事件、思维与表达、认知与行动等诸多矛盾。在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自然法学与分析法学、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分析哲学与经验哲学的碰撞中,法律已经由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法律推理已经由"逻辑独白"位移到"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2.
司法推理是法官在具体的案件中,通过适用法律,认定案件事实,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出司法判决的过程。其中包括多种推理形式,如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等。纯粹的形式法律推理具有很多缺陷,在实践中,司法活动为谋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质法律推理备受司法者的重视。司法的实践理性、司法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实质法律推理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司法应用逻辑是逻辑学和司法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应用性边缘科学,它与普通逻辑比较,研究内容各有侧重,学习方法各有特点。司法应用逻辑在司法实践中包含3个"理":司法工作要有条理、司法工作要会说理、司法工作要能推理。司法应用逻辑在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司法工作的结论必须清楚明确,司法工作的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司法工作的论证方式必须严密。  相似文献   

4.
法律推理作为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审判中法官正确恰当地运用法律推理无疑能够增强司法判决的一致性和正当性。对法律推理的深入研究,特别是与审判实践紧密结合能够使法官加强法律推理能力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理性、科学的司法裁判。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律推理,会对法官裁判案件大有帮助。但目前,我国的法律推理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与法官裁判活动的结合不够紧密,未取得令人乐观的实质性进展,加强法律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论司法中的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见在司法中可以分为正当的司法偏见与不正当的司法偏见,两种偏见都会对司法过程产生一定影响.心理学上的"信念固着"理论和"锚定"效应理论可以解释偏见对司法认知和决策的影响.司法实践中既要确立识别司法偏见的适当标准,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尽可能避免偏见对司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墨辩与亚里斯多德推理样式的体系类同点何在,是一个困扰中国古典哲学,亦即中国古典法哲学研究的难题。以《墨经》首章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式推理及其理论基础的概述,对"故"、"所"、"得"、"而"、"後"考释,以陈列"成"式推理的步子,并论述"成"式推理的特点与价值。上篇主要论述"成"式理论基础与推理步子。  相似文献   

7.
法律推理是以法律规定和事实材料为前提推导和论证法律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司法实践中广泛应用,而法律推理的有效性问题一直被理论界所关注,本文就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归纳问题是罗素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罗素对归纳问题的合理性的逻辑解决方案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印"归纳法原则",后期即非证明推理的"科学推理的公设"学说.尽管罗素没有解决归纳问题,其学说在哲学上却有重要影响.罗素提出的归纳问题合理性在逻辑学范围提供根据是不可能的观点,对最终从其他角度去解决归纳问题,无疑是一大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司法提问,是司法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好提问,掌握并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提问方法,是提高司法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试行的"必留份"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暴露了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加以完善。文章就"特留份"与"必留份"的区别,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优缺点比较后认为,现阶段采取两者相互结合的制度方式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1.
司法是为了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随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提出."为民"这一政治概念与"司法"这一法律概念也被结合在一起.从法哲学的视角,在界定"为民"和"司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司法与为民之间的几个悖论.  相似文献   

12.
1 "以事实为依据"原则的权威是建立在缺乏理性分析的信念之上。2 "案件事实"在司法领域和诉讼领域过程中是已经虚无化的存在。3 司法实践中实行的是"以证据为根据"的原则,但是,证据同"事实"本体有原则的区别。4 "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是阻碍中国证据规则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潍坊学院学报》2018,(5):70-73
2015年8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在刑法第284条后增加一条,作为284条之一,规定了四类考试作弊犯罪,首次运用刑法对考试作弊行为进行规制和处罚。但刑法的制定与司法适用之间仍然存在一个法律人主观意识的能动过程,加之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考试法,对诸如"国家考试"、"组织作弊"等法条表述缺乏一个权威、统一的界定。本文着眼于组织考试作弊罪这一司法实践中认定较多、争议也较多的考试作弊犯罪,针对组织考试作弊罪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分歧的几方面,如"国家考试"的认定、"法律规定"的理解、"组织作弊"行为司法层面的认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和厘清,以期对司法工作者正确理解、适用该罪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哲学思想贯穿于每一门自然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本研究探讨了哲学上三种基本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在《理论力学》教学中的体现。首先介绍了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中正是从概念、判断、推理三方面把力学知识整理成为了一个演绎知识体系。然后结合《理论力学》教学经验,通过实例分析教会学生从哲学上来理解相关的概念,熟知其中的原理性判断并运用它们来进行推理分析求解问题。引导学生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理论力学》的思维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取下求上"是《墨经》概括老子实践哲学的命题。分析"取下求上"命题的产生过程,用《老子》中的大量论述来说明"取下求上"的命题可符号化为"取非A求A",还可泛化变形为"非A则A"、"大A若非A"等多种实践哲学公式。论述老子辩证理论哲学的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老子实践哲学可作为中华民族振兴的谋略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实践哲学"是伽达默尔后期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以此来对当代科学理性进行反思,通过在实践理性和当代占支配地位的科学理性之间建立平衡,重新阐明实践是科学理性的基础和条件这一重要观点。简要介绍了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的动力、过程及现状。  相似文献   

17.
受《周易》中"利用以变"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明清时期的司法官员在其司法实践中,会存在着"变通"的做法。为了令案件得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官员会在技术、结果等方面进行变通。但是,对"变"的认可,也让官员在司法实践中为了私人利益而实行"诡变"成为了可能,成为明清时期司法腐败的一个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哲学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尊崇哲学"、"消灭哲学"到"变革哲学"的辩证的批判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变革,具体表现在对世界观、哲学思维方式以及对人的理解等问题的阐释和把握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当下哲学对话的进行,海德格尔"此在"现象学逐渐成为领悟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命运性契机。"此在"的绽出之生存堪为打开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钥匙。在此开启中,"实践本体论"获得了敞开自身的历史机缘。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原初基础,实践之"活动……出来"的品格,即它对现存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个人"的开启和塑造,成为理解"实践本体论"的突破口。自此切入,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才是可以理解的。当下,"实践本体论"需要的不是被超越,而是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因为只要实践的生成性品格尚未完成,"实践本体论"就没有被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阐述了公安情报分析中的贝叶斯推理机制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局限性,给出了在刑侦实践中贝叶斯推理机制的操作与推演过程,并借助一个一般案例去简要、直观地展示了贝叶斯推理在公安情报实践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