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民族医药传承危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调查,并采用民族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贵州、四川、内蒙古、西藏等地的侗医药、苗医药、彝医药、蒙医药、藏医药等,对民族医药的传承机制及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民族医药主要有祖传、师传、自学和学院教育等4种传承机制.影响民族医药传承危机的主要因素有:传承人老龄化,潜在传承人数量锐减,现代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习惯法、语言文字以及传承机制等内部根源.研究还发现,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民族医药传承机制可以从传统传承(祖传、师传为主的传承方式)向现代传承(以学院教育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2.
从土家族来源与演化史、土家族生存环境、土家族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探索了土家医药思想源流,认为土家医药根植于土家文化与大中华文化,擅用术数,在一气整体观、阳主阴从阴阳观、三元结构理论方面均较中医有所发挥,形成土家医药哲学内核,应用于生理病理与药理.虽然发展水平低于中医药,但在疾病的治疗方法与药材的应用方面富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土家族医药作为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特色医药的代表,其药物历史悠久,医学体系独特.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土家族医药在文献整理、药用资源调查、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绩.对片区土家族医药特点、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土家族医学传承和土家族医药开发,为片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日益重视,土家族医药也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土家族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药物学、医学史梳理、医药文化特点、特色医疗介绍、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诸多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对促进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纵深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吉林 《科技潮》2002,(2):33
近日,北京市开始在全市的中医药行业中执行《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据有关部门人士介绍,该条例的制定主要适用于从事中医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和民族医)以及中医的预防、保健、康复和中医药教育、科研等类的科技人员。目的是使我市从事中医事业的科技人员能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医药大量涌进的情况下,加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发展,快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西医、中医和几个少数民族医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法与常用药物,比较了各自方法的思想特色.在相互印证基础上提出了5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医对感冒证型与西医病毒类型是否有联系;中医感冒三型与藏医感冒三程是否有联系;中医感冒三型与维医未熟型、祖卡木、乃子来是否有联系;如何理解朝医对感冒的治疗方法;壮医刮痧与挑痧的痧点物质基础是什么.认为感冒作为常见病与多发病,远没有得到根治,民族医药对此可以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7.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1,(7):64-64
浙江省中医风湿免疫病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实验室主任由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头人,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名中医,范永升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8.
<正>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研究与开发创新团队,是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及西南民族大学党政领导的支持关心下,以传统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及传统中医药理论,依托西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长期致力于民族医药理论及药物开发的创新性研究团队。团队以"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基础理论研究"、"民族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特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所需,彰显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肯定,具有现实的实践来源、深厚的文化传承和执政为民的历史传统,反映了习近平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基本遵循,以及强调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与走向国际的发展目标构成习近平关于中医药文化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其价值蕴含主要体现在为新时代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凝聚共识,坚定了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底气,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提供思想指引。  相似文献   

10.
拉祜族传统医药是拉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物资源利用与医疗保健的过程中积累出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结晶,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传统医药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拉祜族传统医药知识丰富,且有特色;从事拉祜族传统医药的民间草医数量急剧减少,对年轻一代的传承不畅;由于过度采集,传统利用的野生药材资源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还通过对拉祜族医药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调查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保护和发展拉祜族传统医药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尺寸等)密切相关.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纳米中药的全新概念;阐明了纳米中药的特点;展望了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20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思想家,但是,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出版的有关他的生平的著作中,根据胡适所作的“题陆仲安秋室研经图”,认为中医陆仲安早年治愈过他的“糖尿病、慢性肾炎和心脏病”,因而断言胡适相信中医药。仔细检阅胡适的日记、书信和文章,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尽管1920—1921年胡适生的那场病,开始时有医生怀疑可能是心脏病或肾炎,但很快就否定了。胡适虽然死于心肌梗塞,但他第一次冠心病发作是1938年底。实际上,中医陆仲安为他治疗的只不过是胡适所说的“小病”,是自限性的,而且胡适一再申明他根本不曾生过糖尿病和慢性肾炎。上述陆仲安治愈胡适糖尿病等疾病的说法纯属以讹传讹,或有意夸张造谣,这件事在中医界至今仍有影响。胡适自称是“信仰西医的人”,并且支持他的友人批评中医,这些批评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中医辨证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将贝叶斯网络运用于中医辨证系统的研究,以更加量化中医辨证诊断系统.通过将中医体系中的916个证候,51项证素及其构成的1700条证名构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的节点集,初步建立起中医辨证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学习,形成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结构及概率表.利用建立的贝叶斯网络中医辨证系统,进行数据计量分析、推理验证证候—证素—证名间的关系,其结果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尽管其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所以贝叶斯网络是对中医辨证进行信息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方法,可应用于中医人工智能辨证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介绍中药与西药药物理论的根本区别,阐述当前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以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长期(半)封闭式的生产销售,造成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大量数据显示,通过正当有效的销售渠道。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大有潜力。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中药本身的研究开发,还依赖于各国对药品审核的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资源系统为数据源,对1989—2011年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队伍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合著率、著者的洛特卡分布、核心作者及其研究方向等,以揭示本领域研究队伍的著述特征与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中蒙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多属“泄泻”、“痢疾”、“滞下”、“肠风”、“脏毒”等范畴.蒙医认为该病属于大肠“包如病”范畴,是一种热邪之积于大肠而引起的聚会性慢性病.因该病的病因病理研究方面的滞后,使药疗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而该病发病率日趋升高.笔者就中医、蒙医对该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现在仍然是中国民众不可缺少的医疗保健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要求迅速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药用动植物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等,同时也不能否认,在已经遭受其他环境和人类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不合理的利用将使物种受到的生存威胁更趋严重。总体上,目前在中药材动植物中属于"濒危物种"(根据现有的名录)的比例并不高(<5%),但在某些类群中,如高等动物中比例甚高(>20%)。依据对112种常用中药材物种资源变化趋势的初步统计,已濒危的比例为22%,而趋于濒危的比例高达51%。为尽量避免更多的中药材物种陷入濒危,建议:建立中药材资源持续利用开发评价体系;严格控制人工种养实验研究的规模、范围和技术方法;加强中药材资源持续利用政策和技术的研究;严格限制中药材市场的自由经营品种;加强对外宣传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实验用小型猪应用于中医基础研究的方法学进行探讨。方法利用特定的笼具和监控系统观测记 录造模前后小型猪的行为学改变。结果该方法初步建立了对大型实验动物行为学应用于中医基础研究的观测 方法。采用的笼具与行为学观测系统对全面、准确采集并分析相关数据具有很大的作用。结论本方法已经成功 应用于实验用小型猪经络堵塞模型的行为学研究,并有望应用于其他中医基础实验研究,更多结论仍有待进一步 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因无首过效应、血药浓度稳定、毒副作用小、疗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药物制剂开发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从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新剂型、促渗透药剂学方法以及体内外评价3个方面综述了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中药透皮吸收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中药直肠给药的作用特点、给药方法、临床应用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直肠给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