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坦桑尼亚北部的高原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有着滑稽外表的小动物,它那灵活得像象鼻子一样的长鼻子早在2300万年前就形成了,在时间的长河中竟然没有丝毫的改变,它就是非洲金腰象嗣。为了躲避天敌无情的杀戮,金腰象鼩这种毫无防御手段的小动物,几乎一生都在奔跑逃命。它们会建造无数个洞穴,在附近构建若干条特殊的逃生通道,并定期维护和清扫。它们的脑子里似乎有一张地图,能清晰地记住“高速公路”体系的精确布局。因为生存方式特殊,金腰象鼩的一生执著而且悲情……  相似文献   

2.
<正>牢笼里关着的是一个个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机器人。在"禁止进入"的警示灯有条不紊的闪烁下,我一排排地探寻着记忆中的那张脸。她被放置在最后一排。她独特的气质一下就从剩下毫无生机的机器人中脱颖而出。"罗莎琳德",我轻轻地呼唤,痴痴地幻想着能听到应答。可什么都没有,在这被遗弃的空间内,只有我的呼吸声与那儿闪烁的亮光相互辉映着。我再也听不到那能使我安心的声音了。她已经被完全弃用了,她的记忆芯片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相似文献   

3.
高山寻花记     
对于花,我有一些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特经历 几年前;当我和几个朋友去高原登山的时候,其中一个突然卧倒在地,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看了好久,然后慢慢抬起头来,我看见他的眼睛里竟然满含着热泪。我好奇地埋下头并没有看见什么奇异之处;学他的样爬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他所看的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4.
中风     
<正>每年中风在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同时,还造成数百万人的终身残疾。中风是非常可怕的病痛折磨,往往毫无征兆就发生了,尽管病因是已知的。同时中风引起的语言功能和行动能力的损伤将剥夺人类的独立性。科研人员正在试图找出为什么顺利流向大脑的血液会突然停止供应,以及如何降低和修补已产生的损伤,从而帮助中风幸存者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治疗中风就像在与时间赛跑:缺乏氧气,大脑细胞将以每分钟数百万计死去。因此,医生们正尝试用一种"将医院带给病人"的移动中风病房,大大减少药物的传送时间从而降低中风对病人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孤独之源     
正1摸到儿子脸庞的那一秒,丁辛目瞪口呆。孩子身体如同空气,他的手毫无阻隔地继续向前。惯性让他收不住势,一跤跌下去。孩子忽闪着大眼睛,对此似乎毫无所知。他惊异地看到,孩子瞬间变得透明,桌椅、书本、墙壁,甚至整个世界,全部变透明了。他拼命乱抓,却什么都抓不到。跌到地面时,地面化作虚无,丁辛笔直地跌入无底深渊。幸好还有理智,理智在脑海里大喊:别慌,冷静,这是梦,这是病,这是大脑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震征兆     
地震有征兆吗?答案是:有。这是因为在地震发生前,岩石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和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其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 地震征兆可划分为微观征兆和宏观征兆。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客运,大批旅游者像潮水般地涌入了雪域高原,进藏列车趟趟满员,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对于初次上高原的人来说,首当其冲遇到的问题无疑是缺氧和高原反应。这个问题,本刊2006年第9期《天路之旅要趋利防弊》一文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强烈的高原日照与紫外线除了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外,人们会遇到的健康问题,来自紫外线。在太阳光的光谱中,除了可见光外,还有看不见的光。其中波长比紫色光短的被命名为紫外线。紫外线的波长范围在400~5纳米之间。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高原,空气稀薄,水蒸气含量少;加上…  相似文献   

8.
蟒口夺命     
没有任何征兆,一条巨蟒从水中跃起,以它强劲的身躯,缠住了一个8岁的小男孩……"不速之客"来访一条5m长的巨蟒悄无声息地溜进一个小水塘里。这种长着黑色和绿色相间斑纹的蟒蛇在巴西西部的这片地区并不罕见。二月的数日大雨将溪流汇成洪水奔腾而下,这条足有90kg的大蛇顺着黑泥溪暴涨的水流游到这新的栖息地。它蜷缩在池  相似文献   

9.
恐龙,对于古生物爱好者而言,始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字眼。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开始了对火焰戈壁一带恐龙蛋的搜寻。几天下来,工作毫无进展。但一天饭后,他们出乎意料地发现了恐龙蛋化石,那些天他们总共发现了呈螺旋状排列的25枚恐龙蛋化石,似乎当时恐龙妈妈是一边走着一边产卵的……  相似文献   

10.
<正>在委内瑞拉西北部马拉开波湖畔的几个小渔村,生活着一群生下来就不得不跳"尬舞"的可怜人。他们经常会不受控制且毫无章法地手舞足蹈,而且伴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口吃等健康问题。经过100多年的努力,科学家虽然查明了他们跳"尬舞"的病因,但是仍然没有办法治愈此病。于是,科学家不得不请一些动物来模仿人类的这种"尬舞",以帮助人类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汽车沿着蜿蜒的道路艰难前行,其引擎随着稀薄的空气时而在调整,穿过道路两旁的仙人掌和草丛不久便是一片荒芜之地.当汽车到达海平面4 000米以上时,智利阿塔卡玛毫米波大型天线阵(ALMA)新任主管皮埃尔·考克斯(Piece Cox)感觉有一点头疼,到达5 000米高的查南托高原——地球上最高、最旱之地同时也是天文观测的最佳之地之一——时,高原环境在影响着他的膀胱,此时对他而言,下车的首要事情是找卫生间.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口味变化的经历,却并未在意。专家指出,诸如从一地迁往另一地的口味渐变属于饮食习惯的正常改变,但若没有外来因素影响,口味却一反常态,则很可能是疾病的征兆,应引起警惕,需及时诊治。如果症状并不严重可酌情运用食疗方法加以调理。  相似文献   

13.
高原 《科学之友》2013,(7):86-88
在20世纪60年代,一部描写塔吉克民族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以其高原冰雪风光、艳丽的服饰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我国塔吉克族,现仅有3万多人,但仍纯净地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浪漫又极富魅力,在我国56个民族中独具特色。独具一格的服饰艺术  相似文献   

14.
公元1912年,一个英国探险家首次进入遥远的西藏西部高原。这是一个极为炎热的正午,太阳的光线透过没有一丝云彩的天际倾泄到大地上,把山峦照耀得惨白耀眼,令人睁不开眼睛。地面的温度至少在40℃以上,一团团。热浪滚滚扑面而来,灼热的空气含杂着飞扬的尘埃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麦克斯·扬从肩上取下水壶,疲惫不堪地坐在沙地。上,肮脏的汗水顺着前额流进眼角,火辣辣地剌痛。水壶里的水已经不多了,猛喝一大口之后,他才感到似乎已经着火般疼痛的胸口稍稍好了一点。他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眯缝着眼睛向远处望去。麦克斯·杨已经记不清楚…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部的早期隆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变形隆升时间及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控制的河西走廊盆地是位于高原最北端的新生代前陆盆地, 其中巨厚的沉积物和沉积演化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盆地中最老新生代地层火烧沟组为山麓-河湖相沉积, 与上下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高精度古地磁学与岩石磁学测年表明它们的年龄分别约为40.2和33.4 Ma, 前者揭示新生代青藏高原北部早期隆升的最晚时间, 推断导致高原北部隆升的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缘最迟在那时就已到达高原最北部, 阿尔金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最晚也在那时形成和连通.后者揭示高原发生了第二次强烈变形和隆升, 并导致了盆地自此以来顺时针旋转了17°, 并使火烧沟组顶部代表的晚始新世高原最早期夷平面瓦解.  相似文献   

16.
蛙类奇葩     
<正>玻璃蛙毫无隐私世界上有不少动物是透明的,但以生活在水中的居多,如一些鱼、虾、水母、蠕虫。但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能够控制自己身体使之透明的树蛙,被称为“玻璃蛙”,共计有60多种。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在悬于雨林小溪上方的树叶上产卵,雌雄玻璃蛙会安静地守护在卵的旁边,以确保所产的卵不会变干,同时保护这些卵免遭寄生虫和小型捕食昆虫的伤害。蝌蚪孵化出来后,就会掉入树叶下方的水中,直到在水中长出了四肢,再跳回树上。  相似文献   

17.
“汽笛一声响,火车进西藏”,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西藏这个占全国总面积八分之一的雪域高原,在火车汽笛声中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谱写这部“天路传奇”的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之最:最长的高原铁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高原铁路最高时速……今天,我们来细数这条天路带来的世界之最,也带着大家进行一次自豪之旅。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青藏铁路格拉段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从格尔木市南山口车站前行,雪山巍峨,河流纵横,草原茫茫,湖泊遍布。这…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09,(3):F0004-F0004
日前,《机器人总动员》毫无悬念地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动画片中的机器人“瓦力”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个外形可爱、致力于地球上垃圾清理的机器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曾研制出多种机器人,它们一直默默无闻地为地球环保事业做着贡献,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以下是6种现实版的机器人“瓦力”,让我们了解一下它们是怎样“拯救”这个星球的。  相似文献   

19.
在坦桑尼亚北部的高原森林里,生活着一种有着滑稽外表的小动物,它那灵活得像象鼻子一样的长鼻子早在2 300万年前就形成了,在时间的长河中竟然没有丝毫的改变,它就是非洲金腰象鼩.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区域土地科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稳定与提升的科学基础.本文通过对已有LUCC数据与成果的再分析,研究了高原整体LUCC时空特征、典型区LUCC的时空过程及典型类型的变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结构稳定,一级地类变化面积比例低于7%,并以单次变化为主,土地覆被状况总体改善.近年来高寒草地覆被状况整体好转、局部退化,林地恢复良好,耕地基本稳定,建设用地显著扩张,裸地轻微减少.人口较为密集的河湟谷地与"一江两河"地区,建设用地、耕地、人工林地等增加明显;藏北高原和三江源等牧区,超载过牧和生态建设的作用均有体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区土地覆被类型多样、变化复杂,并表现出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较强的敏感性.高原土地变化研究中还存在现有数据产品数量不足、精度不高,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需要加强野外监测和遥感技术的结合,关注LULC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同时注重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类型转化和类内渐变,使高原LUCC研究更好地服务于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