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特性:①近年来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增速不断下降,农民工3-资上涨,同时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下降,结构劣化,进一步转移劳动力困难;②转移劳动力出现区域重新配置的迹象,然而这种迹象受东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同步上升等因素阻碍;③“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感普遍偏低,可能成为城市的隐患。因此应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与公共服务,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待遇,建立农民工稳定的劳动关系。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通过提高农民工整体的技能水平来抵消由于工资水平上涨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效应。要逐渐将服务业作为吸收劳动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劳动者素质偏低已构成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3.
王珏 《当代地方科技》2009,(12):153-153,124
随着08年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农民工就业问题一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怎样来看待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此次农民工返乡事件的研究,从造成农民工返乡的原因、应对措施、农民工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角度来剖析农村劳动力在目前阶段以及未来所承担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有其社会文化和教育特性,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还要追溯其源头,区分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中小学学生三类人群。针对这三类人群,分类实施:从源头抓起,提前介入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水平和质量;采取多样化政策和措施,重点做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城市公共服务和教育资源,实施成本分摊机制,创造性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伴随着巨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民工领域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民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目前依然存在着就业服务缺位、拖欠工资、权益缺乏保障、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农民工素质偏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实施为农民工提供公共服务、保护农民工权益、创建农民工工会组织、发挥农民工阶层的政治作用等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发展中国家必须处理好的重大战略问题,分析目前在二元城乡结构的制约下,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面临着农民工进城后就业难、土地制度不健全、二元户籍制度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缺乏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农业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低等困难。认为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可通过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以促进城乡同时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面对城乡劳动力的供给压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县域经济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等问题,文章探讨了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规模约为1.2亿人,然而,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体制固有的“二元结构”,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上也实行了城乡有别的格局。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已转移约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目前,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约为1.6亿人,其中进城农民工约1亿人,跨省就业的农民工约6000万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个行业。  相似文献   

11.
张丽琴  建立黄 《科技信息》2011,(18):I0045-I0045
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面临着劳动力总量过剩、素质偏低等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必须转变观念,广开渠道,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就业岗位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模式与农村劳动力过剩的自我强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称采取了农民工这种扭曲的方式,虽然从静态看农民工模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缓解,但是从动态来看农村劳动力供给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存在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因之要通过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率、户籍制度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从而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正在日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以及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因此,我国努力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本文从地位、作用、机制、设施等方面阐述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的现状以及意义,呼吁社会关注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科技》2005,(3):31-3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农村劳动者总体素质不.高,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只在10%左右。为此,我国将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目前劳动力市场中技工短缺,大多岗位需要具有一技之长、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而不少农民工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我国将进一步强化对未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劳动力预备制的组织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现代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而我国法律对这部分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十分欠缺,由此出现了许多法律问题。本文列举了农民工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并从法律的角度探讨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任煜东  周晓宇 《科技信息》2008,(19):311-312
农村税费改革后,沿海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发生了改变。“民工荒”现象是对过去农村地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被过分压低的修正,我国劳动力的流动趋势没有改变。沿海地区必须采取措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才能留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源自2008年的令球金融危机,给叶1国外向型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受此影响,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要转变观念,认清形势,勇于创业。本文从思想发动、技能培训、项目评审、风险防范、多元激励等方面提出了农民工创业的政策选择。从人力资本的培育来看,随着更多农民工创业成功,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得到相应提升,这将增强中西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农村的人力资本层次和水平。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看,通过探讨农民工创业的现实选择和政策建议,从而推动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为解决中西部地区亿万农民的就业问题寻找出路,对于促进中西部新农村建设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正经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过程,不可避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趋势.本文采用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巴南区和荣昌县2009年农村劳动力情况调查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均严重失衡,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低素质化,外出劳动力职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突出,这将对农村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农民工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应积极应对,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职业教育推进农民工城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博 《甘肃科技》2005,21(8):12-13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转化,已经成为“三农”问题的矛盾焦点。本文从改进职业教育现有格局,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提高农民职业技能,达到促进农民工的城市化和农民增收的角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和英明;同时,实践也进一步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需要依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来实现。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产品的国际化竞争使我国农业的结构性调整、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等都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上。因此,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首要任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关心支持下,我县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服务网络不健全、科技人员服务不到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迟缓等几个方面。去年以来,蒙阴县委、县政府针对新形势下农民一家一户闯市场难的问题,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劳动力分散、土地分散、农业结构不合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两工”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在全县农村引导农民自发成立农业经济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农业适用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加速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今后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