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辉 《科技信息》2011,(7):254-254,270
近年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各国企业的青睐,可谓是风起云涌。然而,大规模并购中却不乏失败之例。文化差异是造成跨国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并购后所面临的种种文化问题,分析了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若干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国洪 《科技信息》2007,(22):250-251
跨国并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并购整体成败的关键,甚至于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成败的关键。本文在分析跨国并购动机和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及其特点,针对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并就其发展战略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随着跨国并购浪潮的一次次掀起,中国企业加快了跟进步伐,并购规模也越来越大,能否做好资本运作管理决定跨国并购的成败,跨国并购这一战略行为下的财务战略起着关键作用。面对巨额的并购资金要求,如何与国际巨头竞争,如何运用各种财务手段.是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日益增多,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成为企业跨国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但是,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对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仍然存在着经验不足、投资环境不良以及相关服务不够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引导企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更多国际创新资源。跨国并购成为我国企业对外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当前跨国并购的特征以及对企业而言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跨国并购所带来的财务问题,对跨国并购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面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热潮,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是风险与机会并存。在分析跨国并购动机和企业跨国并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企业应正视自己的弱点,理性对待跨国并购,并针对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跨国并购发展的趋势与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规模、行业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世界跨国并购发展的新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即从政策、相关法律规范方面对跨国并购活动加以引导和监管,尽量减少并购给我国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鹏  孙亚范 《科技与经济》2019,32(5):101-105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48起跨国并购案例为样本,通过建立跨国并购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估跨国并购完成前后共五年的绩效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企业跨国并购后获得了优于并购前的绩效水平;逆经济周期、横向并购、并购亚洲国家企业更有利于我国制造企业提升跨国并购绩效。因此,我国制造企业在跨国并购前需要切实评估自身跨文化吸收能力,优先考虑跨国并购文化差异较小的亚洲国家企业;在逆经济周期背景下,尝试跨国并购具有优质资产的企业,并且在并购模式方面多选择同行企业进行横向并购;跨国并购完成后必须加强整合能力,以保持企业长期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美国对跨国并购管制的主要特点是:外松内紧,表松里紧。在宽松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下,跨国并购具体实施起来远比想像的要复杂,特别是并购管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开始兴起,跨国并购无论从交易数量还是交易金额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跨国并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日益受到关注,对跨国并购快速发展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经过分析可以看到跨国交购之所以在最近得到飞快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大规模并购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对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行为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剖析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实行法律规制的动因,有利于完善跨国并购主体法和跨国并购行为法,实现有效规制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任丁 《科技资讯》2011,(6):244-245
随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到来,全球范围内银行业跨国并购越来越多,2006年12月11日,作为WTO成员国,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至此,银行业全面开放。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跨国并购动因、我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技术升级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在现阶段下,我国技术创新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而跨国并购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典型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通过跨国并购实现技术转移,能够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探讨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组态路径,对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与东道国之间往往存在技术、制度、文化等显著差异,因而需要结合多因素考虑。以跨国并购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机制。首先,明确了制度距离、文化距离、技术吸收能力、并购经验、并购规模和并购股权比例对跨国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其次,收集和整理沪深两市2011—2019年参与跨国并购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和相关并购资料,对前因条件进行测量与校准,并应用fsQCA软件进行必要分析和组态分析。最后,根据高绩效组态分析结果,将有助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我国技术密集型企业跨国并购组态归纳为6种:效率驱动型、外部压力型...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外商对华投资的一种新趋势,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已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契机。跨国并购在吸引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出现跨国并购时间并不长,相关背景条件尚不完善,使得我国跨国并购领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内企业受到较大的冲击,对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的影响。因此,如何通过完善立法和利用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跨国并购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这把双刃剑也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机遇。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掀起了新的高潮。本文就金融危机为什么给中国带来跨国并购热潮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在跨国并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使中国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正确地把握好这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晋 《科技资讯》2006,(26):242-243
在并购过程中,融资是保证并购得以成功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跨国并购来说更是如此。本人借鉴了西方企业跨国并购中常用的融资方式,提出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可采取的融资方式,同时提出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制约和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大型的跨国并购主要都是水平并购,可以证明,在开放条件下,并购通过并购进入市场,如果可供选择的市场进入模式的成本足够高,那么这种并购就是有利可图的。然而,市场进入成本和并购的盈利可能之间并不是一种单调的关系。这个结论与经济活动的实践是相吻合的,跨国并购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生,是基于跨国公司判断并购后有盈利可能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各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随之加速,跨国并购现象越来越普遍。但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到财务、组织、市场等诸多因素,企业整合十分困难。从企业绩效的角度上来看,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并不高,其高风险性取得了共识。如何规避风险,使并购后的企业形成合力,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理论上,各个学科对该领域都十分关注,为其提供了广泛的理论支撑。战略管理关注了企业收购不同的战略动机及由此导致的收购类型产生的战略绩效;经济学科主要研究影响企业规模经济和市场权力的因素;财务战略管理学科关注了跨国并购筹资、投资和收益情况;组织研究主要关注了企业整合后的经营进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关注了并购后员工心理变化;营销学科主要关注了并购后品牌资产的变化。各个学科之间的角度并不相同,观点也不一致,缺乏对现象的统一认识。囿于学科局限,上述每个视角都只能厘清跨国并购成功失败的部分原因,而协同效应的出现,才是获取并购在各方面整合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利用协同效应视角,从更基础的层面,整合了相关学科对于跨国并购研究的结论,并尝试给出跨国并购研究的整体框架,平衡在并购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管理、组织等方面的问题。从企业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选择并购成功也不仅仅依赖于"强强联合"或"互补提高",更要注意相关实施过程中协同效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虽然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内金融领域的并购数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相比较而言。这段时间的跨国银行并购数目则少之又少。通过对1978-2001年国际银行业产生的2357起跨国并购案例的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出银行跨国并购的发展脉络。影响银行跨国并购的因素很多,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对银行跨国并购的趋势有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冲突的生成原因主要有:强势企业漠视弱势企业的价值理念;并购企业之间文化差异大,并购的条件和时机不成熟;政府的“拉郎配”,强制企业之间联合;并购后的企业没有理顺利益相关方的关系,造成并购后企业的文化整合失败;在跨国并购中,东、西方文化认同的隔阂。其消解策略为:尽量并购和自己价值观接近的企业;政府退出企业并购领域;树立平等意识,尊重被并购方;满足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在跨国并购中,加强学习,相互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