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讨论了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后通过终身体育获得二次人口红利的问题.通过积累人力资本能有效地延缓人口红利消退速度;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主要内涵,终身体育是构筑国民健康的支柱;通过学校体育夯实健康基础,以个性体育确保持续就业,以终身体育实现老有所为;国家以全体国民的终身体育确保实现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2.
该文针对目前餐饮企业用工荒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主要从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及教育水平提高等角度解释了用工荒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餐饮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人口红利”概念,从我国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分析了我国经济正从“人口红利”中获益。未来十几年中,“人口红利”的战略机遇期是短暂的、潜在的,能否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主要在于我国能否解决社会保障、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以及人口战略调整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直辖以来,人口状况进入到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利用抚养比作为测算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指标,测算出了重庆市已经处于人口红利期;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重庆市在人口红利阶段人口结构对投资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结论表明人口结构对投资存在影响,在人口转变过程中,重庆市应该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收获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口红利的概念出发,讨论人口红利期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应、人口红利期通过增加储蓄率影响经济增长和人口红利期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描述统计、稳定性检验、三段线性回归模型和VAR模型分析财政支出占GDP比重随时间的变动趋势、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GDP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人均财政支出因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人均财政支出与人均GDP的长期稳定增长;1981—2011年,人均财政支出、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工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是人口转变的特定阶段形成的,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转变的阶段;通过对重庆市从1997-2011年间的人口储蓄余额和国内生产总值、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的数据分析,得出后3个因素对人口储蓄水平的影响,进而分析得出重庆市人口红利也即人口年龄结构是造成储蓄水平波动和变化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其对居民储蓄水平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影响,来探讨青海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的作用。并指出在青海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应当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人口红利达到经济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30年来,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拉动对物业管理的需求,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物业管理行业出现了结构性缺工与总量缺工并存、人力成本飙升、基层从业人员老少混搭的现象。究其原因,企业过度压缩成本、对员工缺乏人文关怀降低了行业吸引力是主因。物业管理行业迫切需要以职业培训、专业化设备的运用和对高端人才的学术研修提升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市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人口红利进行了延时预测,基于人口红利对重庆市经济积极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情况下新的对策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通过对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大制约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分析,探讨人口,特别是强调适龄劳动力优势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补偿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人口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0-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人口转变带来了2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效应,一是劳动力数量的充足供给,二是老年人口增多导致社会储蓄增加带来的资本积累,这2个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教育水平相结合,进一步研究了人口红利作用下的人力资本效应.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本效应显著,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效应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安徽人口红利变化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文章建立人口红利经济增长尾效测算模型,并基于2000—2016年安徽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是资本存量,其次是劳动投入,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却较低,仅为0.0214.安徽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尾效"值为0.001052,这...  相似文献   

14.
陈会星  李开宇  徐欢  李璨 《河南科学》2014,(11):2418-2422
在探讨陕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储蓄、人口结构比重、经济增长率作为研究指标,利用陕西省1990—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对陕西省人口结构、储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ADF检验和Johansen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储蓄有着较显著的负线性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老龄化的加剧不利于人口红利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一类非线性年龄结构人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人口模型,其为Gurtin-MacCamy模型的一般化形式.利用特征线法讨论了此类模型的解的存在性,通过构造压缩函数证明了解的唯一性,讨论了非平凡平衡解存在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现“先发展后节育”和“先节育后发展”两种不同的人口转变方式 ,实际上与中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密切相关 ,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两者之间社会深层的许多区别。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发展中国家无法坐等经济发展以后再实行节育 ,只能走先节育后发展的道路 ;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模式 ,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人口转变的第三条新路 ,这就是实行“节育与发展同步推进”的发展战略。自觉把握历史趋势 ,在积极控制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 ,只有这样 ,发展中国家才能在新世纪中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中国已经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新常态背景下人口呈现出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文章将中国第一次人口转变分为五个阶段,结合人口转变趋势分析人口基本情况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从三个层面剖析中国后人口转变时期存在的问题。宏观层面上,通过比较各国老龄化程度,锚定中国人口转变的重点;中观层面上,通过观察中国人口迁移方向,挖掘人口转变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微观层面上,通过理解个体婚育行为选择,警惕潜在的人口发展危机。最后通过与英国、日本两国人口转变经验的比较,结合中国第一次人口转变过程以及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特征,提出相关行动策略,以期促进我国人口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