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过去东莞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区拉动,辉煌一时。目前受资源约束、环保压力尤其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通过发展园区来推动经济增长是明智选择,为此,本文探索了园区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ELES模型的吉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体消费结构和恩格尔系数来考察吉林省消费结构现状,采用相关数据构建扩大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以及需求收入弹性3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居民的生活已经向享受型转化,但是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偏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加居民收入,发挥政府职能来合理优化消费结构,这对于实现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而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转变的实质是对需求结构的优化调整,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供给约束型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约束型经济,需求结构的调整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要把我国的需求结构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变到依靠国内消费上来。而目前,我们居民的收入低,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城乡收入差距大,这成为制约我国需求结构调整转变的的一大因素。因此,进行积极的社会保障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成为目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内涵,认真研究自主创新的方式和途径。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自主创新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看,拉动经济发展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由依靠资源、资本和政策等要素拉动转变为依靠创新拉动,这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农业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并以这些理论为指导来分析中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制度变迁和创新。概述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有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索罗余值法,对1991-2009年西藏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投入拉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非常低,其经济增长方式尚处于高度粗放型阶段,这种低效率、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为实现西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西藏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西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三十年。2013年河南省的GDP达到3215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但是,这样的经济总量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方面,在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而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河南的经济增长则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和出口拉动不足,这大大限制了未来河南省发展的延续性。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的主要依靠投资转变为依靠消费。而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居民收入差距。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而河南是全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并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所以本文希望以河南为代表,研究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对如何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中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南到北的经济增长。珠三角地区抓住了80年代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机遇,在深圳特区的引领下获得了大发展,成为中国当代经济增长的“第一极”;长三角地区抓住了90年代后期国家大规模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机遇,在上海大力开发浦东新区的驱动下,获得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二极”;那么,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发展的支点到底在哪里?环渤海究竟走一条什么样的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9.
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消费需求对带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有待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使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朝着层进式的稳态发展,是决定我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相似文献   

10.
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起点,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升消费需求对带动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有待转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使居民的消费需求水平朝着层进式的稳态发展,是决定我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源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和理论阐述,论述了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条件。我国应该选择那一种增长方式,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凭主观愿望。要纠正对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误解;要全面分析我国高增长低效益的原因,单纯地依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扭转低效益不现实。增长方式转变是市场的选择,不要“一刀切”,在我国工业化时期,粗放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将会普遍地长期并存。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要按生产要素费用最小的原则提高粗放经济的效率,要增加科学、教育的投入,加强农业,加快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继续加强基础实施的建设,改善能源、交通、电讯等投资环境,要完善市场机制,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封丹 《科技智囊》2013,(12):26-3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不仅保持了较快增长,而且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天,在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表现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新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新亮点,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季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中的一个,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今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一、向以科技进步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普德明 《科技信息》2007,(31):648-649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乎经济增长的效果、速度和质量,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揭示了"制度"对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到变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子商务将成为我推动我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电子商务是通过如何机制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信息传真     
浙江绍兴县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全县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57.56%。 绍兴是浙江乡镇企业发展最快的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为推动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较早地提出了“增强科技意识,加强科技投入,强化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河北省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对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具体对策是:提高对加快发展服务业战略意义的认识,把服务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建立公平、规范的准入制度和竞争机制;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知识性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加强服务业政策扶持,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台阶式发展经济的一条新思路和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八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得的巨大成就和很多问题。即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本文对台阶式发展经济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促使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宋艳萍 《科技资讯》2007,(25):250-251
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知识和技术作为经济系统内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研发和传播速度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内生增长理论的简要介绍,来探讨该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名刊摘要     
《信息化建设》2007,(10):3-3
信息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近12年来的最高,但是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增长仍然偏快。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