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的代表诗人,他的爱情诗和宗教诗都独具一格,别出心裁,尤其以巧智见长。邓恩的诗通过抽象的语言、充满哲理的思辨、感知统一的敏锐,积淀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感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充分体现了玄学诗歌深刻的文化旨趣。  相似文献   

2.
论邓恩诗歌《别离辞:莫伤悲》的玄学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离辞:莫伤悲》是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玄学派诗人邓恩的代表作品之一,该诗以高度凝练的意象和奇妙的比喻而闻名于世。18-19世纪的诗人和批评家对邓恩的创作一直评价不高,但随着20世纪现代派的兴起,邓恩及玄学派的创作风格重新得到了肯定。《别离辞:莫伤悲》也作为玄学派的代表作品,被收入许多文选之中。文章以邓恩在该诗中的科学意象和奇妙比喻为着眼点,以陌生化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邓恩创作的玄学风格,尤其是陌生化意象所表达的含义,进一步揭示了该诗所要表达的精神之爱。  相似文献   

3.
约翰·邓恩是英国玄学诗歌的代表人物。无论是他的艳情诗、诗讽刺诗还是神学诗都极富思想、才思敏捷。在邓恩的诗歌中,炼金术作为现代化学的前身,起初被视为纯洁雅化之术,象征着纯纯的爱;后来人们借助炼金术从事欺诈,邓恩借用其讽刺爱情的幸福只不过是个美幻的泡影。借助炼金术的四大元素,邓恩指出男女彼此都曾互为元素,死后还原为土、水、气、火;探源炼金术本质,爱因炼金术凝铸为永恒;在神学诗中,邓恩希望经过上帝锻造,灵魂得以拯救;在邓恩的葬礼挽歌中,死亡具有炼金术的神奇。从炼金术意象视角探讨诗歌艺术丰富了约翰·邓恩的诗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原诗和译诗 最近我有机会读到了约翰·邓恩的诗《莫愁苦——告别爱人》,其最后三节比喻奇特而精妙,见解独到而深刻,读后深受启迪,于是我就把原诗译了出来。(此三节在全诗中结构相对独立。) 原诗:  相似文献   

5.
《邓恩诗歌研究》分别从世界观、陌生化、创作思想以及几何诗学等角度深刻挖掘了邓恩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手法,对邓恩的诗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是国内比较全面的邓恩研究著作。语言通俗易懂,分析雅致入理。  相似文献   

6.
《诗》的至高性体现为它的"法典性",即所谓"宗教性",也就是《诗》在其接受过程中呈现的若隐若现的"神性"——原始宗教思维(动作、仪式思维)。通过引《诗》、赋《诗》和用《诗》,我们可以看到原始宗教思维围绕《诗》所发生的内化、外延和转化。这让我们不得不猜测《诗》的原始状态便是具有宗教性质的"咒语"或"祈祷辞"。  相似文献   

7.
李灵新  张瑜珊 《科技信息》2013,(6):225-225,226
约翰.邓恩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抒情,独辟蹊径地通过思辨来表达情感,用冷静的头脑分析爱情。本文试图以邓恩的爱情诗作为研究对象,阐释邓恩另类爱情诗中思辨与情感交织这一重要特征。邓恩常常把情感隐藏于思辨之中,通过一波三折的理性运作,使情感得以显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邓恩爱情诗的思维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建阳市引种的邓恩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造林前后土壤肥力变化并与其他林分对比研究福建北部引种邓恩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前后邓恩桉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并未发生显著改变,营造邓恩桉人工林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大,增加了土壤中大部分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与其他3种林分相比,邓恩桉人工林增加了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改善了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的质量分数,但对其他几种营养元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约翰.邓恩是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善于将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在他非常著名的一首诗《跳蚤》中,诗人就将跳蚤和爱情两个相距甚远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来表达他及时行乐、灵肉合一以及圣俗合一的独特的爱情观,使我们对爱情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维享有“诗佛”之美誉,华兹华斯被称作“湖畔派”之魂,二者都是各自所在时代自然诗人的杰出代表。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王维与华兹华斯都返回到自然之中,都到宗教之中去寻求心灵的慰藉,自然与宗教成为两位诗人解脱苦难的途径,这是相似之处。但王维与华兹华斯由于受到中西方不同宗教的影响,二者的自然诗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境界,即王维深受禅宗的影响,其自然诗呈现出空灵之神韵;华兹华斯则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其自然诗呈现出神性之意味。  相似文献   

1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历来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如《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这种另类禅诗,却从正面直接揭示了王维的复杂心理世界。它的风格很近似于白居易的宗教诗风格,这是王维诗作当中并不常见的。王维既不是"诗家佛陀",也不是"诗家菩提",而是一个普通的"学佛者",他的一生都没能解脱,他只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儒士文人。  相似文献   

12.
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鼻祖与集大成者,玄学派诗歌以玄妙著称。邓恩的作品是诗人坎坷命运的映像。研究邓恩诗歌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可以体味到玄学派诗歌的玄妙之处。  相似文献   

13.
张蓉蓉 《科技信息》2012,(15):257-257,255
穆罕默德时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号,使这一时期的阿拉伯诗歌具有轻文学性、重政治和宗教色彩的特点.并由于诗人皈依伊斯兰教时间先后差异而形成了以颂扬诗和忏悔诗为代表的两大诗歌类型。  相似文献   

14.
陈伟 《海峡科学》2007,(4):37-38
引进邓恩桉组培苗进行造林试验表明,邓恩桉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造林当年平均树高就达2.8m~4.5m,4年生平均树高与胸径可生长到9.6~11.08m.和9.45cm~10.81cm.达到福建省一般产区桉树速丰林标准.实践证明,邓恩桉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在福建中部的中低海拔山区有一定适应能力,可进一步扩大试种,作为耐寒、速生用材树种发展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被后人尊为“诗佛”和南宗山水画宗师的王维,由于他精熟佛家教义,以禅人诗,又精通画理,融诗画于一炉,致使他的诗富有画意和禅趣,尤其是山水诗,穷山水之佳趣,参造化之神韵,以其卓尔不凡的风格在历代山水诗中独树一帜。本文就王维山水诗的画意和惮趣这一问题,提出王维是用宗教的审美理想审视自然,又用画家的眼光、手法进行剪裁、布局、塑造意境,这是诗人的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刘国卿 《海峡科学》2011,(8):45-46,48
在福建南平进行了耐寒桉树赤桉和邓恩桉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六年生赤桉与邓恩桉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分别为11.1 cm、11.2 m与12.2 cm、12.4 m,在试验区表现出较好的适生性,且两种桉树对低温和干旱均表现出一定的忍耐性。  相似文献   

17.
王盾  兰天 《科技信息》2009,(26):I0167-I0167,I0169
布罗茨基的长诗《致约翰·邓恩的大哀歌》是一首语言绵密优美,内涵丰富深邃的佳作。本文将选取诗歌中的五个意象——黑暗、雪花、鸟、星星和远方作为突破点,试图以点带面的阐释《致约翰·邓恩的大哀歌》的主题。笔者认为,这首长诗中有三个明显的空间:黑暗的世界——落雪的天空——远方,而这三个空间一一对应的是:孤独的死亡——拯救之路——天国。细读这首长诗,不难发现:在黑暗的世界和星光闪烁的远方之间,一切都睡了,“整个世界再没有别的动静”,只有两样事物是动的,那就是“飞翔的鸟”和“不融不化的雪花”。笔者认为,这两项正好隐喻了超越死亡,实现自我拯救从而到达天国的两条道路——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不朽的思想以及对于天国或者说对于美好生活的永不泯灭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龙泉市八都镇丘陵山地引种邓恩桉造林3a后不同坡位的生长情况,通过调查分析表明,邓恩桉能够在八都镇丘陵山上生长,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冻害轻度,幼树成林郁闭快。引种造林时应注意林地选择,做到适地适树并加强扶育管理。  相似文献   

19.
白居易诗中记录和描写了当时流行中原的西域音乐舞蹈 ,这些音乐舞蹈带有鲜明的异域艺术风格 ,并隐含着鲜为今人所知的异域文化 ,诸如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从古至今,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宗教和文学恐怕是历史上最能潜移默化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记得叔本华曾经说过:诗是文学的灵魂,而悲剧又是‘最高的诗’。诚然,悲剧是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伟大的悲剧就称不上悲。鲁讯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无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不是悲剧,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才是悲剧,价值愈高,悲剧愈大。同样一提起宗教,人们就往往会想起西天的伟,天上的神,然而宗教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提起家教,我们也会自然想起寺庙的烟,教堂的顶,然而宗教就在人们心中,作为历时最为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