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等揭示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实行会计委派制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图以社会契约理论嵌入企业契约理论整合成具有新内涵的契约理论,并基于此构建了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提出企业通过与其相关利益主体签订一系列显性和隐性契约,并采用价值补偿式的成本抵减法来实现其三重效益的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是现代契约法的基本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有的学者认为契约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衰落。因此需要将契约自由置入一种关系契约理论的背景之下重新审视和定位。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关系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某些契约反映‘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双方之间的经济利益冲突,决定了他们必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企业行为,以谋求各自利益目标,企业的投资决策也不例外。该文在阐述了委托代理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委托代理关系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旨在企业科学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5.
洛克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他的社会契约理论对西方政治思想具有很大影响。本文就他社会契约理论的模糊之处提出三个问题以求加深对洛克思想的理解:人类进入政治社会是否经历了战争状态?人类订立社会契约建立政治社会和政府的方式是一次还是两次?洛克社会契约理论所主张的是人民主权还是议会主权?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一直存在,也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较深层次原因的分析,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故意造假或工作失误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只有从内外同时入手,政府、企业、社会齐心努力,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立田 《科技信息》2007,(25):247-247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着会计工作的质量。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规范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在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已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仍然存在,有的还相当严重。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而且导致税收和其他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助长各种各样的社会不良风气,引发行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丑恶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围,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分为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这里既有社会性的客观因素,也有会计相关人员主观故意的原因.现就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原因、危害及对策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古典的公共工程项目定义不能很好地解释其管理上的困境,本文将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起来对公共工程项目进行分析,认为公共工程项目具有综合社会契约性,是长期契约和短期契约的统一,同时还具有显性和隐性契约的特征,忽视或者割裂这些属性进行公共工程项目的运作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境。从契约本质上说,公共工程项目可以认为是一组利益相关者围绕有限公共资源进行有效分配的不完全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有企业理论对企业本质的认识都是从企业的某个侧面出发,因此得出的结论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失偏颇。从方法论上看,对企业本质的认识应该坚持三个原则:(1)将企业的本质与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的起源三个问题分开;(2)企业既具有生产功能,同时也具有交易功能,其中生产功能居于首要的、决定性的地位;(3)企业既具有同质性,同时也具有异质性。在这样的方法论的指导下,综合现有理论成果,可以认为企业的本质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契约联接的基础上的一个能力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从而,企业的起源与边界问题得以重新解释。  相似文献   

11.
林将 《科技资讯》2006,(32):135-136
基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当前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日益严重的现状,本文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对判断标准及特征进行了思考,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本文认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相对判断标准是:会计信息.不歪曲企业经济交易活动情况,并依据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产生。会计信息真实性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会计核算失真和经济交易失真两类,它的成因包括:利益驱动、运用职业判断、会计环境的局限性以及中介机构助纣为虐等因素。  相似文献   

12.
董书萍 《科技信息》2007,(36):179-179,212
仲裁条款作为合同双方当事人共同仲裁意思的体现,其契约性质显而易见。但究竟属于何种性质的契约,学界又有不同的认识,主要包括诉讼法上的契约说、实体法上的契约说和混合说三种理论。本文认为应将其界定为程序法上的契约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制度的制定缺乏充分博弈的过程,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存在利益冲突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等因素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会计法规建设,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完善契约制度,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会计信息失真相当严重,已影响到会计本身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转和宏观调控的改善。本从会计信息失真的一船表现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大执法力度、完善会计理论及报表分析等方面提出预防对策,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企业决策者的角度出发,就我国企业并购后如何才能重构合理有效的心理契约这一问题,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性分析。新的心理契约构建过程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核心员工和普通员工分别同企业决策者之间的博弈,博弈的最优策略是新员工和企业双方之间互相的感知、期望与认同达到一种平衡,以实现企业在组织变更中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6.
宋才学 《科技信息》2010,(30):390-390
社会契约的内容涉及法学、社会文化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甚至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可谓近代以来一门博大精深的理论模型。笔者从社会契约与法律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入手,分析探索两者的理论及社会契约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张爱英 《科技资讯》2006,(18):214-214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工作的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状况的一种经济信息。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们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产权与会计信息的关系,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明晰产权、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改善监督职能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的管理有助于企业激发员工的激情和热情,提高企业凝聚力.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做系统的归纳,并以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影响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使心理契约理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创造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基于契约理论,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从要素主体出发理论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内外部驱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压力、市场压力、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高管特质均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法律制度越完善,政府对企业干预的减少,市场自由配置的资源越多,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好。企业经营状况越好,高管平均年龄越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