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淮河水质污染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国家也出台了限期治淮的战略目标,但尚有很多理论和实际问题急待解决。本研究根据水体扩散理论和概念理论,首次建立了淮河干流纳污河段的水质概率稀释模型,使之成为合理确定河流排污量和区域排列削减量的科学方法。对规划和实施河流污染治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北运河系水质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主成分分析,以河段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06年北京市北运河系部分监测河段的有机污染指标的监测数据,对该河系有机污染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系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受居民生活和工业影响.城市中心区河流水质较好,年际变化小;近郊和远郊区河流水质较差,年际变化大.2005年后除个别河段(流)水质继续下降外,整体水质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3.
河流水质规划计算机模拟研究张禹卿水污染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城市周围更为严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经费.对排人河流的城市废水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不仅能合理地控制污染,而且能节省经费.计算机模拟是城市污水规划和管理的强有力的工具.文中介绍某市水污染控...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周边河流水质F-G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黄金分割法确定了河流水质评价基准;将模糊评价和灰色聚类(F-G)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西安城市周边10条河流26个断面进行了F-G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渭河、浣河属于污染最严重的超Ⅴ类水质,黑河上游为优良Ⅰ类水质,泸河、灞河、沣河等均有从上游向下游污染加重的趋势,涝河、新河、临河入渭口均属Ⅵ水质;纠正了传统指数模型对一些区段的认识,为河流水质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新依据.  相似文献   

5.
神农架林区河流水文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境内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河谷形态、水位、流速、降水量、径流量、水质等方面的测量与统计,分析林区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研究表明:神农架林区境内河流属于高山河流,河流下切强烈,多呈“V”字型狭谷,河宽一般3~10m,河流河谷具有明显幼年期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评价了35条代表性河流水质,以Ⅲ、Ⅳ类水质为主,分别占总调查河流的29%和43%,I、Ⅱ类水质分别占调查河流的3%和11%.各河流水质受单一因子影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林区河流多数河段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 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合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大汶河河流污染现状,分析了水质污染的严重危害、主要来源和原因,提出治理大汶河河流污染的对策应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大汶河生态平衡,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提供合格水质。  相似文献   

7.
淮河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各小流域支流,因此研究支流污染物质输出特征对淮河的污染物质减排和水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淮河支流西淝河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12月期间对流域出水口断面水量、水质[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CODMn)、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  相似文献   

8.
对咸宁淦河流域进行采样,通过化学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浑浊度、耗氧量、总磷、细菌总数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淦河流域的总磷已达IV类水质,浑浊度、卫生细菌总数较高,成为淦河的主要污染问题.其它指标均达1类标准.针对淦河流域的污染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7—2014年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湖区水质监测资料,以CODMn、NH3-N、TP、TN为主要污染指标,阐述入太湖各湖区污染负荷量的时空分配,评估环太湖主要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湖区水质时空变化的影响。通过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分析,考虑污染负荷量的历史长序列变化规律,定量了环太湖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等相关因素对太湖水体污染负荷量贡献率,分析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量对太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年来对太湖入湖河流的治理成效,说明对入湖河流污染物的控制是缓解和治理太湖污染负荷输入的重要途径,为制定和实施环太湖河流入湖污染负荷限排总量意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蕾  刘云南  吴未红 《科技资讯》2009,(20):126-126
本文采用二维河流稳态水质混合模型分析和研究了冷水江市新建浪石滩水电站对资江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二维河流稳态水质混合模型可以对河流中污染物排放与河流水质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有效地为河流水质污染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淮河中游造床流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0~2007年实测水文资料,分别采用马卡维也夫法和平滩流量法对淮河中游干流河道造床流量进行计算.通过对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推荐了淮河中游各站及相应河段造床流量值,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造床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以及多年汛期平均流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原因,提出消除水污染的建议。方法用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淮河流域水污染产生和更加严重的原因是淮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结论建立统一的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是防止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回顾淮河污染治理的历史、治理的成果,分析当前现状,指出治理难点,提出有控制地广种水葫芦、集中造草浆、回收重金属、建立淮河环保委员会、淮河公众监督委员会等治理措施,认为这些措施能有效地治理淮河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洪泽湖是淮河中游的河道型大型水库,是淮河上游污染的“汇”。笔者研究营养元素在洪泽湖淮河入湖河口区不同群落间的分布差异,探讨营养元素在群落间的转移机制,为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是我国历来重要的经济文化发展重要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淮河在水患灾害还没有彻底整治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近年来,通过治理淮河水质有所好转,但是水污染依然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对淮河水质现状的分析,提出旨在改善淮河水环境污染现状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连峰  梁华新  赵秋义  李有 《河南科学》2007,25(6):1055-1058
随着淮河流域点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逐步成为淮河流域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河南省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淮河洪泽湖以上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降雨和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现状应用情况进行降雨径流与洪水过程预报研究,同时对息县、鲁台子、蚌埠、蚌埠以下淮北以及淮南流域进行参数率定.预报模型在2003年淮河大洪水预报中进行了检验,取得了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8.
淮河流域典型闸坝断面的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淮河流域的闸、坝等水利设施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多种生物指数法对淮河流域典型闸坝断面的生态系统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水库处在生态稳定的健康状态;64%的所调查评价的河流生态系统处在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淮河干流水生态与水环境优劣的突变点在临淮岗,临淮岗以上的河段污染较轻;临淮岗以下河段污染较重。建议统筹考虑流域闸坝间水量联合调度与水污染源控制的共同作用,以使淮河流域水生态尽快得到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19.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淮南市水厂取水口水质指标预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淮河淮南段河道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基于水环境模型模拟了淮南市取水口在不同季节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 分析了出现污染事故时各水厂取水口的应急反应时间。结果表明, 在满足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条件下, 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上游入口监测断面的水质指标要求分别为COD 27.5和21.0 mg/L, NH3-N 0.65和0.97 mg/L, Ecoli 10490和10050个, TN 1.05和1.01 mg/L, TP 0.21和0.20 mg/L。上游入口污染负荷突然增加时污染物到达各取水口的应急反应时间不同, 其中最接近监测断面的李咀孜水厂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为1.275和0.216天。研究成果可为淮南市水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